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邓瑾涵前往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人民医院,针对基层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理情况及相关机制展开调研。此次调研由副院长富强带领,调研对象包括内科护士长王燕燕、外科护士长李晓霞以及医院相关工作人员。
富强院长向调研团介绍了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种类和产生部门,并重点选取内科与外科两个科室深入调研。王燕燕提供的数据显示,内科每日各类医疗废弃物均有明确记录,每月产生量约248公斤。这些废弃物由医院物业每日下午三点集中收集储存,随后交由院外合作医废处理机构统一处置,已形成完善且运行有序的处理流程。
在科室访谈中,李晓霞介绍了外科科室在新冠疫情前后医疗废弃物产生量,疫情过后产生量大于疫情爆发时的产生量。因新冠肺炎疫情具有传染性,处理医疗废弃输液瓶、输液袋、防护服等物品的流程更为严格,废弃物品打包要求从单层鹅颈式变为双层鹅颈式,统一喷洒含氯消毒液消杀,同时减少医疗人员接触废弃物机会,安排专人处理,体现出医院在重大传染性疾病期间医疗废物处理环节的严谨,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谈及医院内部对医护人员的医疗废弃物处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富强表示,医院严格按照二连浩特市统一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不定期对医护人员开展培训。王燕燕介绍,一旦处理规范有更新补充条例,医院会集中统一安排培训,医院自身也制定了清晰明确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查阅该制度发现,医院建立了医疗废弃物违规处理追溯机制和问责流程。各科室医疗废弃物回收登记后,由物业人员二次分类,发现严重违规事件上报并追溯至具体科室。问责分为两种,情节不严重且未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非惩罚性问责,造成不良影响的则给予处罚性问责。
富强认为,二连浩特市人民医院作为边境口岸城市的基层医院,因城市居住人口较少,医疗废弃物产生量相比一线、二线城市少,目前医疗废弃物数字化处理需求并非必需。医院应循序渐进引入医疗废弃物处理数字化进程,以促进节能减排政策的贯彻落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4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