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匠心,与铜行 浙外学子这样守护传统铜文化!

来源: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作者:王圣涵

2024年7月,浙江外国语学院与你“铜”行实践队赴杭州市建德市乾潭镇刘华铜文化艺术馆,于铜雕中感受铜艺术精神,于体验中体悟手工大美智慧,于研学中保护、传承、弘扬中国传统铜文化,助力铜文化传承出海,做铜文化传播的青年助推官。

一“铜”出发,探寻文化内核

实践成员来到了乾潭镇刘华铜文化艺术馆,在刘华大师的带领下,成员们欣赏了刘华大师的多样著作,以宋代仕女为灵感创作的铜雕“只此青绿”,以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原版创作的铜版画。刘大师继承和发展唐代青绿山水画的技法,用笔精细,注重在青、绿颜色中寻求变化,古意与创造兼备,实景与想象并融,铜文化也正是在这样的继承和创新中熠熠生辉,我们也更感受到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

(成员跟随刘华大师参观刘华铜文化艺术馆)

匠心独运,感悟金属之魂

参观完铜文化馆,实践队成员们来到体验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手执小锤与錾子,开启了铜片錾刻的“初体验”。刘大师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工具使用及基本技法,强调了“心手合一、慢工出细活”的錾刻理念。随着小锤一次次精准地落在錾子上,金属表面逐渐浮现出细腻的纹理和生动的图案。

(成员体验制作铜艺作品)

“看着手上小小的一片,真的很有成就感!”通过亲身体验,实践队成员们纷纷表示,錾刻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和情感的寄托。每一次敲打都是对匠人精神的致敬,每一次落锤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这种近距离、深层次的接触,极大地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激发了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学并举,共绘精神新篇

结合铜文化馆中所学知识与体验感悟,实践队成员们与当地村委、刘大师等进行深入交流,挖掘刘华先生铜与木的跨界融合之美,匠铜实业关爱残疾人的人文精神,将刘华铜艺术馆、博物馆、严州古城遇见“铜”韵店串联,设计了面向留学生、亲子家庭、游客团队的“非遗匠心,与你铜行”主题研学。

(成员与铜文化艺术馆负责人交流)

在“铜木奇缘”里,学生们可以观赏到《铜与木的对话》话剧表演,并有机会亲自参与角色扮演,体味铜与木的刚柔并济;“铜语匠心谈”中,与铜厂工人的面对面访谈交流,让学生们与铜工艺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铜趣拼图”、“铜韵映镜头”、“古镇寻宝”……各式各样的趣味课程也不能少,“寓教于乐”,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铜声阵阵”、“铜刻密语”、“铜心协力”,最后两两搭档,完成铜片錾刻。

整体课程基于TBL设计理念,有多种套餐可供选择。目前,已有部分课程完成了前测落地,效果反响较好,获得了村委的大力支持。“‘铜木匠心’,不仅是对精湛技艺的颂扬,更是对匠心精神的传承与坚守;‘包容共进’,则是对这一过程中开放心态与合作精神的最好诠释。”队长吴泽楷表示,团队秉持着以研学促振兴的初心,希望能为刘华铜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贡献青年力量。

(成员与刘华大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47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承初心使命,激扬新时代”实践队树新“锋”,传递“交通文明,安全出行”正能量感悟(二
这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我们通过交警大队工作人员地详细介绍,详细了解了交通安全法规,包括行车规则、交通信号、事故处理等方面。通过他们的讲解,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我…
红旗渠精神耀易园:历史传承与绿色创意共绘新篇章
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踏入安阳市易园,不仅深情讲述红旗渠的辉煌篇章,更巧妙融入红旗渠“变废为宝”手工互动体验。活动中,队员们以图文并茂的展板为媒介,引领游客穿越时光,…
青春无悔,支教乡村——“乡”约盛夏 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奉献之旅
青春因奉献而精彩,在乡村教育的舞台上,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岁月,书写着支教的动人篇章,诠释着无悔的奉献精神。这支由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来到了条件艰苦的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中心小学。…
爱心支教,情满乡村校园——“乡”约盛夏 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教育情怀
教育是爱的传递,在乡村的校园里,一支充满爱心的志愿服务队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对乡村教育的深情厚谊,让温暖和关爱洋溢在每一个角落。“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来到了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中心小学…
寻悟宁波非遗传统魅力——体验烧边团扇、竹编技艺
7月12日,外国语学院EYE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团队的实践之旅虽接近尾声但意义愈发深重,内容更加精彩。鄞州非遗馆,这个区域非遗文化精华的聚集之地,依旧源源不断地为团队成员们提供着一层又一层古…
情系养老院 慰问暖人心 ——苏州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联银巢”实践团开展走访养老院调查
为深入了解养老行业,为老年人更好的提供老年服务,7月20日,苏州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联银巢”实践团前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亲和一家颐养院刘潭分院,对该养老院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在调查过程中,“数…
“我的爱好并不俗”,让非遗传承与艺术爱好相融——走进同心湖社区,传播非遗文化
7月11日,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有礼”——赴庄市同心湖实践基地调研小分队前往同心湖社区,开展了“了不起的中国——非遗文化篇”知识普及类课程活动,参与人数达30人。首先,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课程助…
常纺学子走进养老院,把温暖送到家门口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养老院的老年人在生活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性,并将其确定为国家战略。这包括了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以及…
“以金漆朱塑木雕工艺,以文化旅探文化传承”:宁大学子文化传承之路进行时
“一刀一刻绘乾坤,朱金璀璨映木纹。人物花鸟形神妙,传统工艺韵无穷。”为更好了解这项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古老工艺,EYE无线共享课堂之“梦绘文脉薪火相传”宁波非遗传承先锋队于7月6日下…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用体育传递爱与希望
在丹江口浪河小学,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体育课,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温暖。清晨的阳光洒在学校简陋的操场上,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早早地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