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大学生走进梁家河 寻访红色初心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 作者:蔡雨辰 焦于倩 张立凤 张乐乐

  7月7日至7月10日,洛阳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梁家河红色寻访实践队走进曾经滋养、历练青年习近平的地方——延川县梁家河村,进行以“红色寻访为初心,青春奋斗献中原”为主题的学习、参观,希望在这里感受梁家河的精神与内涵。

  七七事变纪念日当天,队员们怀着缅怀先烈的心情,重走长征路,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到达目的地梁家河。梁家河是黄土高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昔日的小河还在缓缓流淌,岸边充斥着势头姣好的庄稼,依山而建的窑洞上也已被各种各样的植被覆盖,呈现一副生机盎然的画面。

  淤地坝旁,初心不改

  团队参观的第一站是村口的知青淤地坝,看到这一幕,“习近平带领村民深冬打坝淤地”的艰苦经历的生动场景立刻在脑海里翻腾——“当时没有大型机械,挖掘机、打夯机全都没有,都靠人力把一层层的土铺好,再用很沉重的夯石把松软的土砸得紧密起来,这是强度非常高的体力劳动。那时候基本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近平也没有手套,他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再用全身力气往下砸黄土,一天的功夫,他的手掌上磨的全都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就磨破了,开始流血。但是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经当地人介绍,如今的淤地坝已经经过了较大的改造,变得更加整齐规整,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加有效且显著。

  除此之外,习近平在任村支书时还为村民们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带领大家修整道路,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状况。“只要看到村口的淤地坝,我们仿佛回到了当年那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知青岁月。”实践队员们感叹道。“正是因为这不变的梁家河精神,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了解历史,探寻初心。”一位村民笑着回复道。

  土窑洞内,信念不忘

  观完沼气池,队员们直奔知青旧居,重温峥嵘岁月。知青旧居共三处,村民张青远家,是习近平当年到梁家河的第一个住处。一线三孔的窑洞里,一盏煤油灯立在桌子上,面积不大的土炕上整齐地摆放着被子,炕的一边连着灶台,炕下留有烟道与窑洞顶部的烟囱连接,烧火做饭的时候炕也就烧热了。

  昏暗的窑洞里,实践队员们想到了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提到的“四大关”之“跳蚤关”。“刚到生产队的那几天,我们几位知青身上都莫名其妙起了又红又大的肿包,奇痒无比……近平身体虽然好一些,但反应仍然很大。他身上的包又红又大,再加上挠破的血和感染脓渗出,看上去很吓人。”

  正是这样艰苦的环境,让习近平坚定了扎根于群众,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投身于解决社会问题的信念。

  村史馆里,誓言不负

  “学习新思想,汲取大智慧,感受大担当。红色寻访为初心,青春奋斗献中原......”铿锵有力的青春誓言从梁家河村史馆传来。

  村史馆是同学们参观的最后一站,其内部陈列着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一幅幅珍贵难忘的资料图片、一件件留存至今的实物,反映当地演变发展历程的同时透露着浓厚乡土文化气息,同时承载着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艰辛,诉说着习近平总书记与群众鱼水情深的故事。参观后,实践队员们在村史馆广场上喊出青春誓言,重温入党誓词,展示了青年党员的坚定信念与远大理想。

  梁家河的村史馆替所有人铭记着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记录着乡亲们共同度过的艰难困苦,传递着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在每一个实践队员的心中,这都是一段难忘珍贵的回忆。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人要有一股劲,要有相信自己能解决任何事情的坚定信念,从容不迫、处变不惊。

  七年的青春岁月,让习近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梁家河人民给予习近平无限温暖,而如今,曾经的那股温暖早已化为习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也为世人留下了梁家河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珍贵精神财富。

青年党员参观村史馆

实践队员参观知青旧居

实践队员在梁家河村口合影~1.jpg

实践队员在梁家河村口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49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团结协作 共渡难关
许昌学院校领导视察新材料与能源学院“黄河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工作情况…
携手共宣“两山”理论,莲桥村民乐在其中 -------浙理学子赴莲桥村科普宣讲会
护自然生态环境,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需要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人民群众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人,也是这浩大工程的中流砥柱,发挥主体作用,将“两山”理论与基层实践相结合,还民于“绿水青山”,馈民以“金山银山”。…
团结力量大,你我共享果
2018年7月13日下午两点我们在工作室集合,帮助大一的学弟学妹们做最后的模型,首先,我们教他们画大的草图在一米乘一米的大底板上,…
筑梦木镇暑期社会实践队参观木门军事会议纪念馆
发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2018年7月12日,为发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筑梦木镇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来到木门军事会议纪念馆,开展了缅怀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活动。 …
爱护曹魏古城,文明参观
曹魏古城南大街自2018年2月28日开街以来已有4个多月的时间,而真正开始营业也不过短短的十几天光景。虽然现在来曹魏古城参观的游客并不算多,且大多是本地人,但曹魏古城在未来无疑会成为许昌标志性的景区。“文 …
平顶山学院学生赴郏县王集乡侯店村走访
一户一策一扶贫 脱贫之路进家门—平顶山学院赴郏县王集乡教育关爱服务团与赴郏县王集乡脱贫攻坚服务团走访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目前为止,已经使8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 …
传好家校接力棒,助力学生茁壮成长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7月13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蒲公英”阳光支教队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孩子的家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推行河长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推行河长制  ——华水环工学院“争做河小青,助力河长制”暑期社会实践  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给郑州市市民普及河长制知识,让广大市民对河长制工作有更深刻的了解。2018年 …
访出真情访出爱
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塑造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只有整合家长、老师、社会各方面的的力量,才能构建家校德育教育共同体,才能使学生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钧瓷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之冰雪奇缘
  2018年7月13日,今天是十分奇妙的一天。今天镇上下了暴雨,将整个小镇都淹没在其中,雾蒙蒙的,宛若人间仙境,让我等大开眼界。  风景虽然美丽,可我们的本分还是创作。虽然天气不好,我们还是早早的便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