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激发青年学子服务家乡的热情,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村毓秀催花绽,润社涵情引福临”实践队于2024年2月4日来到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井沟镇东田村,深入基层,为家乡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情暖桑榆,关怀老人
实践队员走进乡村,用爱编织起温暖的关怀网络,为村里的老人们送上了冬日里最温馨的陪伴。实践队员首先对村里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细致摸底。他们穿梭在蜿蜒的村道间,叩响一扇扇略显陈旧的家门,与老人们促膝长谈,了解到许多藏在岁月褶皱里的故事。有些老人子女常年在外务工,独自守着老宅,虽生活自理尚好,内心却满是孤寂;还有些老人被慢性疾病困扰,就医买药、日常保健成了难题。这些信息被实践队员一一记录在册,成为后续精准帮扶的依据。在生活帮扶上,实践队员同样不遗余力。看到老人家中有修缮房屋、打扫卫生等需求,他们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干。更换破旧门窗,年轻的身影在劳作中挥洒汗水;屋内,擦拭家具,让每一个角落都焕然一新。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眼中含泪说道:“你们来了,这日子一下子亮堂多了,盼着你们常回来。”实践队员表示未来会持续关注乡村养老问题,让更多爱心汇聚于此,让夕阳更红,让乡村更美。这场爱心实践,宛如一颗温暖的火种,点燃了乡村敬老爱老的热情,也为乡村振兴的人文篇章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反诈护盾,守护乡村
在信息浪潮奔涌的当下,诈骗阴影却悄然笼罩着宁静的乡村。为筑牢乡村反诈防线,实践队员通过村委会广播、张贴海报等方式,广而告之此次反诈行动。通俗易懂的海报在村道两旁、集市入口格外显眼,“不听不信不转账”的标语搭配常见诈骗场景漫画,瞬间吸引了村民目光;广播里,普通话与当地方言交替的宣传语定时响起:“各位乡亲们,现在诈骗手段五花八门,下载反诈APP,护好自家钱袋子咯!”简洁有力的宣传,让反诈意识初步在村里散播开来。同时实践队员深入村民家中,面对面讲解反诈知识。实践队员面对老人对智能手机操作的生疏与担忧,耐心解释:“大娘,这APP不费流量,操作简单,开启预警功能后,骗子来电它就报警,就像给您手机装了个保安。”每到一户,实践队员都结合村里曾发生的真实诈骗案例,如“假农资推销骗局”“养老补贴诈骗”等,细致剖析诈骗分子套路,让村民深刻认识到反诈的紧迫性。这场实践为乡村的和谐稳定、百姓的幸福安康织就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让反诈之光照亮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聆听民声,共筑美好家园
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深化的当下,为精准把脉村民需求,切实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实践队员深入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开启了与村民“心贴心”交流的征程。活动筹备阶段,实践队员与村干部多次碰头研讨,精心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道路交通状况,如村里道路是否平整宽阔、有无路灯照明,到公共服务设施,像村里的卫生所医疗水平、健身器材是否满足需求;从教育资源配置,诸如孩子们上学是否便利、师资力量是否足够,到文化娱乐活动,即村里一年举办几次文艺演出、有没有供村民阅读的书屋。力求全面且细致地反映村民内心真实诉求,为后续改进工作提供详实依据。一份问卷背后,都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实践队员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亲自到村民家中,让村民细心填写。令人欣喜的是,不少村民肯定了近年来村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显著成效,如道路硬化让出行不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像文化活动形式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村委会根据调查结果迅速制定改进方案,这场实践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更是连接村民与村委会的“连心桥”,为乡村持续优化发展注入动力,让东田村向着更加和谐、宜居的未来大步迈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6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