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上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灵启濯水,寻脉黔行”实践团前往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探寻文化根脉的旅程,深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河古戏。通过采访后河古戏传承人徐余清女士,共同揭开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神秘面纱,让传统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戏脉传承 -走近后河古戏传承人“濯河水清又清,古镇石板街梆梆硬,濯水生意好得很,满街满巷生意人……”一段段优美的后河古戏独有的唱腔透过古镇的小巷,飘进了人们的心中。
后河古戏是由湖北汉剧、湖南南戏与江西的昆山腔交融、创新后形成的。明朝的“赶蛮拓业”和清初的“湖广填川”期间,大批外地移民迁至濯水后,汉戏与南戏相撞并与昆山腔相融合,最终形成了濯水独有的后河古戏。
徐余清女士,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河古戏的传承人,用她细腻的声音和深情的演绎,为我们缓缓揭开后河古戏神秘而辉煌的篇章。
徐女士的家族世代与后河古戏结缘,她从小就在戏曲的熏陶下长大。耳濡目染中,她对后河古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年岁的增长,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这份对后河古戏的喜爱逐渐生根发芽,最终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十年如一日,她始终坚持着对后河古戏的传承与发扬。在技艺上,她熟练掌握了南路、北路各、快二流、慢二流、扣扣、尖子、四平调、倒板等多板调唱法。“后河古戏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精神的寄托。”徐余清女士在接受采访时深情地说,“我的家族与后河古戏有着不解之缘,我从小就在戏曲的熏陶下成长,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让它在新时代继续传承下去。”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采访后河古戏传承人徐余清女士。 郑诗漫 摄
古韵悠扬-戏里戏外皆真情
在徐余清女士的眼中,后河古戏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精神食粮。她深知,这门古老艺术的传承,对于唱戏人和听戏人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徐余清女士为实践团队员分享了自己的一个小习惯,她说:“每天早晨我醒来时,我都会唱几句后河古戏的片段。”后河戏给徐女士带来的不仅是身心上的愉悦,一曲唱罢,其中蕴含的曲韵将她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消散无踪。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后河古戏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唱戏,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
为了让实践团成员更好地体会到这种精神上的滋养,徐余清女士传授了一些简单的后河古戏唱段,也教授了唱戏时的手势——兰花指。她带领实践团队员唱起了“盛世华章开太平,濯水人民拍手称快,好气派……”。这不仅是对后河古戏的传承,更是对团队成员精神世界的一次洗礼。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后河古戏的独特魅力。
对于听戏的人来说,后河古戏的意义同样非凡。徐女士解释道,后河古戏唱的是生活中的真善美,是为人民谋利的故事。它传递的是一种精神力量,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正义的力量。每一个角色、每一段唱词,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共鸣,给予人们无尽的精神力量与鼓舞。
图为徐余清女士为实践团成员分享自己之前的表演戏曲图片。郑诗漫 摄
何去何从—赓续后河戏脉
实践团通过访谈了解到,后河戏曲自1982年洪涝之后歇业了一段时间, 随后几经波折,虽有中断延续、兴废变迁,但正是非遗传承人的身体力行,迎难而上,将传统戏曲保存传承了下来;正是怀着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的信念,后河戏秉承着“天理良心”的准则,在戏曲的感召下弘扬了“真善美”的社会理想。纵使在对年轻一代的培养上,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鼓励年轻人积极传承后河古戏,但现如今,后河戏已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困境。即使在濯水县中学开设有后河戏的课程,但面对着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们也难以对后河戏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实践团询问徐女士对青年人的寄语时,她如是说:“希望不要把戏丢了,年轻人努力的学,其实也不难,作为一个戏剧人,只要年轻人愿意学,我也会尽我所能的传授下去。”在这个社会人心变迁的时代,如何将戏脉传递下去,不仅仅需要传承人的坚守,还需要倚靠政策的支持。打破困境,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地区政府仍需要加大力度对非遗戏曲的保护和传承,才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继承下去,从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时代内涵与后河戏的合理内核结合,面向新时代,面向世界,重新将中华戏曲发扬光大。
图为后河古戏传承人徐余清女士、文化中心候老师与实践团成员大合照。郑诗漫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51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