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学子三下乡:多彩艺品纷呈,千年华夏记忆
为助力“五育并举”强国战略,给农村留守儿童带去知识和温暖。安徽财经大学“守护小候鸟——护你远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于7月10日到达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万福镇砖桥村村委会开展趣味课堂教学活动。考虑到部分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知之甚少,实践队员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理论课以及制作非遗的手工课,旨在引导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实践中培养孩子们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团队成员以理论为依托、以宣讲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带领砖桥村的孩子们全面开展趣味课堂,教孩子们学习海洋科技、心理知识、安全教育等理论知识,也有五步拳、健美操、太极拳等体育课程,同时开设音乐课、影视鉴赏课等艺术课堂。稚嫩的童声随着志愿者的到来变得愈发雀跃。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初次见面非常愉快,大家通过游戏互相了解,共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得孩子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促进认知、建立交流。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尽情地享受知识、探索知识、创新思想。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花鼓灯这门课程的设立就是团队队员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接下来,实践团队带领孩子们进行了“非物质文化——花鼓灯折扇”的学习。花鼓灯是蚌埠市凤台县传统舞蹈,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通过富有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介绍了花鼓灯的历史来源、舞蹈特色以及社会影响。在这段历史故事中感悟到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趣味的理论课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花鼓灯的相关知识,实践课则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从手工制作中体会花鼓灯的魅力。团队成员们分发手工材料,讲解手工制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将孩子们两两分组,共同完成一副作品。孩子们将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融入一方折扇中。有雨后彩虹的期待、有诗词歌赋的文雅、更有梅兰竹菊的高尚。在小小的折扇中,孩子们的想象力跃然纸上。
花鼓灯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文化,它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锣鼓音乐、情节性双(三)人舞等于一体的民间舞种。孩子们在课堂上发现非遗之美,更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同时,新时代复兴离不开文化,新时代强大责任更在青年。青年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用传统文化丰富自己,有利于为乡村振兴、国家复兴培养更好的自己。在理论课的学习中,砖桥村的孩子们更加了解“非遗文化——花鼓灯”中蕴含的哲理,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魅力,从而爱上非遗,自觉地传承非遗。在实践课的中,通过合作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同时孩子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得到提升。在紧张的理论课学习之余,也得到些许放松。团队成员们的教学激起了孩子们对文化的热爱,让他们意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财富,希望他们在以后能够坚守文化自信,茁壮成长。愿少年脚踏实地,再仰望星空。
安徽财经大学“守护小候鸟——护你远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农村,走近群众,在青春火热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认识自我、历练自我、成就自我。在这段实践生活中,团队成员将奉献精神落实在悉心的教学中,更落实在和孩子们有爱的互动里。大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初心做实事、收实效,为守护候鸟和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希望团队成员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自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服务人民相结合,在实践中传播知识、传递能量、传递快乐,用青春创造无限可能。(文/裴李艳 图/刘俊雅 王秀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9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