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桂航学子三下乡:红色旋律,共唱岁月赞歌

来源: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杨业峰

“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大家切实体验到了红色旋律的魅力,你们也看到有老人感动得留下了泪水,正是你们的到来让老人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万古长青,他们也很乐意看到这一幕”桂林临桂幸福家园的负责人邱老师说道。2024年7月1日,秉承着对红色经典的传承与延续以及对老年人的关切,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三下乡实践团来到桂林市临桂区幸福家园养生养老中心与老人一同度过七一建党节。

图为实践团成员协助腿脚不便老人上台

本次活动以唱红歌为主题进行多项活动的开展,包括经典舞蹈,大合唱以及独唱,所演奏的的歌曲都极富中国色彩。通过唱歌,特别是唱红歌,可以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历史和红色文化,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大学生与老人一起唱歌,能够搭建起不同代际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年轻人倾听老一辈的故事,感受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智慧,同时也能让老人感受到年轻一代的活力和关怀。通过传唱,增强了我们对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的理解,对参与者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庆祝七一建党节,还能够实现多方面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活动现场和老人一起唱歌。张洛妮 供图

旋律流传,经典延续

红歌,通常指的是在中国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歌曲,它们往往与革命、建设、爱国主义紧密相关。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红歌成为了鼓舞人心、传播革命理念的重要载体。这些歌曲不仅在战争年代激励了无数革命战士,也在和平建设时期成为了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工具。红歌不仅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形式,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记录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和情感。7月1日,实践团成员在有序的安排下与老人一起进行了活动,在《我和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一系列歌曲的感染下,实践团成员脸上也洋溢起了自豪的笑容,台下行动不便的老人尽管没有上台但从他们脸上的表情以及手上的节拍可以看出他们早已沉浸其中。有人拄着拐杖上台,有人骑着轮椅上台,那一刻展现的是对红色文化的崇敬,热爱。

图为实践团成员现场为老人们发放小礼物。 李康铭 供图

时代碰撞,经典永驻

实践团成员与老人一起唱起那些熟悉的红歌时,他们之间建立了一座情感的桥梁。老人通过歌声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岁月和国家的发展历程,而实践团成员则通过这些歌曲了解历史,感受老一辈的奉献精神和对国家的深情厚谊。此次活动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它不仅能让实践团成员学习到历史知识,还能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老人也从年轻人的活力中感受到希望和未来,这种互动促进了代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尊重。这种跨年龄的活动有助于打破代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融合。在共同的歌声中,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找到了共同点,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不仅是一次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文化的传承,它体现了中国社会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图为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 养老院工作人员 供图

当老人脸上出现了激动的笑容和感动得泪水,他们对于革命的情怀比我们深之又深,也呼吁着老人所需要的更是年轻一代的陪伴,从过去走来,需要新时代下的人引领,方能更好的融入这个时代。

红色歌曲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首歌曲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讲述着那些不平凡的故事。这些歌曲蕴含着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牺牲精神和乐观主义,它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面对困难和挑战,勇往直前,追求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通过传唱红色歌曲,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红色歌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的传唱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年轻一代能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红色歌曲不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世界音乐史上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激发着全球华人乃至世界人民对和平、正义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终究在我们的传唱下源远流长。(通讯员 杨业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68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之捐书仪式

2023年7月17日,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们“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团队在南雅村共同见证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捐书仪式。这个仪式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慷慨的捐赠行为,更蕴含…… 高菽敏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英语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之南雅捐书活动

南雅捐书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且落实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厚德笃行,求真创造的校训,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 高菽敏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英语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之传承传统文化遗产

传承传统文化遗产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南雅村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为了传承、保护和弘扬这一宝贵遗产,提升南雅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2023年7月20日上…… 高菽敏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英语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之探索传统文化瑰宝

探索传统文化瑰宝党的二十大强调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可以深入了解南雅镇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编箩筐这一传统手工艺,积极传承和弘扬中…… 高菽敏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英语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之探寻传统手工艺

