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承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公众审美意识,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进一步宣传廊坊传统文化,推动燕京八绝走入大众视野,提升文化自信,2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来到廊坊市,开展“走进燕京八绝,探寻非遗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展馆,领悟非遗之美
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为领悟非遗之美,传承燕京八绝非遗技艺,“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踏入了这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殿堂——廊坊市博物馆“燕京八绝”主题展
一踏入博物馆的展厅,实践队员们就被陈列在展柜中的那些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吸引,造型精美的景泰蓝赏瓶,雕琢细腻的金漆镶嵌屏风,织技繁复的京绣龙袍……“燕京八绝”指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此次展览汇聚了70余件(套)廊坊“燕京八绝”的代表作品,同时也邀请了每项技艺在廊坊的代表性传承人或者代表性工匠,到现场给观众讲解。艺术家们详细讲解了每件展品背后的设计理念与制作过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燕京八绝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实践队队员们不仅近距离感受到了“燕京八绝”的魅力,还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满腔的热情与创新精神,大家收获满满。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燕京八绝”主题展。 刘熹蓁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景泰蓝工艺品。 刘熹蓁 供图
积极实践,传播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为发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燕京八绝”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队深入学校,举办了一场以燕京八绝为主题的公开课。
在课上,实践队队员们像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何为“燕京八绝”、“燕京八绝”的代表作品、“燕京八绝”的精湛技艺以及代表其情况等等小朋友们对此都十分感兴趣,积极向实践队员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一问一答中,他们对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清晰地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魅力,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国家和民族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在宣讲中,实践队员们还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如电影、音乐、艺术、综艺等领域。通过介绍这些领域的发展,实践队员们对文化创意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再一次体现了出来。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人们了解到剪纸技艺,而且增强了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图为实践队队员回答小朋友的问题。 刘熹蓁 供图
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们通过聆听讲解,欣赏非遗作品,讲解非遗渊源,领悟到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和源远流长。他们坚定地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当自觉担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笃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彰显出新气象与新作为。(通讯员 刘熹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6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