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东北林业大学 “肇愿‘砼’行,助农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昌五镇昌盛村完成乡村振兴调研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作者:袁紫露

2024年7月16日至7月18日,东北林业大学“肇愿砼行,助农兴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肇东市昌五镇昌盛村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开展乡村产业振兴主题调研活动,探索和学习昌盛村产业致富的发展经验,为发展农业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建设美丽乡村建言献策。

图为实践团队在园区入口的合影 通讯员王湛 摄

露营基地燃情夏夜,实践团队制作宣传片助力文旅宣传

夜幕下,整齐的木屋和“星空房”分列两侧,绿油油的草坪上点缀了各类装饰物和特色打卡地。这是昌盛村今年五月推出的园区露营基地板块的美景,这个“篝火小院儿”吸引着周边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夏日新“夜”态,体验草地露营的乐趣。烧烤与篝火的搭配格外受到大家的欢迎,篝火点燃,烟花绽放,游客们载歌载舞,欢乐的氛围感染着这里的每个人。

“这么好玩儿的地方不宣传出去怎么行!”实践团队想到,这个园区是昌盛村将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融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如果能通过视频将这里宣传出去,一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乡村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说干就干,大家用无人机、手机拍摄了露营基地白天和夜晚的景色,经过视频剪辑完成了一部简短的露营基地宣传片。在宣传片中,无人机从高空俯瞰着这片园区,烟花在篝火晚会上方绽放,整个基地成了灯的海洋,游客仿佛进入到流光溢彩、绚丽多姿的梦幻世界。

“有了这个宣传片,就可以让我们的露营基地被更多人看到了!”村书记对实践团队的成果表示了感谢和肯定。

图为实践团队拍摄宣传片中露营基地夜景截图 通讯员东宇轩 摄

传承红色基因,实践团队参观文化展馆

昌盛村党支部书记谢会志介绍,近年来,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文化展馆、历史文化展馆和寒地黑土文化展馆。

三个文化展馆是一个回望历史的场所。红色文化展馆展示了昌盛村产业振兴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历史文化展馆介绍了昌五镇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以及出身肇东的各领域知名人士;寒地黑土文化展馆展示了肇东市的非遗文化、文学艺术以及文化旅游。

实践团队在园区郝经理的带领和讲解下,一一走进展馆,聆听红色故事,在沉浸式体验中追忆昌盛村的峥嵘岁月,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参观过程中,实践团队的同学们神情专注,听得津津有味,昌盛村的红色历史让他们感受到了红色精神信仰的力量,点燃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图为实践团队在红色文化展馆参观 通讯员王湛 摄

“粒粒皆辛苦”,实践团队田间地头洒汗水

“将近35度的高温,原来我们吃的每一颗菜都如此来之不易!”实践团队从大棚里出来后一边擦汗一边感慨道。下午,实践团队跟随园区的谢书记来到了产业扶贫大棚进行劳动,据谢书记介绍,2015年园区建成以来,首先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大田种植改为大棚种植,种植的经济作物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园区的产业大棚每年给贫困户分红,使部分家庭脱离贫困。目前,200栋产业扶贫大棚,主打“老味香瓜”以及时令果蔬、食用菌的生产。当前大棚内种植的农作物,比如茄子、辣椒、豆角、西红柿等等,都是原生态不打农药的有机果蔬。

时值夏季,正赶上播种豆角的时节。实践团队在工人们的耐心教学下,辛勤地穿梭在大棚里,投入到豆角播种工作中。在刚开始播种时,有些同学对种植方法还不是很了解,经过一旁工人的耐心讲解,“挖约一指深的坑,将两三粒豆角种子放进去,再覆盖上土”,他们逐渐熟悉起来。播种完成后,谢书记特意从菜棚中采摘了新鲜的草莓柿子给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品尝,“原来辛勤劳作后吃的水果真的格外甜”,大家会心一笑。

实践团队在播种时听工人们说,他们大都是昌盛村的村民,一路以来见证了园区的发展。园区产业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让他们既能在农闲时打工增加收入,又能亲自为家乡的振兴做出贡献。如今,昌盛村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已然成为当地人民认可、周围群众羡慕的理想工作场所。

