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调研小组的同学来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进行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够接受到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内容进行调研。
在我们的预期成果形式中,采访交流的对象分为三类。一是文化的继承者以及管理部门,他们现在正站在保护这座城市曾经记忆的最前线,通过采访了解他们,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启示;二是社会上的普通中年及以上的民众,他们在少年和青年时期受过民族文化的熏陶也经历过城市的产业转型,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了解他们这一代人如何看待当今民族文化,也同时可以窥见目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关注程度;三是社会上的青少年,包括小学和中学的学生,调查他们是否会去主动了解民族文化,以及是否愿意或者有兴趣去继承发扬这座城市曾经的记忆,从中我们可以大体地预测未来这些非物质文化的发展情况。据此,今天调研的重点主要放在了第三类人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上。
首先,我们找到了阜蒙县蒙古族小学的马头琴教师吴福林老师。
在采访了施教者之后,秉承着“对立统一,角度全面”的原则,同时为保证最终的调研数据的客观、全面、具有代表性,在网上问卷的同时,我们又打印了近四百份纸质问卷,来到阜蒙县蒙古高中和阜新市实验中学,走进课堂,在简要宣传我们的社会实践之后,下发调查问卷。考虑到民族差异,我们设置了少数民族专门回答的问题,由此能得到更具有针对性的数据。
问卷填写完成后,同学们也和我们进行了一定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阜新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多民族文化印象更为深刻,也了解到浙江大学师生的公益精神,这正是我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坚持的。
我们之所以不辞辛苦选择较难统计的纸质试卷也一定要调查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就是因为文化是要靠代代相传,不断发展,才能成为一个传奇。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同样指出,我们要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在我们看来,一个国家的文化才是使这个国家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魂。我们现在军事实力、经济实力都是很强大的,作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实力更应强大。我们清楚,一个军事弱小的国家,一打就倒;一个文化衰微的国家,不打自倒。
如今,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旗帜已经逐渐要由新一代扛起。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响应十九大号召,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调研过程中,我们有幸了解到坐落在阜蒙县的阜新民族艺术团的文艺工作者们在当地以蒙古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上具有很深的造诣,深受国家的重视。经过联系和介绍,我们约定在第二天进行走进阜新民族艺术团的相关采访,使多民族文化的相关调研板块的调研水平更上一个阶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63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