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大学生走进梁家河 寻访红色初心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 作者:蔡雨辰 焦于倩 张立凤 张乐乐

  7月7日至7月10日,洛阳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梁家河红色寻访实践队走进曾经滋养、历练青年习近平的地方——延川县梁家河村,进行以“红色寻访为初心,青春奋斗献中原”为主题的学习、参观,希望在这里感受梁家河的精神与内涵。

  七七事变纪念日当天,队员们怀着缅怀先烈的心情,重走长征路,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到达目的地梁家河。梁家河是黄土高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昔日的小河还在缓缓流淌,岸边充斥着势头姣好的庄稼,依山而建的窑洞上也已被各种各样的植被覆盖,呈现一副生机盎然的画面。

  淤地坝旁,初心不改

  团队参观的第一站是村口的知青淤地坝,看到这一幕,“习近平带领村民深冬打坝淤地”的艰苦经历的生动场景立刻在脑海里翻腾——“当时没有大型机械,挖掘机、打夯机全都没有,都靠人力把一层层的土铺好,再用很沉重的夯石把松软的土砸得紧密起来,这是强度非常高的体力劳动。那时候基本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近平也没有手套,他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再用全身力气往下砸黄土,一天的功夫,他的手掌上磨的全都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就磨破了,开始流血。但是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经当地人介绍,如今的淤地坝已经经过了较大的改造,变得更加整齐规整,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加有效且显著。

  除此之外,习近平在任村支书时还为村民们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带领大家修整道路,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状况。“只要看到村口的淤地坝,我们仿佛回到了当年那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知青岁月。”实践队员们感叹道。“正是因为这不变的梁家河精神,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了解历史,探寻初心。”一位村民笑着回复道。

  土窑洞内,信念不忘

  观完沼气池,队员们直奔知青旧居,重温峥嵘岁月。知青旧居共三处,村民张青远家,是习近平当年到梁家河的第一个住处。一线三孔的窑洞里,一盏煤油灯立在桌子上,面积不大的土炕上整齐地摆放着被子,炕的一边连着灶台,炕下留有烟道与窑洞顶部的烟囱连接,烧火做饭的时候炕也就烧热了。

  昏暗的窑洞里,实践队员们想到了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提到的“四大关”之“跳蚤关”。“刚到生产队的那几天,我们几位知青身上都莫名其妙起了又红又大的肿包,奇痒无比……近平身体虽然好一些,但反应仍然很大。他身上的包又红又大,再加上挠破的血和感染脓渗出,看上去很吓人。”

  正是这样艰苦的环境,让习近平坚定了扎根于群众,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投身于解决社会问题的信念。

  村史馆里,誓言不负

  “学习新思想,汲取大智慧,感受大担当。红色寻访为初心,青春奋斗献中原......”铿锵有力的青春誓言从梁家河村史馆传来。

  村史馆是同学们参观的最后一站,其内部陈列着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一幅幅珍贵难忘的资料图片、一件件留存至今的实物,反映当地演变发展历程的同时透露着浓厚乡土文化气息,同时承载着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艰辛,诉说着习近平总书记与群众鱼水情深的故事。参观后,实践队员们在村史馆广场上喊出青春誓言,重温入党誓词,展示了青年党员的坚定信念与远大理想。

  梁家河的村史馆替所有人铭记着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记录着乡亲们共同度过的艰难困苦,传递着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在每一个实践队员的心中,这都是一段难忘珍贵的回忆。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人要有一股劲,要有相信自己能解决任何事情的坚定信念,从容不迫、处变不惊。

  七年的青春岁月,让习近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梁家河人民给予习近平无限温暖,而如今,曾经的那股温暖早已化为习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也为世人留下了梁家河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珍贵精神财富。

