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海丝寻迹”实践队开展了关于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深入探究这一古老贸易通道的历史脉络、文化遗产现状以及其在当代的经济与文化价值。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对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先进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以及唐宋以来开放的对外政策,逐渐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港”,见证了中国古代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贸易繁荣。从唐宋的兴起,到元朝的鼎盛,再到明清的衰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不仅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兴衰,也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泉州取得了显著成就。刺桐港、清净寺、开元寺、洛阳桥等众多历史遗迹,不仅是泉州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海丝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泉州通过立法保护、环境整治、数字化展示等手段,有效提升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南音、梨园戏等也通过文化节、艺术节等形式得到了传承与推广。但是文化遗产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传承人老龄化、公众参与度低、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经济与文化价值方面,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深远。经济上,泉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推动了制造业、旅游业和海洋产业的发展;文化上,泉州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节等活动,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同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也为社区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要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加强文化研究与展示,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并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升泉州的文化影响力。同时,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并参与到海丝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共同守护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让泉州在未来能够依托海丝文化遗产,实现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6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