探寻传统手工艺2023年7月19日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实践团在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开始了对传统手工艺的探寻。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正在重新焕发出令人惊叹的生…… 高菽敏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英语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之领悟传统编织

领悟传统编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做好传承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滋养文艺创作,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高菽敏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英语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之探寻传统文化

探寻传统文化为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内涵,7月19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团与南雅镇工作人员前往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 高菽敏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英语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之社区基层干部党员访谈

社区基层干部访谈2023年7月20日下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前往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社区服务中心对其基层干部进行…… 高菽敏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英语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滴娃 返回母校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大学名称]的一名大一学生,今天回到高中母校,看到熟悉的校园、亲切的老师和朝气蓬勃的你…

从弃物到宝物:创新方程式

从弃物到宝物:创新方程式近日,在我们温馨的宿舍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废物利用大变身”活动如同一颗创意的火种,悄然点燃。…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程似“锦”服务队走进高唐县:探秘锦鲤养殖“金钥匙

为响应国家号召并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2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前程似“锦”服务队走进聊城市高唐县锦鲤小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锦鲤游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绘新卷”社会实践活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锦鲤游出致富路乡村振兴绘新卷”社会实践活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响应…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最新发布

青春扬帆绿野中,科技兴农绘新篇——河海大学“河润常武 海助兴乡”小分队暑期“千乡万村”
炎炎夏日,河海大学“河润常武海助兴乡”社会实践团队怀着对乡村未来的美好憧憬与乡村振兴的责任使命,走进了前往常州市武进区乡村街道。团队成员们以“数字助农、绿色生产、食品安全、污水净化”为学习目标…
共话红旗渠,筑梦新时代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精神的力量,穿越时空的界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在中原大地,红旗渠精神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人们心中,成为了一种永恒的信仰和追求。而今,“红旗渠精神我来讲”…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非遗传古韵,匠心铸新篇”实践队:南充高坪斑竹乡之旅,共绘竹编艺术新
2024年7月9日,新能源与材料学院的“非遗传古韵,匠心铸新篇”实践队踏上了前往南充市高坪斑竹乡的旅程,旨在宣传竹编文化,深入挖掘并探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现代发展脉络。一踏入高坪斑竹竹艺有限公司的大门…
黄梅遗韵,青春传承 ——江南大学社会实践团安庆黄梅戏非遗文化之旅
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非遗文化传承思想引领下,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在黄梅戏这一璀璨非物…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非遗传古韵,匠心铸新篇”实践队:探寻丝绸源点,共织文化新篇
2024年7月8日,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的“非遗传古韵,匠心铸新篇”实践队,带着对非遗文化的深深敬意与探索热情,踏上了前往丝绸源点的旅程,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并传承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瑰宝…
走进信阳:在革命纪念馆汲取力量,为社区普法助力
蝉鸣夏,稻香田,微雨后,骄阳升。郑州大学法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王基岩的带领下满怀梦想与激情来到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在浉河畔开启一段意义非凡的旅途。鄂豫皖革命老区坐落在此,这片土地见…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访谈刘观庆教授:共话关工委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与奥运群英谱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访谈刘观庆教授:共话关工委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与奥运群英谱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近日,设计学院“岁月留声”实…
玉师学子三下乡:非遗手工进课堂,传统文化共弘扬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语言文字的推广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2024年7月15日至24日,玉溪师范学院“语通八方,籽籽同心”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西双版纳景真村志愿推广普通话。在这片充满希…
莓美与共,江南学子深入皖南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7月3日-8日,江南大学商学院莓梦承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中国蓝莓之乡——安徽省安庆市黄墩镇开展实践调研,以“乡村价值链的延伸机制…
探索非遗瑰宝,共绘文化传承新篇章 —— 实践队深入阆中古城,揭秘“王皮影”艺术魅力
2024年7月6日,一支满怀激情与敬意的实践队伍踏上了寻根之旅,他们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阆中古城,此行旨在深度挖掘并传扬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皮影”的独特魅力。在晨光微露中,实践队员们踏入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