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奔赴调研地,开启实践之旅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浪潮下,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带着对乡村发展的热忱与探索之心,于2025年1月10日奔赴日照市东港区张家台村。此次实践以“智绘乡村新画卷,情讲故园旧时光”为主题,队员们期望通过实地调研,深度剖析乡村旅游业发展状况,为张家台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初到张家台村,队员们便被这里浓郁的海滨乡村氛围所吸引,错落有致的渔家民宿、街道上忙碌的村民,还有远处传来的海浪声,都预示着这次实践之旅将充满收获。
二、对话村委,洞察政策力量
为深入了解张家台村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实践队首先与村委会干部展开访谈。从村干部们的介绍中,队员们得知,为推动非农业尤其是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一系列扶持政策正落地生根。简化民宿开办手续,降低了村民参与旅游经营的门槛;提供建设补贴,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精心规划旅游线路,将村庄的特色景点串联起来;组织服务人员培训,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服务品质。这些政策精准地指向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目标是把张家台村打造成独具魅力的海滨旅游胜地,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政策的支持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走进民宿,感受经营百态
离开村委会,队员们走进了一家家渔家民宿。与民宿经营者的交流,让大家对民宿经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一位民宿老板回忆起2024年8月的经营情况,月初至月中,房间供不应求,院子里充满了游客的欢声笑语;然而到了月底,客源却急剧减少,空房越来越多,经营压力陡然增大。“旺季虽然忙碌,但收入也很可观;淡季就得想各种办法揽客,竞争压力真的不小。”他无奈地说道。通过对多家民宿的走访调查,队员们发现,民宿规模大小不一,淡旺季客源差异明显。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民宿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提升服务品质与打造特色成为民宿生存发展的关键。
四、深入市场,探寻渔业脉络
海产品售卖市场是张家台村渔业经济的重要窗口。在这里,商贩们忙碌的身影和琳琅满目的海鲜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队员们了解到,5月初至8月末是禁渔期,开海后,渔民们便纷纷出海捕捞。近海捕捞的多是小鱼小虾,而扇贝、生蚝、虾等海产品主要依靠养殖供应市场。渔产品商贩们有着成熟的经营模式,开海期间,捕捞上来的海鲜经过简单处理后,便运往海鲜市场的固定摊位直接销售;在禁渔期和不出海的淡季,他们则依靠冷库储存的冻品维持生意,确保市场供应不断档。一位商贩告诉队员们:“做我们这行,保证海鲜新鲜度和合理安排库存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 这让队员们看到了渔业产业链从捕捞到销售的紧密衔接与智慧经营。
五、直面问题,共商发展对策
旅游业的兴起,给张家台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村庄狭窄的街道在旅游旺季常常拥堵不堪,游客车辆进出困难,严重制约了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部分旅游设施老化,缺乏及时的维护和更新,影响了游客的体验;餐饮方面,虽然整体卫生和价格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个别商家违规操作的现象,监管力度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与村委会干部、村民代表共同探讨发展对策。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打造渔家文化体验村、开发海洋主题亲子游项目等,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游客,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旅游消费。同时,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拓宽街道、更新旅游设施,加强餐饮住宿监管,全面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
六、实践总结,展望未来前景
此次在张家台村的社会实践,让“渔隅勘行”实践队的队员们收获颇丰。通过实地调研,大家深入了解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张家台村在非农业生产转型的道路上,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也充满了无限的潜力与可能。在政府、村委会、村民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张家台村有望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乡村振兴愿景,成为沿海乡村发展的成功典范,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实践队队员们表示,将把此次实践的收获带回学校,继续关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与村委会书记交流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调查民宿发展状况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9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