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是国家跃动的血脉,承载着无数铁路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与希望。2月8日,青轨新象调研团的成员孟令昕有幸采访到了一位在铁路行业默默奉献的杰出代表——冀少君。三十一年的时光流转,未曾消减她对铁路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更未曾磨灭她对过往岁月的深刻记忆。
在稳定、发展前途以及个人兴趣的综合考虑下,冀少君于1992年正式踏入铁路行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铁路人”。“刚参加工作是从列车员干起来的。”冀少君回忆道,“当时都是绿皮火车,冬冷夏热,夏天除了软卧有空调其他车厢都没有空调,车厢里特别闷热。那时候坐火车可是一票难求,尤其春运,坐一次火车就是跟生命较量一次。”
随着时间的推移,冀少君从列车员,逐步做到运转车长,再到派班员,最后到车队主管教育队长。这段用专业术语讲是“从客运到行车”的经历,基本涵盖了铁路两大主要工作内容,使冀少君掌握了更多的铁路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中国,科技腾飞,各行各业纷纷掀起技术革新的浪潮,铁路亦不例外。三十年间,冀少君亲历了铁路建线、空调车上线、六次大提速、动车组开行及高铁飞速发展等重大变革。面对技术的飞速发展,冀少君仍然坚定地认为:“中国铁路的发展,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变迁展示了中国铁路从起步到领先的进程,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城市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映射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脉动。”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欲勇立潮头,不被时代浪潮裹挟前进,唯有“学习”二字。冀少君就是如此适应了这些变化:“在铁路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才能适应铁路的发展。”可谓是“学无止境”。
铁路如今已成为冀少君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她而言,这不仅是一项工作、一份职业,还具有了其他重要意义。从事列车员期间,冀少君和同事们同吃同住,在一起生活的时间甚至比家里人还多。“我为铁路工作而自豪。”冀少君说,“一份稳定的工作,意味着一种抗风险能力,它能够给人生的下限托底,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谈梦想,会更靠谱。”这是幸福生活的托底,也是同事之间亦亲亦友的情谊,更是一份融入血脉的浓重的“铁路情结”。
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创新进取,这是当代铁路人的精神风貌,也是铁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精神通过教育培训、榜样示范、文化活动等方式在铁路员工中得以传承与发展,并被一代又一代铁路人所践行。冀少君不仅将这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常常与同学朋友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与见闻。这些故事虽发生在铁路体系之内,却深受社会各界喜爱,成为传承铁路精神、弘扬铁路文化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家重视对铁路建设的投入与政策支持,在经济、社会、战略、技术创新等多个层面齐发力。国家对铁路发展的支持,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待遇,增加福利和改善工作环境。但作为基层的铁路工作者,冀少君更加关注其中细化的政策,比如调整货运价格:坚持铁路运价改革市场化取向,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等。“这样会更加灵活方便地服务人民。”冀少君说。除此之外,她也期待着能有更多能够提高职工收入,改善住房条件,提高铁路职工社会认可度的政策与措施出台。相信这也是无数基层铁路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对于想要投身铁路行业的年轻人,冀少君寄予厚望:“投身铁路行业,不仅是选择一份工作,更是投身国家发展的浪潮。希望你们能坚守岗位,在平凡中孕育伟大;要持续学习,精进技术,用知识武装自己;更要满怀热忱,以服务人民为己任,在铁路线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热血青春 。” 这既是对年轻人的殷切寄语,也是对她三十一年铁路生涯的深情回望。
“寒来暑往,披星戴月,我与铁路相伴。岁月更迭,我愿用坚守续写它的壮丽篇章。”冀少君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铁路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她的故事将激励更多铁路人勇往直前,共同书写中国铁路的辉煌未来。
2025.2.8
作者:孟令昕 亓可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3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