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楷木传承千载,雕刻古韵流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遇见非遗经典,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社会实践队于7月13日踏足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旨在深入挖掘曲阜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民族精神,并致力于中国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实践队有幸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楷木雕刻的传承人颜德印老师,以期更深入地理解楷木雕刻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并推动其保护与传承工作。

曲阜楷木雕刻,亦称楷雕,是曲阜市的一项传统雕刻艺术,与曲阜的其他两项宝物齐名。这项技艺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据传孔子逝世后,其弟子子贡因怀念恩师,便用楷木雕刻了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的坐像,从而开创了楷木雕刻的先河,至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楷木雕刻以当地的楷树为原料,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

在曲阜市神道路上,紧邻孔庙南门,有一家百年老字号——隆盛大观艺术馆。实践队员们踏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以曲阜传统手工艺楷雕为特色的展品,如福禄寿如意、孔子像等。

实践队员们有幸与艺术馆馆长颜德印老师会面,他不仅是颜氏楷雕的第八代传人,也是曲阜楷木雕刻济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颜老师自幼便沉浸在楷雕艺术之中,他的父亲曾在曲阜工艺美术厂工作,颜老师放学后常去厂里观看长辈们的创作,有时也会亲手尝试雕刻。楷木的香气不仅留在了他的记忆中,更深深地吸引了他对楷雕艺术的热爱。

采访中,颜德印老师表达了他将楷雕艺术推向更广泛受众的决心,并致力于将楷木雕刻提升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颜老师向实践队员展示了他2009年推出的个人作品《福禄寿论语儒雅如意》,这件作品在业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当时我一直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传统楷雕多以如意意象为主,而楷雕艺术又起源于儒家文化,我就想能不能将如意与儒家文化相结合?经过不断尝试,我决定将如意侧方的区域镂空,用小篆写进‘德不孤,必有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论语》名句。”颜德印说,在如意中加入儒家文化是首创,将如意侧方镂空也是首创。2013年,在“相约十艺节—2013第五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该作品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其技法自然、造型雅致,拿着手中如纸般轻薄,让人不得不惊叹其中的精湛技艺。除了传统的福禄寿,百福百寿等图案,颜德印也会根据现在人的需要加入一些创新。最近由他创作的“一带一路”图案的楷雕如意,就入选了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颜老师的艺术成就被《齐鲁晚报》、《齐鲁拾遗》、《创业之星》月刊杂志、《亚太红木网》、济宁广电等多个媒体报道。

颜老师指出,曲阜楷木篆刻是纯手工制作,每一件成品都需要经过选料、解木、下料、整形、画图、切、削、净、刻、打磨、上色、打蜡等十几道工序,耗时长达一个月。他认为,楷雕技艺很快可以学会,“主要是现在人有没有耐心干下去,毕竟手工艺制作很辛苦很累。我原来有四五个徒弟,但能够真正沉得下心来的也就一两个。”如今,因为长期雕刻,颜德印老师已经视力受损,但他仍在坚持,“还是喜欢,没有自身的喜爱,很难坚持下去。”

颜德印老师也曾深思非遗产品的未来方向,他认为非遗产品既要简单又要价格亲民,才能被大众接受。他担心文创产品的大量复制可能会导致质量下降,市场前景不明朗。颜老师认为,非遗文创需要不断创新,同时也要保持传统工艺的精髓。

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型材料和技术层出不穷。然而,传统的楷木雕刻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众。这让实践队员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形式的新颖,而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和精神。当代青年应该在创新中保持对传统的尊重,让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在拜访颜老师的过程中,实践队员深深地感受到了匠人精神的可贵。他用心、专注地对待每一件作品,追求极致的完美。这种工匠精神值得新时代的青年学习和传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细节,追求速度和效率。然而,只有当人们静下心来,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才能真正创造出有价值的作品。

曲阜楷木雕刻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不仅反映了曲阜地区的历史文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楷木雕刻的技艺精湛,展现出了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产物,更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它们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儒家文化的尊重。对于新青年而言,保护和传承楷木雕刻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责任也是荣誉。新青年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深入了解楷木雕刻的技艺,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路径。通过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将楷木雕刻的魅力展示给更广泛的公众,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4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外国语学院赴阳光学校开展“ 话清明传统,讲英雄故事”志愿活动

