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非遗启蒙,润泽童心--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陈雨涵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

导语:在2025年寒冬时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志愿者联合南京梅园社区,开展“非遗润童心,巧手传匠心”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干花制作”“非遗簪花体验”“创意灯笼手作”三大课程,融合自然美育与传统技艺,让幼儿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以趣味与教育兼具的方式启蒙文化传承意识。冬季的寒冷未能阻挡南京梅园社区里的活力与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志愿者团队,着眼于幼儿综合素养培育,尤其是动手能力、审美感知与文化认同的提升,携手社区开启此次别具意义的寒托班实践。活动设计紧密围绕非遗文化与自然美育,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幼儿在欢乐中汲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正文:

第一章 指尖拾秋:干花制作课程中的自然美育

活动开场,志愿者引领孩子们踏入社区精心打造的“自然工坊”。工坊内,木桌上有序陈列着玫瑰、雏菊、尤加利叶等各类新鲜花卉,一旁整齐摆放着压花板、干燥剂、麻绳等制作工具。吴思穆老师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表述,为孩子们开启植物生长奥秘的大门:“每一片花瓣都是自然给予我们的珍贵馈赠,即便花朵凋零,凭借我们的双手,依然能够留存这份美好。”

在实践环节,孩子们穿上小围裙,化身为“自然探索家”。他们轻轻将花瓣平整铺在吸水纸上,一部分孩子用木质压花器固定花瓣,另一部分则用干燥剂覆盖花材,动作小心翼翼。志愿者全程陪伴,引导幼儿关注花瓣因水分散失而产生的色彩变化,鼓励他们分享触摸花瓣时的质地感受以及嗅到的气味特点。托班的乐乐兴奋地高高举起自己的作品,喊道:“我的小花变轻薄了,像蝴蝶的翅膀一样!”

临近课程结束,孩子们把干燥完成的花材精心粘贴在牛皮纸卡上,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干花书签。这些饱含童趣与创意的作品,将被悬挂在教室的“四季之窗”展示区,成为记录季节流转的独特见证。吴思穆评价道:“干花制作课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培养了耐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珍视自然资源,领悟自然之美。”

第二章 鬓间生辉:非遗簪花技艺的文化启蒙

活动推进至第二阶段,借助PPT的生动展示,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充满古韵的“文化传承馆”。当屏幕中出现头戴传统“四季花簪”的省级簪花技艺传承人李女士时,孩子们瞬间被她发间轻轻颤动的绒花吸引。卢悦手持有着百年历史的檀木花模,向孩子们详细讲解:“这朵牡丹是由蚕丝一点一点捻制而成,从原料挑选、染色处理到最终成品,整整需要三十道工序。”孩子们通过这样的讲解,初次领略到非遗技艺的精湛与复杂。

在互动体验区,托班幼儿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尝试制作简易缠花。他们手持彩线,认真地缠绕在铜丝上,再把米珠细心点缀在花瓣顶端。尽管手法略显生疏,但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中,满是对传统工艺的好奇与向往。五岁的朵朵手捧着自己制作的桃花发夹,开心地说:“我要把这个送给妈妈,让她变成古代的美丽公主!”

在文化传承环节,感人的一幕发生了。卢悦为每一个孩子戴上寓意吉祥的“如意小花簪”,并缓缓讲述簪花习俗背后的故事:“在古代,小朋友们在春节、端午这些重要节日,都会佩戴簪花,就像现在你们过生日会戴生日皇冠一样。”通过将非遗技艺与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相联系,原本抽象的文化概念变得鲜活、易于理解,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认同的种子 。

第三章 灯火相传:创意灯笼中的美学创想

阳光午后,日光斜洒进美术教室,备受孩子们期待的灯笼制作课程正式开启。课程起始,崔淼淼借助投影设备,为孩子们徐徐展开一幅从汉代绢灯跨越至现代艺术灯饰的漫长发展画卷。当屏幕上呈现出清代“走马灯”那不停旋转的影像时,教室里瞬间爆发出接连不断的惊叹声。托班幼儿轩轩不禁脱口而出:“古人居然这么早就做出会动的灯笼啦!”这一发现迅速点燃了孩子们热烈的讨论。

