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传承的浪潮中,1月19日,一群来自曲阜师范大学“青春寻古韵,文化薪火传”社会实践队的大学生勇立潮头,积极投身剪纸艺术的社会实践。他们深入民间,探索剪纸艺术的奥秘,并通过创新与传播,让古老的剪纸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彩。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体验,更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溯源寻根,解锁剪纸文化密码
实践团队的第一站是历史悠久的山东高密。这里,剪纸艺术代代相传,家家户户都弥漫着浓厚的剪纸文化氛围。团队成员们拜访了当地多位资深剪纸艺人,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剪纸大师范爷爷。范爷爷从事剪纸艺术已超过六十年,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在范爷爷家中,他热情地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多年来的剪纸珍藏。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或展现民间传说,或描绘田园风光,每一刀、每一剪都细腻入微,生动传神。范爷爷一边展示,一边讲述着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他介绍道,剪纸艺术在本地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最初是为了满足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的需求,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剪纸的文化内涵,范爷爷还分享了一些剪纸图案背后的寓意。比如,“连年有余”图案中,莲花和鱼的组合象征着生活富足、吉庆有余;“龙凤呈祥”则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美满。这些充满寓意的图案,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剪纸艺术的灵魂所在。
技艺传承,指尖舞动艺术魅力
在了解了剪纸的历史和文化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向范爷爷学习剪纸技艺。范爷爷从最基础的工具介绍开始,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纸张和剪刀。他强调,剪纸用的纸张要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而剪刀则要锋利、开合自如。
随后,范爷爷手把手地教同学们握剪刀的姿势和基本的剪法,如直线剪、弧线剪、锯齿剪等。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拿起剪刀,在纸上尝试着剪出各种形状。一开始,大家剪出的线条歪歪扭扭,锯齿也大小不一,但在范爷爷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逐渐掌握了技巧,剪出来的作品也越来越有模有样。
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还了解到剪纸艺术的创作过程充满了挑战与乐趣。一件优秀的剪纸作品,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创作者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耐心。从构思图案、绘制草图,到最终完成剪纸,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打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剪纸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多元传播,让剪纸走向大众
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青春寻古韵,文化薪火传”社会实践的同学们在剪纸艺术的海洋中收获了知识与成长。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掌握了精湛的剪纸技艺,更通过创新与传播,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剪纸艺术的发展,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让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2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