4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们赴阳光学校开展清明节主题志愿活动。活动伊始,在小一班的教学中,志愿者们先借以生动的视频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课堂期间……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车棚整理志愿活动

4月28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志愿者于学校11栋宿舍旁的车棚开展车棚整理志愿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早早到了集合地。负责人简单讲述了相关活动规则,要求志愿者将车棚里不按规则停放的车移……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餐盘回收、洁净食堂”志愿活动

2021年4月29日,在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志愿者们进行了南食堂一楼进行餐盘回收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早已在集合点穿着好志愿者服装,在活动负责人分配任务……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爱溢校园,情满子由”打扫子由路志愿活动

3月31日,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子由路开展了打扫志愿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领略了校园之美。首先,志愿者们对工作区域进行了划分,各自需要负责好自己的区域,使打扫工作有条不紊地……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天天亲子,书香随行”志愿活动

3月3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赴校外开展天天亲子志愿活动。本次志愿活动共分两项,擦拭书籍和整理书籍。首先,志愿者使用酒精消毒喷雾小心翼翼地喷洒书面,并用毛巾进行细致的擦拭……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清扫执中楼活动

3月19日中午,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清扫执中楼活动。此次活动共有5名志愿者参加,他们高效合作,顺利完成了打扫工作。首先,志愿者身着统一的义工服,积极地前来执……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清扫笃行楼,簌簌迎春日”活动

3月19日,外国语学院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清扫笃行楼”义工活动。该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的意识,弘扬大学生文明作风。新学期新面貌,八名义工都积极参与,各司其职,认真打扫笃行……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清扫子由路,文明理工人

2020年12月15日,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展开打扫自由路活动,该活动组织志愿者清扫整条子由路,还子由路干净整洁,成为常熟理工学院一张亮丽的名片。志愿者们在规定时间到达集合点,换……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绢花绽放岁月韵,匠心独运大庄情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手艺,了解和保护非遗文化,2024年7月15日,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济宁市大庄绢花文化园,有幸拜访了大庄绢花省级非…
探索中医药传统魅力,传承瑰宝的国际之旅
探索中医药传统魅力,传承瑰宝的国际之旅——英语对外宣传实践调研团队在行动在暑假到来之际,三下乡实践活动成为了当下大学生探索、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在这段短暂且特殊的时间里,我跟随巢湖学院传承中…
推普启润民智 坚定文化自信
为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交流,弘扬中华文化,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正音筑梦实践队踏上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征途,他们的目的地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目标却异常坚定。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自我能力的挑…
随阳光升起的是希望
在踏上支教之旅的那一刻起,我的心中便充满了期待与忐忑。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对教育真谛的深刻探索。走进那所偏远而充满希望的学校,我被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渴望知识的眼神…
文化千年韵,相承万古长
7月14日,为弘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社会实践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曲阜市大庄绢花,拜访了绢花非遗传承人张祥东老师参观了绢花…
创新同传统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
为了解曲阜市大庄绢花,传承非遗文化。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社会实践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曲阜市大庄绢花,拜访了绢花非遗传承人张祥东老师。绢花又名京花,据说明…
织梦非遗,守护大庄绢花
为传承千年工艺,弘扬东方美学,2024年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曲阜市大庄村,拜访了“大庄绢花”省级非遗传承人张祥冬老师。绢花,也叫京花…
传承千年工艺,弘扬东方美学
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赴曲阜市大庄村,旨在了解大庄绢花的发展现状,体验当地特色非遗魅力,推动非遗在新世纪蓬勃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
教育历程书香气,非遗文化尽芳菲
为让非遗走出历史、走进当下、走向未来,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遵循保护非遗的传承规律,以初心来守护、以匠心来传承、以敬畏之心来开发利用。2024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
传承非遗文化,体验漆扇艺术
为了培养小朋友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对漆扇制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2024年8月5日上午,安大化院启明之旅志愿队与新家园公益联合在光明之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一次与“漆扇”有关的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