进入实践阶段,教学采用“传统架构融合现代创意”的模式。孩子们首先需要运用竹篾搭建六角形灯架,这一过程高度依赖同伴间的协作配合,共同完成框架的稳固工作。搭建完成后,孩子们在半透明的宣纸上尽情施展创意才华:有的利用蔬菜进行拓印,创造出色彩绚烂的纹理;有的将干花精心粘贴,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立体效果;还有的直接用手指蘸取颜料,绘出浩瀚星空的奇妙图案。考虑到环保因素,崔淼淼特意引导孩子们利用落叶、碎布等材料装点灯面。

随着窗帘缓缓拉上,室内灯光渐次关闭,最令人满怀期待的时刻来临。孩子们手提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在教室里四处走动、探索。暖黄色的柔和光线透过形状、图案各不相同的灯面,在地面上投射出如梦似幻的光影。这场充满仪式感的“亮灯仪式”,不仅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到亲手创造光明的满满成就感,更通过这一沉浸式的光影场景,加深了他们对“团圆”“祈福”等传统文化意象的感悟与理解,使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孩子们心间悄然扎根。

第四章 教育深耕:社会实践活动的多维价值

本次系列课程紧密围绕“生活即教育”理念精心构建,将教育巧妙融入生活实践。干花制作课程,着重培育幼儿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引导他们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发现自然之美;簪花技艺传承课程,唤醒幼儿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灯笼创作课程,创新性地融合工程思维与艺术表达,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

家长代表刘女士在活动反馈中分享道:“孩子回家后,主动提出把枯萎的鲜花制作成标本,他对美的这份执着追求,让我们既惊喜又欣慰。”这一反馈充分体现出课程对幼儿审美意识和生活态度的积极影响。

吴禾在总结发言中着重指出:“幼儿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致力于搭建起文化传承的坚实桥梁。当孩子们亲手触摸传统技艺,感受其独特魅力时,文化的脉络便在他们心中悄然延续。” 课程结束后,学生作品由孩子们自行保管,鼓励他们自主推广,向更多人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让教育成效切实反哺文化传承。

结语:在这场跨越时空的美学探索中,梅园社区寒托班的幼儿们以纯真的双手,谱写着文化传承的崭新篇章。干花所蕴含的永恒之美、簪花展现的精致韵味、灯笼散发的温暖光芒,这些文化符号经由儿童独特的视角重新解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所蕴含的无限潜力。当非遗技艺在孩子们的指尖重焕生机,我们见证的不仅是技艺的代代相传,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生动呈现。

后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们将传统文化引入幼儿课堂,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深入领会文化精髓,体悟文化内涵。此次实践经验,为共同探索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创新实施路径提供了宝贵参考。在文化的滋养下,孩子们不断增长见识,茁壮成长,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通讯员陈雨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3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风帆”社会实践队:相离莫相忘 且行且珍惜

7月21日,随着一声“解散”令下,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风帆”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吴川市黄陂镇符屋小学的为期十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结束。与来时那日的烈日骄阳不同,离开这…… Fengfan123456 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一场精彩的邂逅

大学就是一座象牙塔,青年大学生在这里收获知识,然而却不能体验到在社会里的现实,而三下乡就是将青年大学生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投身于社会服务、展现个人技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Fengfan123456 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风帆”社会实践队:聚餐进行时

时光飞逝,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风帆”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吴川市黄坡镇符屋小学举行的为期十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受符屋小学校长与符屋村村委会的邀请,“风帆”…… Fengfan123456 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载歌载舞,笑对离别

2021年7月21日,是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符屋村开展活动的最后一天。当天上午,“风帆”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和符屋小学的学生们在符屋小学举行了文艺表演。到…… Fengfan123456 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风帆社会实践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时间如白驹过隙,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风帆”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吴川市符屋小学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接近尾声。七月盛夏,“风帆”社会实践队队员舍弃自己悠闲快乐的暑假假期,赴往…… Fengfan123456 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风帆”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总结

