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保护耕地,因地制宜发展耕地林果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任树森

2024年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潍坊小组成员为了解乡村人口流动与耕地非粮化问题,前往潍坊市寒亭区仓上村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发放问卷和农户访谈了解到仓上村“空心”村问题突出,即村内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小麦玉米种植比例逐年下降,与之代替的是耕地上栽种桃树、苹果树等果树。队员们收集了仓上村部分农户耕地使用情况与家庭结构数据,深入了解农户耕地非粮化的整治意愿。

图为实践队举行出征仪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艺 供图

实践成员们以“耕地非粮化与乡村人口流失”为出发点,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多元化带给人们更多的选择,因此农村劳动力普遍向外流动,造成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农资价格上升、农户耕地面积较少、土地流转较多、土地条件不一、产量不稳定进而导致村民对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不高、村里外出打工人数占比较大。再加上种植粮食作物耕地投入高,收入少以及地形条件的影响,种植经济作物带来的收益远大于粮食作物,进一步导致耕地非粮化。

虽然国家在2016年提出了“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互换承包地块实现连片耕种”的政策引导,给地方政府和基层集体组织提供了充足的制度创新空间。但由于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仓上村并没有达到农户调整耕地权属连片耕作的效果,也没有实现规模化农业经营模式,反而由于寒亭市区经济迅猛发展,仓上村劳动力大量流失,仓上村的耕地也变成了附近城市居民的“菜篮子”、“果篮子”等,引发一系列耕地不合理利用等问题。众所周知,耕作层一般在30cm左右,而果树根系发育庞大破坏原有耕作条件,即耕地转果园容易,果园再转为耕地却比较困难。

长久以来,仓上村农户的生计模式大体上都是“农工相辅”的。传统是“以工补农”,农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农闲时从事手工业补充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则逐渐演变为“以农补工”,这种模式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构成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老年人在家从事农业补充收入;二是农闲时外出打工构成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农忙时回家收种补充收入。这种“半耕半工”的生产模式,使得农户类型发生变化,由原本传统的纯农户逐渐过渡为兼业农户最后转为非农户。“半耕半工”意味着务农人口普遍处于土地过少而引起的“不充分就业”或“隐性失业”,迫使许多农户同时依赖低收入农业和低收入临时工。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兼业农户比例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的“半工半耕”方式来维持生活。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村户采访收集问卷 中青网通讯员 王艺 供图

“在今后10到25年中完全可以改善长时期以来的农业劳动力过剩和低收入问题,使农业本身能够为务农人员提供充分就业的机会和小康的生活水平”。黄宗智等预测的美好前景可能尚未实现,但目前的确也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即小农户“以农补工”的生计模式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打工的地点,就是从离家外出打工的“半工半耕”模式变为居家县域内打工的非农就业与在家农业就业结合模式。

在关于耕地非粮化情况的调查中,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目前耕地非粮化现象严重并且相关禁止耕地非粮化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以及耕地细碎化都是导致非粮化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耕地非粮化倾向于发生在交通便利、取水便捷、耕作成本较低的地方。在山区为主的研究区,非粮化初期易发生在海拔较高、土壤相对贫瘠的地块,且其空间分布对农村居民点等定居网络有较大依赖。而随着非粮化的发展,逐渐向土壤肥沃的平原耕地扩张。坡度等因素对非粮化扩张的影响因类型而异,例如坑塘水产养殖易发生在平原地区,而茶叶、竹林等倾向于种植在海拔高的陡坡耕地。现在不难发现,一部分农民在城乡之间频繁流动,在城市购房并养育下一代,农村愈发成为附着于城市的“后花园”,也越来越难以构成一个完备的村庄社会。

图为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全体队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艺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0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防范于心,反邪教于行
防范于心,反邪教于行在当今社会,邪教组织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渗透和欺骗,给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反邪教意识,曲阜师范大学“防范于心,反邪教于行”社会实践团队…
智启未来,健康同行
智启未来,健康同行本次社区实践活动旨在向居民普及智能家居与智能健康监测技术的便利,特别关注提升老年居民的数字生活能力。实践队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包括智能家居体验日与智能应用教学课程。2024年7…
探究丘陵地区耕地细碎化 助力乡村地区发展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1日电(通讯员刘昊)耕地作为农业的基本要素,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探索耕地细碎化对耕地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发展,农村承包土地细碎化问…
深入探讨耕地“非粮化”的原因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土地细碎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土地细碎化问题是我国农业存在的重要问题,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
守护乡村沃野,促进女性再就业
中国青年网济宁7月22日电(通讯员齐馨悦)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探究耕地林果化,助力强农振兴
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22日电(通讯员齐馨悦)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的耕地方式不能满足农民收入,耕地林果化逐渐引人注目。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它结合了农业和林业…
梦回古韵,智取未来
2024年8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奋进教育筑强国梦,携手追梦造未来乡”实践队,在孙泽玮老师的带领下,踏入了日照市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旨在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提升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社会实践活动。…
环保科普润万乡,河海学子在行动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造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新乡村画卷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要举措。在河海大学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8月3日,河海大学南通市如东县科普小…
“收藿”优品突击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具体实施措施
“收藿”优品突击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具体实施措施一、科技研发与技术引进组培技术研发:突击队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在实验室环境下筛选和培育广藿香优质种苗。通过不断优化培养条件和配方,成功培育出根茎粗壮…
“收藿”优品突击队助力广藿香产业发展
"收藿”优品突击队“在助力广藿香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成功案例:一、构建全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全产业链构建:突击队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广藿香产业存在种质资源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