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文化之美 ,点亮童年之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陈雨涵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

导语;岁暮天寒,数九寒天。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与文化认同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志愿者于2025组织南京梅园社区开展以“非遗润童心,巧手传匠心”为主题的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干花制作”“非遗簪花体验”“创意灯笼手作”三大课程模块,将自然美育与传统技艺深度融合,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本次活动特邀非遗传承人、园艺师与美术教师共同参与,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为幼儿打造了一场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文化启蒙之旅。

正文:

第一章:指尖拾秋——干花制作课程中的自然美育

活动伊始,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走进社区的“自然工坊”。木桌上整齐摆放着玫瑰、雏菊、尤加利叶等新鲜花材,以及压花板、干燥剂、麻绳等工具。吴思穆以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植物生长的奥秘:“每一片花瓣都是大自然的礼物,即使花朵凋谢,我们也能用双手留住它的美丽。”

(图为吴思穆在讲解干花 崔淼淼摄)

在实践环节,孩子们戴上小围裙,化身“自然收藏家”。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花瓣铺在吸水纸上,用木制压花器固定,或用干燥剂覆盖花材。过程中,志愿者引导幼儿观察花瓣颜色随水分蒸发产生的渐变效果,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触感与气味的变化。“我的小花变薄了,像蝴蝶的翅膀!”托班学生乐乐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

课程尾声,孩子们将干燥完成的花材粘贴在牛皮纸卡上,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干花书签。这些作品将被悬挂于教室的“四季之窗”,成为记录季节更迭的视觉档案。“干花制作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与耐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吴思穆如是说。

第二章:鬓间生辉——非遗簪花技艺的文化启蒙

活动的第二站由ppt带孩子们来到充满古韵的“文化传承馆”。当簪花技艺省级传承人李女士头戴传统“四季花簪”亮相课件时,孩子们瞬间被发间颤动的绒花所吸引。“这朵牡丹是用蚕丝一点点捻成的,从选料、染色到成型需要整整三十道工序。”卢悦手持百年历史的檀木花模,向孩子们展示非遗技艺的精妙。

在互动体验区,托班幼儿在志愿者协助下尝试制作简易版缠花。他们用彩线缠绕铜丝,将米珠点缀于花瓣尖端,虽然手法稚嫩,但专注的眼神中透露出对传统工艺的好奇与敬畏。五岁的朵朵捧着自己制作的桃花发夹说:“我要把它送给妈妈,让她变成古代公主!”

更令人动容的是文化传承环节。卢悦为每个孩子佩戴象征吉祥的“如意小花簪”,并讲述簪花习俗背后的故事:“古代小朋友在春节、端午这些节日都会戴花,就像你们现在过生日要戴皇冠一样。”通过将非遗技艺与儿童生活经验相联结,抽象的文化概念化作可触摸的记忆,悄然播撒下文化认同的种子。

(图为卢悦在簪花环节与小朋友互动 吴禾摄)

第三章:灯火相传——创意灯笼中的美学创想

午后阳光斜照进美术教室,灯笼制作课程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崔淼淼通过投影展示从汉代绢灯到现代艺术灯饰的演变史,当清代“走马灯”的旋转影像出现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叹。“原来古人早就发明了会动的灯笼!”托班幼儿轩轩的发现引发热烈讨论。

(图为崔淼淼和小朋友们的合照 吴思穆摄)

实践环节采用“传统骨架+现代创意”的教学模式。孩子们先用竹篾搭建六角形灯架,这个过程需要同伴协作完成框架固定。接着,他们在半透明的宣纸上进行自由创作:有的用蔬菜拓印出斑斓肌理,有的粘贴干花打造立体效果,还有的用手指画描绘星空图案。崔淼淼特别引入环保理念,鼓励使用落叶、碎布等材料装饰灯面。

当拉上窗帘,关上灯光,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孩子们提着自己制作的灯笼在教室里探索,暖黄色的光晕透过形态各异的灯面,在地上投射出梦幻的光影。“亮灯仪式”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亲手创造光明的成就感,更通过沉浸式场景深化了对“团圆”“祈福”等传统文化意象的理解。

第四章:教育深耕——社会实践活动的多维价值

本次系列课程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干花制作培养幼儿的自然感知力,簪花技艺传承唤醒文化基因,灯笼创作则融合了工程思维与艺术表达。家长代表刘女士在活动反馈中写道:“孩子回家后主动要求把凋谢的鲜花做成标本,这种对美的珍视让我们既惊喜又感动。”