图为谢书记向实践团队介绍大棚内农作物 通讯员东宇轩 摄

通过对昌盛村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发展模式的深入调研,东北林业大学“肇愿砼行,助农兴乡”实践团队了解到了昌盛村振兴背后独特而智慧的发展路径。从露营基地,到文化展馆,再到大棚种植,园区的这种“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对于昌盛村来说,是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突破口,而对肇东市和昌五镇来说,是乡村振兴战略可借鉴的成功示范。在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沿着时代昂扬向上的轨迹出发,探索更多科学创新的乡村振兴路径,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专业智慧和实践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22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创新,心得感悟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社会实践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最开始的队伍组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相聚在一起,我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选…… 邓旭妍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转型,实践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所学知识亲身实践的途径与⽅式。通过⾃⼰的亲⾝实践,能进⼀步认识、了解清洁能源的使⽤情况。这次活动以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产业转型…… 吴文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绿色经济,实践成长

忙忙碌碌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就要结束了,短短的两个月实践里,从组建团队到调研,再到最后结果的展现,无一不让我“痛并快乐着”。首先,在组建团队时,团队成员来来去去,经过一波三折……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探索,低碳追源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 唐艺宁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真知,感悟成长

怀揣着一颗激动且炽热的心,我加入了2022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小组之一,这也算得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本次调研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百转千回…… 刘从强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低碳发展,绿色远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碳”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双碳”目标,力求为国民的绿色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引导下,不少企业将发展目标放在这一领域,积…… 陈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云销雨霁,能源转型,彩彻区明 ——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公司调研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下,各企业都力求降低能源消耗,由高耗能、高污染转为低耗能和绿色清洁。在新能源备受推崇和市场前景良好的基础之上,全国的能源企业纷纷…… 秦璇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该何去何从——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消费新诉求,成为现阶段我国能源产……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青春献民族文化,实践传家乡民俗
中国大学生网报张掖7月17日电(通讯员王涛)为了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参观等实践活动,领会“两个结合”的…
中北大学余因绕梁“缅怀巨匠风范,启迪现代匠心”
缅怀巨匠风范,启迪现代匠心大同是北方最值得前往的旅游城市之一,文化高地,美食高地,古建筑高地,既能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大气磅礴,也能感受到中原文化的儒雅风度,大同,大不同。中北大学余“因”绕“…
志愿之声启新航,青春热忱耀未来
夏日骄阳耀大地,柏坡精神宣讲启。常州工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星星之火志愿服务队在暑假期间赴江苏常州、扬州等地,为学生、社区、党员等人群开展了系列宣讲活动。活动伊始,宣讲小队赴常州市新…
爱心支教,艺心助学团队与乡村孩子共绘成长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廖祚妍)青春正当时,支教践初心,奉献新时代。“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恰逢百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理应投身社会实践,为祖国的发展增砖添瓦。支教的目的在于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社…
青岛科技大学“阳光仲裁,法治护航”赴青岛市市北区劳动仲裁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
2024年7月22日,为深入了解劳动仲裁机制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青岛科技大学“阳光仲裁,法治护航”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投身“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进青岛市市北区劳动仲裁院,展开实践活动。活动伊始…
采访生态守护者 了解生态动向
为了解黄河入海口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了解生态动向,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黄河生灵,“材”子铸盾实践队,于2024年7月16日前往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守护者进行采访。图为工作…
山东大学黔行文化队走进遵义会议会址——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长征精神
2024年8月26日,为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弘扬革命精神,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赴贵州黔行文化队踏上了前往革命圣地遵义的红色征程。在遵义会议会址,我们不仅见证了红军长征历史的厚重,更感受到了革命…
兰理学子三下乡:数据融荒田,助力新发展
中国青年网兰州8月18日电(通讯员秦安康)在中国的乡村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孕育着发展的机遇与希望。然而,在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面临着诸多挑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
水建学子三下乡:岁月虽老,关爱无限
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大爱无疆,心手相连”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于假期前往昌吉市荣福老年公寓,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老年公寓是一种专门为老年人设计和建造的居住设施,旨在为老年…
实践感悟:传承国学之美,共创未来芳华
大学生网报无锡7月12日电(通讯员顾丽烨)又是一年暑假,我从忙碌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回到广阔的社会来。在过去的社会实践旅程中,我曾参与过残疾人救助、社区疫情防护等社会工作,也曾去到市场监管局进行过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