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大学生的遵义之行 ——大学生暑期走进遵义近距离感悟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红色足迹]山东大学生的遵义之行

——大学生暑期走进遵义近距离感悟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秉承“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长征精神”主题赴贵州遵义进行实践调研活动,近距离感悟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并以实际行动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在为期15天的调研活动中,队员们主要以遵义会议纪念馆义务宣讲为主线,通过宣讲感悟长征精神,以宣讲促认知,提高自身的信仰认同,并实地走访遵义师院、遵义档案局,与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等方面的专家老师交流访谈,进一步深入了解遵义市红色文化的建设现状。

追忆党的伟大转折,参观遵义会议陈列馆

不忘历史,才能更好的前行,721日,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遵义会议陈列馆。馆内设有以红军长征的时间为主线的长廊,并配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和3D场景技术设施,生动壮观地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震撼人心地描述中国红军从踏上漫漫长征途、突破四道封锁线、血染湘江、飞渡乌江天险,到遵义会议重立方向、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占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翻跃高入云端的大雪山、走过危险丛生的沼泽地,最终于193610月,中央红军、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宣告长征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的一个个辉煌的历史镜头。

团队成员姜志浩在观看完纪念馆时这样说道:“中国红军完成了震撼世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地球上留下了一条耀眼的红色飘带,后来这条飘带也悠悠地飘进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胸膛,拧成一股不可动摇的绳子,贯穿着永不磨灭的长征精神。”

追溯红色长征遗迹,大学生宣讲红色历程

感知红色旅游灵魂,走进遵义会址;延续红色记忆,肩负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以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山东师大志愿服务队与遵义市遵义会议纪念馆负责人员取得联系,在双方的协商一致下,特遴选团队优秀成员担任遵义会议会址的志愿宣讲员,进行为期两周的红色宣讲。

在会址工作人员的宣讲考察后,两名队员正式成为遵义会议会址宣讲志愿者,每人每天根据轮班表安排轮流进行讲解,截止目前共接待50余批、近1000人。在宣讲过程中,游丹和丁睿哲用详实丰富的资料结合会址的场景,使游客更为清晰的了解遵义会议发生的前后过程,在八十年时光的穿梭中感同身受地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雄韬武略,在一次次化险为夷的紧急关头中体验地酣畅淋漓,用心去感知红色旅游灵魂,带领游客真正的走进遵义会址,投入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光辉岁月。其中,游丹在第一次讲解中得到了游客的认可并提出愿意支付她100元钱的讲解费,她婉转的拒绝了游客的好意,真挚地说道:“您对我肯定,是拿钱也换不来的,这让我更有自信的进行接下来的宣讲!”两名队员在每次讲解结束后,游客都会表示感谢并要求合影留念。“当游客知道我们是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后,就会很好奇地询问我们为什么会来到遵义会址讲解,而知道我们是遵义本地人后,更是肯定和支持了我们的志愿者工作。”丁睿哲开心地说。

此外,师生们还一起登攀了遵义市红军山,拾级而上遥望邓小平同志手书的竖写“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满山青松翠柏,红军烈士安眠其中,墓园肃穆。队员脚步沉重而坚定,踏着战士曾经走过的脚步,一路追寻红军长征在遵义留下的遗迹,用心去感知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为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上一份有意义的礼物。

建构红色文化品牌,助力思政学科再发展

721日,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赴遵义师范学院进行座谈交流,针对学生教育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等方面展开交流学习,寻求管理教学模式新的突破口。同时,以遵义师院的红色教育研究中心为平台,双方就红军的遵义故事和遵义市红色资源研究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学风建设交流,并表示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双方学科交流,推动红色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为推动思政课堂再发展助添新动力。 当天,实践队又走访了遵义市档案局,就红色长征胜利80周年的史实资料进行更为详实的交流查询,为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的科研课题提供更为准确的素材支持。

通过此次遵义之行,师生们将在进行红军长征历史宣讲和学习遵义红色文化品牌建构的双重经验上,充分发挥学院学生的专业特长,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精神的传承紧密结合,使“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与创新。

此次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实践活动,将课本中的知识落于实地,团队成员更为直观透彻地领悟长征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以长征精神践行中国梦,树立更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长征精神的探索是永恒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在长征精神的路途上继续追寻、传承、践行,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更好更远地走下去。

作者:王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9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烈日下的坚守,只为远方的你们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的13支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集体出发,走出校门,在东莞市松山湖万科生活广场进行爱心义卖活动,为即将开启的爱心下乡行募集爱心资金,据活动主办方---松山湖团委、松山湖宣传文体局工作人员所述,该 ...…
瑞鹏精神服务团,让我们为爱相拥
2016年7月13日上午9:00,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瑞鹏精神服务团实践队来到了范县的街头,开始了今天为环卫工人们送水的行动。 清洁工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每天不畏风雨清扫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愧于“ ...…
瑞鹏精神服务团 服务群众,贡献于社会
2016年7月14日上午8点,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瑞鹏精神服务团实践队来到了范县白衣阁乡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志愿支教活动。 进入教室,可以看到这些孩子的学习环境比较艰苦,灯光昏暗,黑板破旧,小学三、 ...…
华水管经瑞鹏精神服务团 践行瑞鹏精神,收获点滴感动
2016年7月11日上午8:30分,经过充分的准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瑞鹏精神服务团”实践队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展开了正式的活动。 第一天,瑞鹏精神服务团实践队为了更好地宣传瑞鹏学长的精神,选择在街头巷尾派发孟瑞 ...…
中国计量大学绿色先行者携“口袋花园”活动走进清波街道
口袋花园,绿色城市,环保在您身边,中国计量大学绿色先行者携“口袋花园”活动走进清波街道。…
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成立地遗址历史悠久
7月18日,文法团委暑期实践员来到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邳城镇黉庙的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成立地遗址。1938年2月中旬,邳县第一支青年抗日救国团成立大会在大成殿前召开,各界爱国人士120多人出席大会,会上公推栗培 ...…
文法团委暑期实践员发现本地居民对于本地文化遗址了解甚少
7月18日,文法团委暑期实践员来到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邳城镇黉庙的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成立地遗址。调查员在寻找地点的问路期间发现,市民对黉庙甚至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成立地遗址知之又少。采取与徐州马克思研究 ...…
法团委暑期实践员考察徐州马克思研究小组旧址
7月20日,文法团委暑期实践员来到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188号公园巷小学内的徐州马克思学说研究小组成立旧址。公园巷小学是一所历经百年沧桑的江苏名校。自1910年创办以来,她以自己的仁厚、慈爱哺育了一代代学子, ...…
苏州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访问苏州市民办教育协会
为积极响应响应团中央关于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国情社情观察团成员以“社会培训教育与公办学校教育如何互补结合”为项目课题,充分发挥师范专业背景,通过对苏州教育现状进行研 ...…
保护红色遗址需要强有力的宣传
7月中下旬,文法团委暑期实践员来到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188号公园巷小学内的徐州马克思学说研究小组成立旧址和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邳城镇黉庙的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成立地遗址进行实践考察。考察中发现,红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