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分类促环保,共筑友好环境梦
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提高垃圾利用率有着重大意义。为了解当前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宣传教育,亲身参与垃圾分类活动,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025年1月25号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乡村振兴走基层,砥砺奋进谱新篇”社会实践队参与了本次以“多元社区服务,传递温暖情怀”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镇沙墩村为实践调研地点,通过访谈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深入探索了当地垃圾分类现状并进行了垃圾分类的宣传。
细致分拣守绿源,共建生态绘蓝图
据记载,我国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的国家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官府就制定了严格的法令禁止随地乱扔垃圾,甚至对违规者处以严厉的刑罚。唐朝和明清时期,城市和乡村垃圾处理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环境情况有所好转。
在当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垃圾归类助清新,圆友好家园梦想
近年来,李庄镇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推动乡村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这一成就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共同绘就了一幅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李庄镇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垃圾分类和环保的号召,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明确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流程,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垃圾分类体系。同时,李庄镇还建立了垃圾分类投放亭和专用垃圾分类车等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垃圾分类投放和清运服务。
据实践队访谈得知,目前,李庄镇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取得重
大成果。在村庄内,垃圾分类投放亭众多,整洁美观的投放亭内,蓝绿红三色垃圾桶并列整齐排放,引导村民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专用垃圾分类车每天都会定时上门回收垃圾,并采用“车载桶装、换桶直运”的运输方式,有效避免了“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现象的发生。
垃圾归位促整洁,李庄绿动赢未来
通过实践队队员们在垃圾分类投放亭旁的观察发现,镇上一些老年人通常不会进行垃圾分类,将垃圾都扔进一个桶里。后经询问得知,由于对互联网的接触较少,一些老年人对垃圾的分类不甚明确。对此,实践队进行了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宣传单的活动,让垃圾分类的意识得到广泛传播。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意识到看似简单的垃圾分类并不是小事,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既是对环境的保护,也是对资源的珍惜,更是对未来负责的表现,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实践队队员们表示,这次实践活动收获多多,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继续参与垃圾分类的工作,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0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