为了响应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风帆”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吴川市黄陂镇符屋村村委和符屋小学李苏勇校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于2021年7月11日在湛江吴川市黄陂镇符…… Fengfan123456 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风帆”社会实践队:情系符屋,歌舞飞扬,开展文艺汇演活动

在“风帆”社会实践队的精心准备和全校学生的全力配合下,7月21日,“风帆”社会实践队于符屋小学举办了一场文艺汇演。奈何“天公不作美”,受台风天气影响,天空下起了大雨,直到文艺汇…… Fengfan123456 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临行前的礼物

7月20日是“风帆”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活动的第九天,明天中午全体队员离开符屋小学。当天下午,“风帆”社会实践队们在符屋小学顺利完成了“齐清洁,共创卫生校园”的大扫除活动,离开前还…… Fengfan123456 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非遗启蒙,润泽童心--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导语:在2025年寒冬时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志愿者联合南京梅园社区,开展…

西农学子漳州正兴行

2025年1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精心组织的宣讲团走进福建省漳州市正兴学校,开展了一场旨在增强校际联系、提升学校知名度并…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子贵州之行,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乡村教育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一环。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几位大学生,带着对乡…

传承文化之美 点亮童年之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导语:岁暮天寒,数九寒天。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与文化认同感,南…

电气学子返家乡:探寻宣纸文化,发扬文化传承

一、前言宣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卓越的品质享誉世界。为了更好地了解宣纸的制作过程、传承现状…

最新发布

曲园薪火,师道长存——对话卢翔远老师的精神传承
在曲阜师范大学的银杏树下,岁月沉淀成文化的年轮。这里的一砖一瓦镌刻着师者的初心,一代代学子从这里启程,将儒家文化的薪火播撒四方。2025年1月11日上午,“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社会实践队伍来到曲阜…
以文化传承之笔,绘童年美育新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寒托班实践探索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导语:在2025年的凛冽寒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团队秉持着培育幼儿全面素养的初衷,携手南京梅园社区,精心策划并开展了“非遗润童心,巧手传匠心”…
志愿服务促科学普及,青春力量助安全出行
2025年1月19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慧生活社会实践队的志愿者们来到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客运中心,开展暖冬行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志愿服务,向青少年儿童普及科学知识,同时锤炼青年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传承文化之美,点亮童年之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导语:在2025年寒冬时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志愿者们,怀揣着培养幼儿综合素养的热忱,于南京梅园社区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
从餐桌到课堂,从健康教育到中国梦 ——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研
【摘要】“健康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概念,其定义主要围绕全面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旨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国家长远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框…
西农学子漳州正兴行
2025年1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精心组织的宣讲团走进福建省漳州市正兴学校,开展了一场旨在增强校际联系、提升学校知名度并吸引优质生源的招生宣讲活动。活动前,宣讲团与漳州正兴学校进行了充分沟通,校方…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子贵州之行,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乡村教育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一环。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几位大学生,带着对乡村孩子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担当,奔赴贵州省贵阳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乡村教育实践活…
探寻芜湖文化传承
探寻芜湖文化传承一.实践背景芜湖,古称“鸠兹”,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的美誉,是一座饱含徽文化灵秀之气的美丽江城。本次社会实践聚焦于芜湖的文化传承,旨在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
传承文化之美 点亮童年之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寒托班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电头:大学生网报南京1月28日电(通讯员陈雨涵)导语:岁暮天寒,数九寒天。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与文化认同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志愿者于2025组织南京梅园社区开展以“非遗润童心,巧手传匠心…
调研:视野的飞跃与实践的落地
调研,是一场开拓的历程,既是领域的开拓,更是视野的开拓。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学校和社会连结了起来,学生不再是脱离社会的个体,而与社区、企业等多个社会组织融合在了一起。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