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非遗“活”起来 乡村“旺”起来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冮明欢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下,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为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于1月15日走进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开启了一场探寻非遗与乡村振兴紧密联系的深度之旅。

非遗技艺,点亮经济之光

走进邹城市博物馆,浓郁的文化气息仿若一阵春风扑面而来。馆内,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有序陈列,犹如一部部立体的史书,讲述着邹城的往昔。从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如细腻的陶瓷、古朴的木雕,到古老的技艺展示,如神奇的打铁花、复杂的传统刺绣,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了邹城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众多展品中,邹城的柳编技艺尤为引人注目。柳编艺人端坐在展示区,神情专注,他们将柔韧的柳条在手中上下翻飞,熟练地穿梭、交织。伴随着手指的舞动,一根看似平凡的柳条逐渐幻化成了精致的形状。不一会儿,一个精致的柳编篮子便初具雏形,其纹理细腻,造型别致。

图为柳编艺人编织柳编篮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冮明欢 供图

据讲解员介绍,这些柳编产品不仅在本地市场深受欢迎,成为了邹城人装点生活的特色物件,还凭借电商平台的东风,远销全国各地。这不仅为当地乡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催生了一条从柳条种植、产品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了周边众多村民就业,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化名片,吸引八方来客

据讲解员介绍,“孟母教子传说”作为邹城极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其蕴含的母教智慧与道德传承,千百年来对邹城产生了深重的影响。依托“孟母教子传说”,衍生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创产品。在孟子展馆中,以孟母三迁为主题的木雕作品栩栩如生,工匠们用精湛技艺将故事中的场景生动呈现;还有融入孟子名言警句的刺绣手帕,细腻的针法绣出的文字,传递着儒家思想的韵味。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孟子文化的传播载体,深受游客喜爱。

实践队员了解到,在乡村,以孟子文化为核心的民俗活动热闹非凡。每到特定节日,村民们会组织“孟母文化节”,身着传统服饰,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重现孟母教子的经典场景。热闹的舞龙舞狮表演,也融入了孟子倡导的 “仁爱”“礼义” 等元素,让观众在欢乐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为孟子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冮明欢 供图

这些与孟子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邹城乡村探寻。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漫步在充满古韵的乡村小道,参观孟母祠等文化遗迹,聆听非遗传承人口口相传的孟母故事,亲身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沉浸式体验孟子文化的博大精深。

游客的到来,极大地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乡村里的农家乐生意火爆,食客们品尝着具有邹城特色的美食,感受着浓厚的乡土人情;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房间布置充满儒家文化气息,让游客在休憩时也能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村民们借助非遗带来的机遇,纷纷投身旅游服务行业,实现了增收致富。如今,孟子文化相关非遗已成为邹城乡村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吸引着八方来客,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传承之火,注入发展活力

邹城市博物馆深知非遗传承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活动。实践队员在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交流中了解到,博物馆邀请多位资深的非遗传承人走进乡村,为村民们传授技艺,通过举办一系列培训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非遗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年轻人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他们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非遗技艺相结合,为非遗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不仅让非遗得以在新时代延续,更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乡村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充满了青春与活力。同时,他们的创新成果也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与非遗产业的融合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投资与关注,为乡村振兴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

图为实践队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冮明欢 供图

随着非遗在邹城市的蓬勃发展,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村庄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大力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游客们来到这里,不仅能欣赏到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亲身参与非遗体验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村里的农家乐、民宿等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兴旺起来,装修风格融入了大量非遗元素,为游客提供了别具一格的住宿与餐饮体验。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日子越过越红火。在邹城市,非遗正以独特的方式 “活” 起来,带动着乡村经济的发展,让乡村真正 “旺” 起来,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图为实践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巩芯如 供图

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无疑已化作乡村振兴征途上熠熠生辉的启明星。当下,乡村凭借非遗的 “活态” 传承,宛如破土春笋,蓬勃之势尽显,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展望未来,这股源自深厚文化底蕴的磅礴力量,必将如强劲引擎,驱动乡村在经济腾飞、社会和谐、文化昌盛等多个维度一路疾驰,持续迈向更为灿烂辉煌的崭新明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02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以数字藏品助力汉剧传承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剧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汉剧品牌化发展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绣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积极促进乡村与高校合作交流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牢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的关爱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梦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2023级金融班举办“碑前躬行,身后继志”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笑贺)4月19日下午,商学院2023级金融学班举办以“碑前躬行,身后继志”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志协小组长…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通讯员张学鹏)4月1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3级经济班的志愿者,带着…

最新发布

实地调研重庆科技馆,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2025年1月22日,正值寒假期间,四川农业大学“返梦筑益队”一行前往重庆科技馆,围绕“争做文化传承的推动者”这一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地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重庆科技馆的运营现状、展品…
曲阜师范大学:游古城,品古色
非遗振兴显动力 救死扶伤医者行
大国泱泱,文化无疆,非遗作为历史的见证,连接过去与未来,承载地域特色、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非遗成为了激活乡村活力、促进经济多元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为探究“中…
深耕拓片非遗 激活振兴动力
古老的非遗文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拓片这一非遗瑰宝亦在其中熠熠生辉,吸引着五湖四海的目光去探寻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恰似一场甘霖,滋润着广袤乡村…
乡村振兴展宏图 东阿阿胶换新颜
1月15日电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诞生了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星。东阿阿胶名满天下,只要说起阿胶,人们便会想到东阿阿胶。为了解东阿阿胶的历史与制作技艺、阿胶的发展与东阿…
曲园学子:探寻鲁西南战役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曲园学子:探寻鲁西南战役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在2025年1月19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曲阜师范大学“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队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走进了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社会实…
重温红色记忆,共筑时代新梦
为深入调研数智技术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应用现状,探索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好发掘红色教育基地承载着的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教育意义。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
情满乡村年货节,志愿温暖回家路
情满乡村年货节,志愿温暖回家路2025年1月24日星期五来自安徽工业大学实践团队“安徽工业大学主席团社会实践队”前往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开展志愿活动。岁末年初,年味渐浓。在青草镇,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年货…
曲师学子三下乡:写百福沙龙课后服务
曲师学子三下乡:写百福沙龙课后服务2025年1月17日,为宣扬丰富课后服务和迎接新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在济南市高新区舜发社区顺利举行了写百福沙龙活动。本次课后服务对象为四年级…
了解历史之宝 领略文明之美
【寒假社会实践】了解历史之宝领略文明之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千年文明精髓,牢固树立习近平文化思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民族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服务社区走基层,青春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