青年党员参观村史馆

实践队员参观知青旧居

实践队员在梁家河村口合影~1.jpg

实践队员在梁家河村口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49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计学院】7.17文艺组心得——“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参与“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与队员、孩子们和村民相处闲适愉快。白驹过隙,今天是三下乡的最后一天,即将离开熟悉的元坝小学,心里充斥着不舍。…… зЗаиы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7.15文艺组心得——“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今天是三下乡的上课的最后一天以下是我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首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加深了我对农村的了解。通过实地走访和与农村…… зЗаиы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7.12文艺组心得——“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12日,是小老师奔赴乡村的第7天,“三下乡”的进度条已经过半。通过这一日的支教经历,小老师们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挑战和孩子们的努力,同时也展现出他们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和贡献,…… зЗаиы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7.9文艺组心得——“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5日,一群热心的青年小老师奔赴乡村,展开了一场名为“三下乡”的支教活动。通过几日的支教经历,小老师们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挑战和孩子们的活跃,同时也展现出小老师们对乡村教育…… зЗаиы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7.7文艺组心得——“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三下乡支教是指大学生到农村学校进行教学支援的活动。我参加了一次三下乡支教活动,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首先,农村教学教育和城市教学教育差距很大,我们在教学中也需要克服一些硬件设…… зЗаиы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融水,苗乡传承

2024年7月11-7月15日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星星之火队”在负责人陈文玲带领下,赴融水苗族自治县进行暑期实践调研。…

守护成长,点亮智慧

安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基础。我们的支教团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支教活动中,特别重视安全教育环节。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安全讲…

我们的支教之旅:用知识点亮孩子的未来

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有一片被山水环抱的宁静小村庄,这里的孩子,纯真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2024年的夏天,一支队伍…

2024级新生军训纪实---以挺拔姿态绽放青春色彩

9月,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4级本科生新生军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训练场上洋溢着青春活力与激情。同学们身着整齐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汉文化保护暑期实践团队抵达汉中市汉台区开展暑

汉文化保护实践团队抵达汉中市汉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2024年7月1日,一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学生组成的汉文化保护实践…

最新发布

团结协作 共渡难关
许昌学院校领导视察新材料与能源学院“黄河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工作情况…
携手共宣“两山”理论,莲桥村民乐在其中 -------浙理学子赴莲桥村科普宣讲会
护自然生态环境,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需要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人民群众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人,也是这浩大工程的中流砥柱,发挥主体作用,将“两山”理论与基层实践相结合,还民于“绿水青山”,馈民以“金山银山”。…
团结力量大,你我共享果
2018年7月13日下午两点我们在工作室集合,帮助大一的学弟学妹们做最后的模型,首先,我们教他们画大的草图在一米乘一米的大底板上,…
筑梦木镇暑期社会实践队参观木门军事会议纪念馆
发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2018年7月12日,为发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筑梦木镇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来到木门军事会议纪念馆,开展了缅怀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活动。 …
爱护曹魏古城,文明参观
曹魏古城南大街自2018年2月28日开街以来已有4个多月的时间,而真正开始营业也不过短短的十几天光景。虽然现在来曹魏古城参观的游客并不算多,且大多是本地人,但曹魏古城在未来无疑会成为许昌标志性的景区。“文 …
平顶山学院学生赴郏县王集乡侯店村走访
一户一策一扶贫 脱贫之路进家门—平顶山学院赴郏县王集乡教育关爱服务团与赴郏县王集乡脱贫攻坚服务团走访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目前为止,已经使8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 …
传好家校接力棒,助力学生茁壮成长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7月13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蒲公英”阳光支教队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孩子的家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推行河长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推行河长制  ——华水环工学院“争做河小青,助力河长制”暑期社会实践  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给郑州市市民普及河长制知识,让广大市民对河长制工作有更深刻的了解。2018年 …
访出真情访出爱
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塑造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只有整合家长、老师、社会各方面的的力量,才能构建家校德育教育共同体,才能使学生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钧瓷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之冰雪奇缘
  2018年7月13日,今天是十分奇妙的一天。今天镇上下了暴雨,将整个小镇都淹没在其中,雾蒙蒙的,宛若人间仙境,让我等大开眼界。  风景虽然美丽,可我们的本分还是创作。虽然天气不好,我们还是早早的便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