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墨香浸古宅,薪火传千年——曲园学子走进王羲之故居,探寻书法文化之源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马菲菲

2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青史践履,睦邻同行”实践队前往山东省临沂市王羲之故居,开展了一场以“探寻书法文化,传承历史文脉”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书圣故里遗存,深入了解书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在墨香古韵中探寻书法文脉传承的时代价值。

品鉴祠堂古韵,感悟家训传承

实践队一行首先来到了王羲之故居内洗砚池畔的王右军祠。祠堂正厅内,檀香缭绕。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斜斜洒在展柜玻璃上,古朴典雅,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王羲之的传奇一生。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仔细参观了祠堂内的陈列展品,了解了王氏家族的辉煌历史以及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王氏家训“敦睦家风,忠孝仁义”等字样赫然在目,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家训对王氏家族世代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影响。家训不仅是家族的规矩,更是王羲之书法精神的内核,这种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得以延续,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卓越。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家训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探秘晋墓博物馆,聆听文物故事

正午时分,实践队穿过一片青石铺就的回廊。廊边苔痕斑驳的假山石间,几株老梅横斜,残留的花瓣随风飘落在队员们的笔记本上。转入地下一层的洗砚池晋墓博物馆时,温度骤然降低,青铜器的冷光与暖黄的射灯在玻璃展柜上交相辉映。

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认真聆听讲解员对文物背后故事的讲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晋代。从墓葬出土的笔墨纸砚到与书法相关的文化遗迹,队员们感受到了书法艺术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书法文化传承的载体。实践队员们通过近距离接触这些文物,对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书法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编号M1的墓葬复原展区,一件残缺的青瓷砚台令众人驻足。讲解员打开展柜侧面的补光灯,釉面顿时浮现出细密的冰裂纹。“这方砚台出土时盛有干涸的墨块,”讲解员指着砚池边缘的凹陷,“考古人员在此检测到长期研磨形成的石英晶体,说明墓主人生前必是日日笔耕不辍。”

漫步书法长廊,领略文化魅力

午后阳光正好,实践队来到露天的书法碑廊。二百余米的长廊蜿蜒如游龙,两侧镶嵌着众多近代书法家的佳作,风格各异,或雄浑豪放,或清新秀丽,展现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队员们在长廊中驻足欣赏,仔细品味每一幅作品的笔法、结构和意境,感受着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书法长廊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队员们在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通过此次研学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青史践履,睦邻同行”实践队的队员们对书法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他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实践所学带回校园,通过举办书法展览、书法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兰亭序》。马菲菲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王氏家训。马菲菲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书法长廊。马菲菲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6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点亮星火,不说再见

——物电学院四进永和社区活动总结“明天你们还会来吗?”最后一节课上,一个小朋友问道。听到否定的答复后,她低着头嘀嘀咕咕地说:“那……哥哥姐姐,我会想你们的,你们也不要忘了我……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故事虽结束,教育未停步

在这盛夏之时,满怀着憧憬与激情,作为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四进社区赴永和服务队的我们,完成了三天的义修和四天的义教工作。华师学子满怀诚意,不忘初心,只为给永和居民带……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飞出极限,盘出未来

——四进社区永和服务队飞盘课程回顾7月17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务队在黄埔区永和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飞盘课并顺利结课。社区的孩子……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在帆船制作之中验证科学真理

——记四进永和低年级物理实验课堂回顾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服务队在广州黄埔区永和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的低年级物理实验课顺利完成教学……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园丁之歌

——记物电四进队伍义教课堂初遇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处于学”。近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生活中的化学

——记物电四进永和队伍化学课程回顾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7月14日和7月17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巧手捏黏土,指尖绽童真

——记四进永和服务队趣味黏土课堂为了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动手兴趣,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2019年7月13日和17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赴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现独一无二的你

——记物电四进叶脉书签小课堂当生活中平凡无奇的树叶经过简单的处理,便能成为一片满是纹理却又独一无二的叶脉,再根据喜好进行染色塑封,一张充满童真与孩子们希望的叶脉书签就完成了…… 华师物电四进社区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工大校友归校畅言,助力学弟学妹梦想起航

导语:2025年1月15日,在教育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安徽工业大学精…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水浒文化,传承历史脉络

“一日水浒客,一生好汉情。”为深入挖掘水浒文化内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年一代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恰逢曲阜师…

传移动科普,润时代青年

移动科普团:奔赴家乡母校,点燃科学梦想中国青年网亳州2月11日电(通讯员王世忠)为响应安徽工业大学“青春返乡·筑梦未来”…

社区校园播乡音,实践传承燃希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乡梓雅韵护方言,青春实践传文化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核心纽带,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承载着一方…

最新发布

启和谐之航,扬法治之帆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法辉耀社“缘”实践队于2025年1月8日-20日开展了一场普法宣传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走进社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立法律咨询台等形式,…
曲园学子探访蓬莱阁:追寻仙境文化,感悟历史传承
为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月10日前往蓬莱阁开展文化研学活动。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蓬莱阁以其独特的“仙境”文化、丰富的历…
点亮法治星火,践行青春担当
2025年1月7日——2025年1月17日,我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法辉耀社“缘”实践队,投身于普法宣传活动,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深刻理解了法律的重要性,也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青年人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大连海事大学学子高中母校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归帆逐浪一中行”团队于大连市第一中学
为深入开展实践育人工作,培养学生“爱校荣校、实践报国”的良好品质,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2月15日,第十七届“海…
阅通辽文化,品文化芬芳
近日,通辽文化领域喜讯频传,众多活动与成果彰显出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发展活力。通辽作为内蒙古重要的文化聚集地,以其独特的蒙古族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各方关注。在民俗文化方面,通辽…
学子志愿添暖,书香满溢寒假
为了提高公众阅读能力,促进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于2月11日来到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以实际行动助力图书馆日常运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知识的…
青春赋能园区,共绘建始工业新蓝图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社会实践调
青春赋能园区,共绘建始工业新蓝图——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社会实践调研纪实2025年2月11日上午,湖北省建始县工业园区黄土坎片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由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国际事务…
数艺同行,礼乐传承
实践伊始,我们团队围绕“数字化赋能非遗”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以孔子“六艺”为核心,结合山东本土非遗技艺,探索数字化传承的创新路径。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分为调研、体验、创新三…
走进燕京八绝,探寻非遗文化
为了传承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公众审美意识,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进一步宣传廊坊传统文化,推动燕京八绝走入大众视野,提升文化自信,2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
数艺同行,文化传承
为了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我们尝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创产品。我们将鲁锦图案融入服饰设计,将剪纸艺术应用于现代装饰,让非遗走进日常生活,焕发新的活力。我们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