吴禾在总结致辞中强调:“幼儿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搭建文化传承的桥梁。当孩子们的手指触碰传统技艺的温度,文化的血脉便在他们心中流动。”据悉学生作品都各自保存,让孩子们自己推广,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教育成果反哺文化传承。

结语:在这场跨越古今的美学之旅中,梅园社区寒托班幼儿用稚嫩双手演绎着文化传承的当代叙事。干花的永恒、簪花的精致、灯笼的温暖,这些文化符号通过儿童视角被重新诠释,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无限可能。当非遗技艺在孩童指尖焕发新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生动表达。

后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们将传统文化带入幼儿课堂,孩子们在其中领会文化精髓,品味文化内涵,这次经验将为共同探讨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创新实践路径,孩子们也将在文化的孕育下增长见识,茁壮成长。

(通讯员陈雨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5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社团:寻访校友,薪火相传共话未来 (青岛平度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促进社团发展,2024年1月,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社团积极与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平度分局科员、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校友工作…… 忆久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农业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环保科普基地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在实践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24年1月12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平度分局联合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寻访校友…… 忆久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济宁梁山实践团开展生态文明专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学生传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济宁梁山实践团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课。专题课涵…… 苏芮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农业大学:爱心支教,凝聚点点微光,终成烈焰之势

爱心支教,凝聚点点微光,终成烈焰之势人才为兴邦之本,人才乃成事之基。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离开人才的培养,国家社会都不会…… 苏芮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查看全文 >>

“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济宁梁山实践团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课 ——绿色美化

生态兴则文明兴,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学生传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济宁梁山实践团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课。专题课涵…… 苏芮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查看全文 >>

唱响水泊梁山,品味水浒精神

水泊梁山,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因古典名著《水浒传》而驰名中外,是山东省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水浒之旅的核心景区。梁山风景区…… 苏芮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农业大学:科普化学,动手操作,学出应有的乐趣

经过几天的上课,支教老师为学生们科普了化学知识,敲开了化学的大门;通过有趣的实验把学生引入课堂,揭开化学神秘的面纱;讲述中国发展史与乡村振兴,带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为回顾…… 忆久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农业大学三下乡:支教一路同行,助农相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忆久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网格青春志,青年助村兴

网格青春志,青年助村兴2025年1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员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赵官镇阮庄村,开…

曲园学子三下乡:春雨润心绘梦想,助学行动暖寒冬

在国家持续推动教育公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解码地方特色 传承文化样本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解码地方特色传承文化样本2025年1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文化传承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阜阳市临…

溯传统之源,书传承新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瑰宝。然而,在现代社会迅猛发展…

关爱孤寡老人,助力乡村教育

2025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员在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

最新发布

于母校厚植深情,向荣校奋进逐梦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情系母校根,梦筑荣校魂(通讯员:郭雨萱)为充分发挥同学们辈青年力量,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启梦领航实践队成员于2025年1月19日前往沧州市肃宁县育英学校开展母…
根扎母校一方土,梦绽荣校万缕光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植根母校情,共筑荣校梦(通讯员:丛梦怡)为了充分发挥朋辈传递作用,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传递犁牛精神,以切身行动献礼70周年校庆,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启梦领航实践队成员于2025年1…
寻觅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员有幸观看了多场用方言…
执乡音之笔,绘非遗长卷
(通讯员:李娇娇)在2025年1月的冬日里,我有幸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队的一员,深入山东省各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方言与非遗探寻之旅。这段经历,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对地域文化认…
曲园学子:翩跹秧歌舞,镌刻千年风华
为深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帮助青年了解文化多元性,拓宽知识视野,学习传统文化,全面认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进而将文化自信融入日常生活中,曲阜师范大学“执…
曲园学子三下乡:党社联建创新路,合作共赢促振兴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省积极探索“党社联建”新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为新时…
清扫行动践初心,防诈宣传护晚晴
现代社会,老人受诈骗现象愈发普遍,已然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老人被骗,不仅钱财受损,身心也备受折磨。一生积蓄付诸东流,往往陷入自责、焦虑,严重影响生活。正在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曲阜师…
反诈知识传万家,卫生清扫助桑
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队员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在菏泽市马楼村,为当地老人宣传防诈骗知识,并为老人提供打扫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一…
传承文化之美, 点 亮童年之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导语:在2025年寒冬时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们,怀揣着培养幼儿综合素养的热忱,于南京梅园社区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
反诈知识传万家,卫生清扫助桑榆
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队员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在菏泽市马楼村,为当地老人宣传防诈骗知识,并为老人提供打扫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