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家乡文化,彰显家乡文化景区的独特魅力,2月8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的“安徽工业大学文化五人众”团队,怀着满腔热忱,奔赴马鞍山市含山县的褒禅山,开启了一场探寻褒禅山深厚文化底蕴的实践之旅。
褒禅山,坐落于含山县境内,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著称。初抵山脚,举目仰望,巍峨耸立的山峰直插云霄,云雾缭绕其间,宛如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水墨画卷,令人心驰神往。
图为褒禅山景区门口。张同兴供图
在活动期间,文化传承团成员首先探访了华阳洞。华阳洞深约1600米,洞内怪石嶙峋,形态各异,在灯光的巧妙映照下,更显得如梦如幻。洞壁上,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题刻琳琅满目,这些字迹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清晰可辨,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印记。我仔细端详着这些题刻,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们在此游历时那豪迈的情怀与对自然美景的由衷赞叹。此刻,我心中涌起一股对家乡深厚文化底蕴的强烈自豪感,难以言表。
图为华阳洞洞口。张同兴供图
图为华阳洞内部。张同兴供图
随后,团队踏上了褒禅山之旅。映入眼帘的是满山葱茏的林木,枫叶与葛藤交织,知名与不知名的山花点缀其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褒禅山,因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那篇传世之作《游褒禅山记》而名扬天下。遥想当年,王安石游历至此,举火探洞,感慨万千,写下了那篇千古名篇。如今,站在山脚下,我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王安石登山探洞时的那份兴奋与思索,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的向往。
在褒禅山的实践过程中,我还积极参与了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入调研。褒禅山,不仅有华阳洞这一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还蕴藏着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如明代的石刻、清代的碑林等。这些石刻和碑文,如同历史的使者,默默诉说着褒禅山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查阅丰富的资料和虚心请教当地老人,我了解到褒禅山在古代曾是佛教的圣地,山上曾经寺庙林立,香火鼎盛。如今,虽然一些寺庙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那些遗留的石刻和碑文依然静静地诉说着当年的辉煌与荣耀,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图为褒禅山寺。张同兴供图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褒禅山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是一次对家乡风土人情的重新认识,更是一场触及心灵深处的洗礼。这里,不仅有令人陶醉的美丽自然风光,更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更加关注家乡的发展,积极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去。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褒禅山,了解我的家乡,感受这里的美丽与魅力。
褒禅山,这座充满神奇与魅力的名山,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褒禅山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成为更多人心中的旅游胜地。而我,也将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不断前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1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