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大学生三下乡——探寻柑橘垃圾处理链

来源: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彭程 刘梅

7月23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学与统计学院 “绿色湖南——柑橘处理链追踪调查”美丽中国实践团聚集长沙市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在7月25日,小组来到第二站常德市石门县继续实践调研。

2019年7月1日,上海打响了垃圾分类的第一枪,自此,在中国垃圾分类的帷幕被缓缓拉开。根据住建部发布的消息,到2020年,全国将有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近年来我国的水果产量不断增长,水果产业供给能力强劲。同时,由于湖南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气候温暖、热量充足、雨水集中等,以柑橘为主的水果非常适合大量生产。然而,因为水果商品化率依然较低,采后损害、损耗浪费情况较为严重,所以产生大量的垃圾,并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于此背景下,团队因地制宜的展开了对柑橘垃圾处理的相关调查。

1,深入基层,追本溯源

23日下午,团队开始对长沙市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毛家桥大市场进行问卷采访调查。小队了解到,市场的水果批发商会根据时令大量批发水果。在九月后,橘子大量成熟时,会出现大量柑橘垃圾。在对摊主的采访中,小队发现,毛家桥市场和普通市场一样,对柑橘等水果垃圾并没有特殊的处理办法,仍然是最原始的没有任何处理地将水果垃圾集中丢弃在垃圾桶里面。

2,厚积薄发,变废为宝

24日上午,小组前往长沙市第一垃圾压缩中转站。总经办行政助理刘度接待了团队,带领参观了其教育展厅,并让小队进入其工作车间,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参观了垃圾压缩处理的整个流程。在与刘度的交流中,团队了解到,压缩过程中的滤液会收集并入污水处理厂专门处理;长沙市也将出台新的垃圾处理政策;针对柑橘这些湿垃圾会建立专门的处理厂,让水果垃圾变废为宝。这一回答也解决了团队之前对水果批发市场没有专门的处理措施的疑惑。虽然没有立竿见影,但我们的城市正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

3,困难重重,亟待解决

25日上午,团队来到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环保局。在副局长黄安凯的介绍下,团队了解到了县城目前的环保规划和面临的困难,问到柑橘处理与污水处理结合的可行性时,副局长表示,目前的上市公司里尚未出现成熟的技术,一切都需要实验,但县人大在这几年一直将农村工作视作重点,乡镇的污水处理厂也在积极的建设。副局长讲到,针对目前农村地区环境的治理,主力军是乡镇的地方干部,依靠的是其对村民的关于合理处理柑橘垃圾的宣传,也包括以村为单位的收集集中填埋及对不合理随意丢弃的处罚措施;环保局则是对柑橘企业比如盛节节高罐头厂和杨氏果业公司起监督作用,保证大企业排放的污水达到标准。25日下午,小组前往垃圾填埋场实地观察。夏日,天气酷热,垃圾填埋场气味也较为难闻,小组了解到,柑橘等水果垃圾不能被收入填埋的范围,因为其渗液会给垃圾填埋场的处理池中细菌带来毁灭性危害,且一旦积液过多,当未处理的渗液漫出时也会对周围的生态带来巨大的影响。

4,方法原始,急需创新

26日,小组来到石门县农业局,在农业局副局长李斌的介绍下,小队了解到目前柑橘集中处理的措施仍然较为原始,针对一部分有能力的村民是推荐其自行堆肥处理,另一部分则是以村为单位进行收集填埋处理,填埋处理包括选址挖坑、撒药盖土等程序,之后便是依靠自然腐败。最好的预期是百姓分别各自处理,化整为零,依靠自然降解来达到目的。问到其有无更为环保的处理办法时,局长表示由于资金困难,实验中的污水处理厂和柑橘垃圾处理结合的项目开展进程缓慢。若完成,则是会达到柑橘垃圾的汁液并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压榨后的渣滓做堆肥原材料。但是目前只能是依靠这种以村为单位的简单收集和集中填埋。这和团队在环保局的调查结果相同。

