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燕京八绝,探寻非遗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刘熹蓁

为了传承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公众审美意识,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进一步宣传廊坊传统文化,推动燕京八绝走入大众视野,提升文化自信,2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来到廊坊市,开展“走进燕京八绝,探寻非遗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展馆,领悟非遗之美

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为领悟非遗之美,传承燕京八绝非遗技艺,“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踏入了这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殿堂——廊坊市博物馆“燕京八绝”主题展

一踏入博物馆的展厅,实践队员们就被陈列在展柜中的那些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吸引,造型精美的景泰蓝赏瓶,雕琢细腻的金漆镶嵌屏风,织技繁复的京绣龙袍……“燕京八绝”指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此次展览汇聚了70余件(套)廊坊“燕京八绝”的代表作品,同时也邀请了每项技艺在廊坊的代表性传承人或者代表性工匠,到现场给观众讲解。艺术家们详细讲解了每件展品背后的设计理念与制作过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燕京八绝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实践队队员们不仅近距离感受到了“燕京八绝”的魅力,还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满腔的热情与创新精神,大家收获满满。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燕京八绝”主题展。 刘熹蓁 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景泰蓝工艺品。 刘熹蓁 供图

积极实践,传播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为发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燕京八绝”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队深入学校,举办了一场以燕京八绝为主题的公开课。

在课上,实践队队员们像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何为“燕京八绝”、“燕京八绝”的代表作品、“燕京八绝”的精湛技艺以及代表其情况等等小朋友们对此都十分感兴趣,积极向实践队员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一问一答中,他们对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清晰地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魅力,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国家和民族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在宣讲中,实践队员们还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如电影、音乐、艺术、综艺等领域。通过介绍这些领域的发展,实践队员们对文化创意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再一次体现了出来。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人们了解到剪纸技艺,而且增强了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图为实践队队员回答小朋友的问题。 刘熹蓁 供图

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们通过聆听讲解,欣赏非遗作品,讲解非遗渊源,领悟到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和源远流长。他们坚定地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当自觉担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笃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彰显出新气象与新作为。(通讯员 刘熹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6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道黄河魅力 颂黄河辉煌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为保护和宣扬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了学生进行研学交流,开展非遗展示交流活动。守好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引导广大学子坚定文…… 青年志愿者协会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暖夕阳_志愿走进养老院

寒冷的天气抵挡不了温暖的关怀,刺骨的冬风更加彰显我们的责任。“关怀老人”这个信念砥砺着我们前行。在2020年12月19日,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阳光正好的下午,来到郑…… 青年志愿者协会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冬日的暖阳

寒冷的天气抵挡不了温暖的关怀,刺骨的冬风更加彰显我们的责任。“关怀老人”这个信念砥砺着我们前行。在2020年12月19日,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阳光正好的下午,来到郑…… 青年志愿者协会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学子进社区,扫街贴联暖人心

学子进社区,扫街贴联暖人心近日,曲阜师范大学一群满怀热忱的大学生利用寒假时间,深入社区开展服务实践活动,通过帮助居民…

党群同心 共颂沂蒙|“红脉传承”百人线上宣讲大会顺利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作为新时代的先锋力量,“沂脉-相承”志愿宣…

凭科技之刃,辟未来之路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

探寻蛇文化,传承中华韵

探寻蛇文化,传承中华韵2025年寒假,响应学校鼓励社会实践的号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寒假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行…

用“蛇”文化,点亮孩子的传统文化梦

用“蛇”文化,点亮孩子的传统文化梦2025年的寒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红心研墨寒假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学校鼓励实…

最新发布

阅通辽文化,品文化芬芳
近日,通辽文化领域喜讯频传,众多活动与成果彰显出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发展活力。通辽作为内蒙古重要的文化聚集地,以其独特的蒙古族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各方关注。在民俗文化方面,通辽…
学子志愿添暖,书香满溢寒假
为了提高公众阅读能力,促进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于2月11日来到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以实际行动助力图书馆日常运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知识的…
青春赋能园区,共绘建始工业新蓝图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社会实践调
青春赋能园区,共绘建始工业新蓝图——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社会实践调研纪实2025年2月11日上午,湖北省建始县工业园区黄土坎片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由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国际事务…
数艺同行,礼乐传承
实践伊始,我们团队围绕“数字化赋能非遗”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以孔子“六艺”为核心,结合山东本土非遗技艺,探索数字化传承的创新路径。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分为调研、体验、创新三…
数艺同行,文化传承
为了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我们尝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创产品。我们将鲁锦图案融入服饰设计,将剪纸艺术应用于现代装饰,让非遗走进日常生活,焕发新的活力。我们还利…
河海大学赴邯郸一中宣讲
为提升学校知名度、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河海大学前往邯郸一中开展了一场精心筹备的宣讲活动。前期,宣讲团队做足功课,从校内选拔出优秀在校生的宣讲团,制作了精美的宣传册,详细介绍校史文化、特色专业、历…
演绎非遗戏剧秀,传承方言文化脉
方言,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地域文化的宝库中。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更是一方水土历史、文化、风俗的生动体现。每一种方言都承载着独特的地域记忆和民族情感,是连接家乡与游子的精神纽带。然而,在当今…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博市临淄区文物局和…
非遗戏剧绽华彩,方言文化续新章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瑰宝和民间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独特的生活韵味。方言是情感的桥梁,是文化的承载体,是民族记忆的组成部分。它们如同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珍珠,等待着实践团成员们去拾起…
安徽工业大学——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寒假村务实践
这个寒假,我来到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许镇镇东胜村大队,开展了一次意义深刻的社会实践。在实践期间,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基层村务管理的运作模式,还亲身参与了多项具体工作,真正体会到了乡村治理的艰辛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