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楷木传承千载,雕刻古韵流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遇见非遗经典,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社会实践队于7月13日踏足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旨在深入挖掘曲阜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民族精神,并致力于中国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实践队有幸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楷木雕刻的传承人颜德印老师,以期更深入地理解楷木雕刻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并推动其保护与传承工作。

曲阜楷木雕刻,亦称楷雕,是曲阜市的一项传统雕刻艺术,与曲阜的其他两项宝物齐名。这项技艺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据传孔子逝世后,其弟子子贡因怀念恩师,便用楷木雕刻了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的坐像,从而开创了楷木雕刻的先河,至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楷木雕刻以当地的楷树为原料,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

在曲阜市神道路上,紧邻孔庙南门,有一家百年老字号——隆盛大观艺术馆。实践队员们踏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以曲阜传统手工艺楷雕为特色的展品,如福禄寿如意、孔子像等。

实践队员们有幸与艺术馆馆长颜德印老师会面,他不仅是颜氏楷雕的第八代传人,也是曲阜楷木雕刻济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颜老师自幼便沉浸在楷雕艺术之中,他的父亲曾在曲阜工艺美术厂工作,颜老师放学后常去厂里观看长辈们的创作,有时也会亲手尝试雕刻。楷木的香气不仅留在了他的记忆中,更深深地吸引了他对楷雕艺术的热爱。

采访中,颜德印老师表达了他将楷雕艺术推向更广泛受众的决心,并致力于将楷木雕刻提升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颜老师向实践队员展示了他2009年推出的个人作品《福禄寿论语儒雅如意》,这件作品在业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当时我一直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传统楷雕多以如意意象为主,而楷雕艺术又起源于儒家文化,我就想能不能将如意与儒家文化相结合?经过不断尝试,我决定将如意侧方的区域镂空,用小篆写进‘德不孤,必有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论语》名句。”颜德印说,在如意中加入儒家文化是首创,将如意侧方镂空也是首创。2013年,在“相约十艺节—2013第五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该作品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其技法自然、造型雅致,拿着手中如纸般轻薄,让人不得不惊叹其中的精湛技艺。除了传统的福禄寿,百福百寿等图案,颜德印也会根据现在人的需要加入一些创新。最近由他创作的“一带一路”图案的楷雕如意,就入选了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颜老师的艺术成就被《齐鲁晚报》、《齐鲁拾遗》、《创业之星》月刊杂志、《亚太红木网》、济宁广电等多个媒体报道。

颜老师指出,曲阜楷木篆刻是纯手工制作,每一件成品都需要经过选料、解木、下料、整形、画图、切、削、净、刻、打磨、上色、打蜡等十几道工序,耗时长达一个月。他认为,楷雕技艺很快可以学会,“主要是现在人有没有耐心干下去,毕竟手工艺制作很辛苦很累。我原来有四五个徒弟,但能够真正沉得下心来的也就一两个。”如今,因为长期雕刻,颜德印老师已经视力受损,但他仍在坚持,“还是喜欢,没有自身的喜爱,很难坚持下去。”

颜德印老师也曾深思非遗产品的未来方向,他认为非遗产品既要简单又要价格亲民,才能被大众接受。他担心文创产品的大量复制可能会导致质量下降,市场前景不明朗。颜老师认为,非遗文创需要不断创新,同时也要保持传统工艺的精髓。

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型材料和技术层出不穷。然而,传统的楷木雕刻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众。这让实践队员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形式的新颖,而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和精神。当代青年应该在创新中保持对传统的尊重,让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在拜访颜老师的过程中,实践队员深深地感受到了匠人精神的可贵。他用心、专注地对待每一件作品,追求极致的完美。这种工匠精神值得新时代的青年学习和传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细节,追求速度和效率。然而,只有当人们静下心来,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才能真正创造出有价值的作品。

曲阜楷木雕刻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不仅反映了曲阜地区的历史文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楷木雕刻的技艺精湛,展现出了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产物,更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它们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儒家文化的尊重。对于新青年而言,保护和传承楷木雕刻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责任也是荣誉。新青年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深入了解楷木雕刻的技艺,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路径。通过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将楷木雕刻的魅力展示给更广泛的公众,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4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服务队开展“珍爱生命,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7月23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在大渔镇学校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陶敬瑞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开展“珍爱生命,预防

炎炎夏日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增强小朋友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7月23日下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在苍南大渔镇学校开展了…… 张晨渊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开展“珍爱生命,预防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进入夏季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为进一步加强小朋友安全教育,保证小朋友生命安全,帮助广大小朋友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知识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7月23日,…… 幸金宇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珍爱生命 预

盛夏七月,烈日炎炎,为了帮助小朋友们增强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知识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7月19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大渔镇学校举办“…… 刘朝辉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 “珍爱生命,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为了预防孩子们溺水事故的发生,7月23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针对孩子们开展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使孩子们对安…… 李成明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服务队 “珍爱生命,预防

炎炎夏日临近,为进一步加强儿童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知识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7月18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在大渔镇学校举办了…… 傅睿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工程系“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开展“

每一个暑假,都是游泳的最好时刻,而每年亦是在这段时间频频出现溺水身亡的新闻。因此,为了教导小朋友有关溺水的防范知识与急救知识,温职院电气系“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特…… 王查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19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开展“生活在细节

为了提高小朋友节约水资源的意识,鼓励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7月22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筑梦,渔你同行”暑期实践队开展“生活在细节,节约在点滴”节约用水小课堂。队员为…… 夏洪烽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最新发布

绢花绽放岁月韵,匠心独运大庄情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手艺,了解和保护非遗文化,2024年7月15日,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济宁市大庄绢花文化园,有幸拜访了大庄绢花省级非…
探索中医药传统魅力,传承瑰宝的国际之旅
探索中医药传统魅力,传承瑰宝的国际之旅——英语对外宣传实践调研团队在行动在暑假到来之际,三下乡实践活动成为了当下大学生探索、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在这段短暂且特殊的时间里,我跟随巢湖学院传承中…
推普启润民智 坚定文化自信
为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交流,弘扬中华文化,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正音筑梦实践队踏上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征途,他们的目的地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目标却异常坚定。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自我能力的挑…
随阳光升起的是希望
在踏上支教之旅的那一刻起,我的心中便充满了期待与忐忑。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对教育真谛的深刻探索。走进那所偏远而充满希望的学校,我被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渴望知识的眼神…
文化千年韵,相承万古长
7月14日,为弘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社会实践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曲阜市大庄绢花,拜访了绢花非遗传承人张祥东老师参观了绢花…
创新同传统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
为了解曲阜市大庄绢花,传承非遗文化。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社会实践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曲阜市大庄绢花,拜访了绢花非遗传承人张祥东老师。绢花又名京花,据说明…
织梦非遗,守护大庄绢花
为传承千年工艺,弘扬东方美学,2024年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曲阜市大庄村,拜访了“大庄绢花”省级非遗传承人张祥冬老师。绢花,也叫京花…
传承千年工艺,弘扬东方美学
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赴曲阜市大庄村,旨在了解大庄绢花的发展现状,体验当地特色非遗魅力,推动非遗在新世纪蓬勃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
教育历程书香气,非遗文化尽芳菲
为让非遗走出历史、走进当下、走向未来,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遵循保护非遗的传承规律,以初心来守护、以匠心来传承、以敬畏之心来开发利用。2024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
传承非遗文化,体验漆扇艺术
为了培养小朋友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对漆扇制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2024年8月5日上午,安大化院启明之旅志愿队与新家园公益联合在光明之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一次与“漆扇”有关的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