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为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唱响时代的主旋律,激励青年学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9月19日,艺术传媒学院环境设计1701班全体学生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百团大战》,传承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谱写新时代中国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这部电影真实地再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加紧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为粉碎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使用105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的大范围进攻,拔掉了敌人碉堡据点,炸毁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整部影片主题鲜明,视野开阔,制作精良。历史人物表现的英明神武,故事情节真实感人,战争场面气势磅礴、真实震撼。同学们被影片所展现出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中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所感染。影片以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令我们热血沸腾,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百团大战》节奏很快,精彩台词、画面,全片节奏紧凑高潮迭起,战士们挥洒热血、以寡敌众的悲壮、硝烟四起,一幕幕画面紧紧揪着每一个观看者的心。一场接一场的战役,给人高度的紧张感。以下几个画面带给我们深刻的印象:
一:抢铁道闸。八路军为了用火车撞毁日军的铁轨车,须将火车扳至与铁轨车同一轨道上,我军战士毫不犹豫的往上冲,战士们没有一个害怕的,铁道闸下牺牲的战士尸体已堆积如山。正是中国人民的这种保卫家园,宁死不屈的精神,正是他们的不屈不饶,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后来的抗战胜利。
二:老百姓的后方援助。八路军在抗战途中,一路得到老百姓的援助,就连80几岁的老奶奶都在后方拉鞋底,搞纺织,为战场上的将士送去温暖,看到这一幕我们也为之动容。
三:彭德怀和战士一起战斗。在影片最后一场战役中,彭德怀拿着望远镜在战场指挥作战,左权劝了多次,他都不愿意离开,他说“战士们在哪,我就在哪,我得和战士们在一起”.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就是永远和战士们同吃同住,没有阶级之分,深得战士之心。
四:缴获的装甲车成为废品。影片中在一场战役中我军缴获了一辆装甲车,请示团长怎么办?团长说“没有子弹,这东西就是一堆废铁,炸了吧!”可见当时中国武器的落后,但是我们用小步枪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可见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到来。
在无数与日本将士的战斗中,“百团大战”更为耀眼,它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永永远远地镶嵌在祖国母亲的心坎上,成为祖国母亲永远的记忆。通过此次参观,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是红色文化,收获颇丰,既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知识。我们愤怒于日本人的罪行,更感慨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更好的认识和平的珍贵。我们应始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深知,新一代青年更要扛起历史的重担,在党的领导下,将红色文化代代传承,将我们的中国梦落地生根发芽!
在和平繁荣的时代,远离战乱纷扰,我们年轻一代似乎已经慢慢忘却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当过去的背叛者,牢记历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能迷失了自我,不能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时刻怀有感恩的心,感恩在战场上洒热血的同胞们,感恩在国家建设中献身的同胞们。我们要秉承革命精神去参与国家的建设,这样才会有长久的发展。
——郭浩宇
有一种使命叫捍卫,有一种责任叫“保家卫国”,有一种精神叫“浴血奋战”,这些全部都在《百团大战》这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唯有时刻牢记历史,我们才能从历史中获得镜鉴和指引,更加坚定地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
——贾昕
http://www.dxsbao.com/xiaonei/3234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