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茶出夜郎,泉水煮琼浆。肌肤带暗香,矿水泡成陌上酥”。石阡苔茶作为贵州石阡县的特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质。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赞誉。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王飞石阡苔茶的历史渊源、种植工艺、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7月14号上午,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拾遗·红蕴”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前往了贵州省石阡县的石阡苔茶有限公司开展实践调研,与石阡苔茶传承者——王飞老师进行了交流,并了解到了石阡苔茶的历史渊源、种植工艺、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感受到了石阡茶叶的文化脉络与文化底蕴。
石阡,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为王飞石阡苔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团队成员首先深入茶园,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清新的空气弥漫着茶叶的芬芳,让人陶醉其中。
在与王老师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石阡苔茶的种植历史悠久,传承着古老而精湛的种植技艺。一千多年前石阡有个仙人洞,洞内有一处井,人们会取井水治病。不久后发生了干旱,人们就把井边的“植物”釆回家炖水喝,后来取名为“毛峰茶叶”。据了解,1950年石阡县带着毛峰茶叶参加北京群英大会,上层授予奖旗,并逐渐发展。
图为队员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将毛峰茶叶拨入茶具中,并学习毛峰绿茶的泡制方法。尹义成 供图
随后队员们跟随王老师来到了其个人工作室,并进入到了采访环节。在采访的过程之中,队员们了解到了石阡苔茶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难点。人们为了快速发展将大量古茶树砍成一个个茶丛,导致早春就无法发出嫩芽,损失了“春茶”之一类型的产品,王老师表示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遗憾。另外,由于石阡苔茶季节性强,手工制茶成本太高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较缓慢。虽说石阡苔茶保留了最原始的茶性,但无法去较快地适应当代年轻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导致消费人群的宽度只局限于中老年人。为此,王老师计划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积极地与当地新兴茶饮行业合作,推出传统工艺与时尚元素结合系列的茶叶产品。队员们也表示将会极力地通过制作宣传视频在互联网上进行宣传。
采访之余,王老师表示自己十分乐意指导队员们进行毛峰绿茶的泡制。在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学习到了很多茶叶的泡制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聆听王老师的讲解,不时提出各种问题,展现出对古老茶文化的浓厚兴趣。队员们观察到毛峰叶子比较粗,芽也比较肥厚,随后老师解释道“芽的形状像菜,就是像菜苔一样,所以取名为‘石阡苔茶’”。又由于茶叶含硒、钾、锌量高,因此有“石阡苔茶钾天下”的美誉。
图为王老师在为队员讲解“醒茶”时的手法技巧。尹义成 供图
随后在市场调研环节,团队走访了当地的茶叶市场和销售店铺。通过与经销商和消费者的交流,队员们发现石阡苔茶在当地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消费者对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赞不绝口。队员们也积极去品味不同的石阡苔茶。
图为队员在苔茶销售店铺内品味三泡过后的毛峰红茶,具有清淡甘甜的口感。尹义成 供图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石阡苔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石阡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完美融合。未来,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石阡苔茶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茶叶文化的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讯员 尹义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70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