未来,一切可期

在这几天的调查过程中,结合团队成员平时的观察,团队得出了一些结论。在柑橘原产地,于丰收季节,会产生巨量的柑橘垃圾。因为柑橘腐败后可完全降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是很大,但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人们一直对柑橘垃圾处理不重视,处理办法原始——基本为集中收集简单填埋,甚至有人随意丢弃进河流水源地。但在最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前不重视的柑橘处理问题现在被摆上题案,在县表现为县人大积极提案多重申请,环保部门和农业局积极追寻新处理办法,乡镇一直负责任地执行现有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村环境的美观,为更加合适的办法出现奠定了基础。在长沙市,小组注意到其将要顺应国家垃圾分类的大潮流,确立新的垃圾分类处理制度,针对各类垃圾将建立各自不同的处理策略,像柑橘这样的湿垃圾将不再成为负担,而是要发挥它残存的价值,从垃圾中掘金,变废为宝,为国家开创一个美好的新局面。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168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乘枫而来 初次见面
2019年7月16日,为落实德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完成,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队员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各班班主任开展了团康主题班会,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向学生介绍了本次暑期实践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课程安…
别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二)
出现偏差时,是坚持文学的标准还是向市场屈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抉择。阿来的文学经历,正是坚持文学理想的印证。1994年,阿来开始其成名作《尘埃落定》的创作,因为还在从事其他工作,写作只有每天下班后…
保护水资源 人们共出发
全球有20亿人口正处于严重缺水状况!世界范围内有很多人每天因为饮用水缺乏而挣扎在死亡线上。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啊。由此看来,水资源缺乏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了,而保护水资源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水是生…
无锡商院暑假实践活动之“红色之旅”宿迁雪枫公园
来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作者蔡辰昕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栏目社会实践日期:2019年7月15日(暑假期间)2019年7月15号正式开展无锡市暑假“红色之旅”活动,这次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
青岛科技大学“幸福老人”三下乡:情寄游戏,心系儿童
7月27日,青岛科技大学赴东莞镇赵家石河村“幸福老人”调研团陪伴赵家石河村的留守儿童度过了难忘的一天,队员们用行动为孩子们带来了温暖。调研团将活动地点选在了赵家石河村的村委会议室,并精心准备了剪纸…
追烈士足迹,忆峥嵘岁月——信控学院“我和两个一百年”暑期实践团赴淮海纪念塔开展实践活
为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加强对烈士精神的理解,信控学院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9日前往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塔开展“我和两个一百年”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下午两点,实践团队按照日前规划在东门集合,拍照后准备…
青岛科技大学“幸福老人”三下乡:领悟老党员的精神财富
7月24日,调研队员来到党员王清杰老人家中,王爷爷给队员讲述。老人从1971年当兵入伍,六年间穿梭在陕西和重庆的各个山洞和铁路,无机械全靠人工的铁路兵生涯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经历。在采访过程中…
别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一)
文学迎来全球化时代但文学翻译仍面临问题在阿来看来,早在歌德所在的时代,西方就提出了文学会变成世界文学的概念,而这一概念在全球化的今天已逐步实现。“以前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交流很少,但现在…
青岛科技大学“幸福老人”调研团:拜访劳动能手,回忆峥嵘岁月
2019年7月24日,调研团慕名拜访了当地劳动能手孙竹清老人,孙爷爷带队员们回忆了当年的奋斗岁月。劳动的日子里总是充满激情。孙竹清老人说,当年在生产队时期,自己因为能干和直爽的性格被选为生产队队长,当…
华水大学生宣讲团在河南中医药大学进行深入调研活动
为了宣传广大群众对十九大的认识和了解,以及了解社区的社情民情的改善和保障,从民众最为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手,以提高民生质量为宗旨,走进社区,用调查表来了解民情和民生,利用宣传单、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