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蹀躞承古韵,翘首望新篇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宁珊

庙宇砖瓦,承古言,载历史;甿祉民声,利社稷,翻新篇。为了进一步保护盘古文化的“文化形貌”,留存其“文化记忆”,更好地挖掘其文化价值,促进民族团结,2024年8月9日至8月12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川泽同砥 福禄甿祉”盘古文化调研团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进行调研。

本次调研活动统共分为两个重要部分,即实地考察柳州市蟠龙山盘古庙以及通过向各市民分发线下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究盘古文化当下的发展困境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8月9日一早,成员们到达柳州市蟠龙山公园。山脚下,可以看到一石碑上篆刻着有关蟠龙山的简介以及“柳之山川甲天下”的字样。蟠龙山又名宝塔山,在柳江的东岸,它横列三峰,临江耸立,形如蟠龙,因而得名,是柳州著名景点和城市地标,盘古庙、蟠龙塔等就隐藏在这山林之中。沿着石阶往上,愈高愈古。通往盘古庙的途中可以看到,每隔一段路程,石阶旁的山体上都分散着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的塑像。部分雕像胸前刻着“卐”纹样,可见蟠龙山中所蕴含的宗教色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柳州市的民族宗教底蕴。

(图为石阶旁胸前刻着“卐”纹样的雕像)

到达盘古庙后,首先可以看到的是由青瓦石砖砌成的,挂着“混沌初开”牌匾的宫式门,门洞两侧刻有两联,分别是“天地开辟此处本是名山胜境”和“历史推陈今朝又见宝塔琳宫”。

(图为两侧刻有“天地开辟此处本是名山胜境”“历史推陈今朝又见宝塔琳宫”两联的门洞)

随后,成员们穿过门洞来到庙前,庙门悬联为“混沌初开天地神人尊盘古”“乾坤久奠苗瑶壮汉荐轩辕”,而廊柱题对曰:“始则同源旋而衍派百族发祥天地阔”和“始燃取火喜或营巢万家竞秀古今中”。庙内供奉着盘古像,神像简介上写该盘古神像浓眉大眼,广额丰须,头凸双角,垂发披肩,一手高举内有金乌的金色太阳,一手捧着有一蟾蜍以表示月色精光的月亮。除了盘古像外,雷公、电母、女娲、伏羲等神像也分列左右两边,但形体要比盘古神像略小。

(图为石碑上刻着的盘古神像简介)

(图为盘古庙中的盘古像)

《广西节庆志》中记载着柳州的盘古庙会,而此处的盘古庙正蕴含着盘古开天辟地,百族兴旺发达的故事,也反映着盘古在壮族神灵信仰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壮族民间的多神信仰及其兼容与宽容的文化心理。人们过去焚香燃炮,歌颂盘古开天辟地、化生万物和繁衍人类的伟大功勋。但在调研中成员们发现,现今,盘古庙内外已禁止点烛烧香、烧纸钱,而是改为以献花代替。最主要的祭拜活动被禁止后,群众活动明显减少,相比发展,盘古庙现今更侧重于被“保护”。

接下来,8月10日至8月12日,成员们主要通过发放纸质问卷的形式,进行了群众数据分析。成员们先后去到了龙潭公园、文庙、窑埠古镇等地。针对问卷问题,市民们的回答大同小异。如“盘”与“古”所代表的具体含义,“盘”指磨刀石,“古”即指的是葫芦,大部分市民表示未曾听说。其中,不少市民也提到,对于盘古文化的认识,基本上只知晓《山海经》中简单的关于开天辟地的故事,而对于其他如盘古兄妹创造人类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故事,多数市民则表示闻所未闻。除了问卷中固定的问题外,成员们还针对蟠龙山盘古庙的保护和发展问题进行了提问。对此,市民们的说法较为统一,禁燃香火后,蟠龙山盘古庙热闹程度有所降低,但从环境保护和文化建筑保护的角度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盘古庙的可持续传承和发展性。最后,总的来说,盘古庙需顺应时代要求,再从中继续发掘自身发展的可能性。

盘古文化不仅是广西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明的独特印记,各地留下的一些带有盘古印记的地名和村庄就是最好证明。盘古文化传承重在当代,时代印记需要被保护,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而对于其发展前景更是需要集社会各界之力量,方能翻开新篇章。通过此次调研,成员们不只局限于对广西来宾市的盘古文化印记进行研究,成员们拓宽了视野,有了不同地域的对比,成员们获得了更多资料数据,更便于成员们对盘古文化背后体现的民族团结与进步贡献力量!

(“川泽同砥 福禄甿祉”实践团 文/宁珊 图/宁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58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学习二十大精神,青春献礼革命圣地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7月4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寻根红色·筑梦前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马鞍山濮塘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此次参观活动旨在引…
人科学子在行动:时光轻唱历史谣,江涛澎湃伴韶华
中国青年网酉阳7月21号电(通讯员蒋晨曦何曼)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酉阳龙潭古镇的状元桥畔,开启了一场别具韵味的三下乡之旅。当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景色宜人…
人科学子在行动:梦起田园夏日长,陶心砺志韵悠扬
酉阳7月15日电(通讯员方乐乐何曼)为探寻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促进青年学子的成长与自我实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踏上了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开展支教调研,为这…
西工程学子走近企业 走进陕西远大电气公司
西安工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探访陕西远大电气公司在当前全球都在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中,西安工程大学的学子们也紧跟国家的步伐。为了响应这一号召,他们不仅展现了青年人的责任…
红色传承,二七精神
2024年8月14号电(通讯员冯凯博)为深入学习红色党史,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河南工业大学“红色传承团”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学习红色党史,筑梦百年振兴”,旨在通过参观具有重…
人科学子在行动:躬耕沃土播种子,汗水中悟解真谛
酉阳7月22日电(通讯员方乐乐何曼)为理解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价值,2024年7月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展开了一场农耕文化体验之旅,让学生深入基层,亲身体…
安徽学子三下乡:树生态理念,建社会发展
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了一支实践调研队,前往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开展实践活动。7月4日早晨,作为安徽工业大学社会实践调研队的一员,…
人科学子在行动:壮志踏青田,心织“三农”梦
中国青年网酉阳7月25日电(通讯员冯馨宇何曼)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盛夏七月,正值…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志愿者社会实践
怀青衿之志,以履践致远为鼓励当代青年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助力家乡发展,为群众和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2024年8月11日,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志愿者于连云港和苏州等地开展了以“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主题…
人科学子在行动:学于社会广见闻,知行合一谱华章
中国青年网酉阳7月28日电(通讯员冯馨宇何曼)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0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