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的“非遗传古韵,匠心铸新篇”实践队,带着对非遗文化的深深敬意与探索热情,踏上了前往丝绸源点的旅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并传承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瑰宝。
实践队的第三站,便是被誉为“中国绸都”的丝绸博物馆,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璀璨文化的殿堂,仿佛一扇穿越时空的大门,引领着实践队员们步入了一个流光溢彩的丝绸世界。在这里,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丝绸的辉煌过往,每一条锦缎都闪耀着匠人的智慧光芒。
为了让实践队成员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丝绸的历史与制作工艺,博物馆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特色互动体验项目。从古老的蚕丝抽取、纺纱织布,到现代丝绸的印染与设计,实践队员们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了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精细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感受到了丝绸文化背后那份对美的追求与对工艺的极致苛求。
为了深入了解丝绸文化的传承现状与挑战,实践队还特别安排了与丝绸匠人的面对面交流环节。在温馨而庄严的氛围中,匠人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自己与丝绸的不解之缘,分享着他们在传承与创新路上的点点滴滴。实践队员们被匠人们那份对传统的坚守与对创新的执着深深打动,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的决心。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实践队员们逐渐领悟到:丝绸文化的传承,就如同编织一张细腻的文化之绸,每一根丝线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民族的智慧。他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把所学、所感、所悟带入到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青春力量。
在丝绸源点的这片热土上,“非遗传古韵,匠心铸新篇”实践队不仅收获了知识与经验,更收获了心灵的触动与成长的力量。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责任、有担当,非遗文化就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文/邓智杰 王静 图/彭龙

图为实践队参观博物馆 通讯员 彭龙 供图

图为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讲解丝绸制作 通讯员 彭龙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工作人员 通讯员 彭龙 供图

图为实践队合照 通讯员 彭龙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68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7月11日,为了了解恩施目前民族特色饮食的销售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土家行志愿服务队来到蒋氏土家菜进行深入采访考察。团队成员首先品尝了特色土家菜,如合渣、腊肉等,成员们赞不绝口。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9日,土家行志愿服务队赴恩施州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恩施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切身体会到了恩施土著“巴人”的由来和恩施地区特色民族文……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6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结束了支教旅程,我作为陪伴了这些小孩子两个星期的小老师,其实还挺有成就感的,能够让这些孩子拓展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素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进行“暑期课堂”社会实践。身处外地,难免会有些不习惯这里的人和事。其实我还算好的,至少语言想通,沟通不算难事,但是和我一队的其他队……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2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的支教旅程已过大半,回顾着我这几天以来的经历,不免觉得有些不真实,仿若过往云烟消散,但内心却有着真实的触动,经过这几天的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雁过无痕,岁月无声,看着支教生活中的小孩子们,蓦然回首曾经,我们或许也是这样无忧无虑的状态。如今的我们早已失去了这份童真,看着他们画笔下的纯粹世界,或是幼稚或是好笑,总归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8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设绘画课。小朋友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在画画中我也看到了小孩子简单的关系。也许是因为一支画笔,也许是因为一张纸,也许是因为一句“……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展第九天的支教活动,志愿者带领幼儿班的小朋友进行绘画课课程的安排。一听到画画,他们好不快活……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