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圾”行事——城市环保·垃圾分类先行者实践团队活动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党中央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正如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于陶醉与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目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垃圾处理压力,由于实行垃圾分类时间较短,在广大县城与农村地区,群众参与度还不够高,覆盖面和质效均有待提升。面对这一现状,江苏科技大学见“圾”行事——城市环保·垃圾分类先行者实践团队积极组织和开展垃圾分类的社区宣传和培训活动,同时倡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并鼓励成立环境治理志愿者队伍,通过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
走访社区居民,调查垃圾分类实况
在实践活动前期准备阶段,实践团成员们首先查询了大量垃圾分类资料获取相关知识,让个人对垃圾分类有了充分认知,从而便于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召开了一次线上会议,团队决定依照就近原则分别在徐州市邳州市东湖街道前沙沟社区、睢宁县魏集镇王行双楼小区,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涛社区,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大丰社区、江北新区冯墙社区,扬州市邗江区润扬社区、邗江区盘古社区,泰州市海陵区泰和社区,盐城市东台市二女桥社区,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镇幸福家园进行实践活动。
2024年7月5日,实践团成员们深入社区各个角落,实地观察垃圾分类情况。同时发放问卷,了解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以及是否重视,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案,询问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意愿,在与居委会负责人的交谈中了解社区基本情况,在沟通、协商下,组织实践团成员与各自所负责的社区合作,分组、分工进行宣传等活动。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在自己所在的社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垃圾分类的普及和实施。
在走访居民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发现社区垃圾分类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分类设施不完善。部分社区垃圾分类设施存在不足,如垃圾桶数量不足、分类标识不清晰、投放容器未加盖密闭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居民的分类体验和分类效果。
其次,居民分类知识掌握不全面。尽管居民对垃圾分类有较高的知晓率,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分类不准确的现象。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掌握不够全面,导致分类效果不佳。最后,分类动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制
约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社区虽然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但缺乏相应的奖励和表彰机制,难以激发居民的积极性。
编制宣传手册,完善垃圾分类设施
7月6日至7月7日,实践团成员们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我们选择通过编制并分发宣传手册的方式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在编制过程中,我们手绘设计了更加吸引眼球的手册封面,并列出清洗的目录,便于居民查阅。其内容包括垃圾粉的基本概念、分类标准、分来原则等,并详细介绍了各类垃圾说明,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排版整齐、清晰,便于居民阅读和理解。完成宣传手册的编制后,由实践团成员们将其分发到每户居民的手中,确保广泛覆盖。同时,我们还在社区公告栏、楼道、电梯间公共区域张贴了宣传海报和宣传标语,利用社区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和推广。
为了实现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的目的,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必不可少。实践团成员们根据调研成果和实际需求,制定了垃圾分类设施规划方法。我们按照规划方案采购了确保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垃圾分类设施,在社区内指定位置安装分类垃圾桶,采用合理的数量、种类和布局,确保分类便捷和投放准确。此外,实践团成员们还用环保材料制作了分类标识和投放指南安置于垃圾投放点,并为了确保其耐用性和美观性决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
宣讲宣传手册,监督垃圾分类
7月8日至7月10日,在实践团成员们已经充分了解熟悉宣传手册的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分类方法、政策法规以及激励措施等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更加高效的培训,提高实践团成员们的表达能力和宣讲技巧,确保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手册中的信息。培训结束后,我们选择在社区活动中心、广场等公共场所组织集中宣讲会,邀请居民参加,详细的讲解宣传手册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设置了问答环节,鼓励居民提问,解答他们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并通过模拟分类投放等实操演示,让居民更加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最后,通过实践团成员们发布调查问卷和现场反馈的方式评估宣讲效果,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参与度。
7月11日至7月14日,为实时监控垃圾分类情况,防止混投现象的发生,实践团成员们在社区的垃圾投放点设立监督岗位,与社区相关人员轮流值班,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并对错误投放进行劝阻和纠正。同时设立垃圾分类指导站点,定期组织垃圾分类示范活动,向社区居民展示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引导他们正确投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定期组织垃圾清理和分类活动,清理社区内的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由实践团成员们提供现场指导和解答居民们的垃圾分类问题,帮助他们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提供垃圾分类的相关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在垃圾分类中遇到的困难。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们还通过拍摄、制作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利用短视频平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垃圾分类普及到各年龄阶段,使用新颖方式进行长期有效的宣传,宣传,发布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使更多的社区居民能够了解和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为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我们还建立了垃圾分类积分奖励机制,对于分类准确、表现突出的居民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或参与社区活动等。对于多次违规混投的居民进行警告或处罚,如扣除积分、通报批评等,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通过宣讲宣传手册和监督垃圾分类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和持续推进,有效提升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促进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实施和长效管理。
调查实践成果,总结实践经验
7月15日,实践活动接近尾声,由实践团成员们走访调查实践成果。调查发现,随着居民参与度的提升,居民在投放垃圾时会主动查看分类标识,按照要求进行投放,居民对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分类准确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分类意识显著增强,开始更加注重环保和资源的回收利用。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表示欢迎和支持,认为这些活动对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分类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表示将继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些居民也提出了改进建议,如增加垃圾桶数量、优化布局、提高宣传频次和针对性等,这些建议为社区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除了走访居民,实践团成员们还对垃圾分类设施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居民对设施的使用频率显著提高,分类垃圾桶的满溢率降低,分类投放效率得到提升。并且社区会定期对垃圾分类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干净整洁、功能完好。
综上所述,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居民参与度、分类准确率、宣传效果、设施使用情况以及居民反馈等方面均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然而,仍需继续努力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本次的实践活动对于我们实践团成员个人也有着非凡的意义,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为居民答疑解惑时,我们感受到了人际交流的温暖与宣传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并且提升了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垃圾分类作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手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推动绿色发展、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使命,理应齐心协力,争做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垃圾分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大家齐心协力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将生活垃圾正确分类,自觉将家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在家干湿分,出门干湿投、定时投,四分出小区”的标准进行分类投放,形成“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
进行垃圾分类专题实践,不仅是一项环保行动,更是一次社会责任的践行和公民素养的提升。通过参与实践,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提高社会参与意识,促进社区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虽是一件小事,但它关乎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后代的福祉,活环境和后代的福祉。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出一份力量。垃圾分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地球的负责。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33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