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援疆推普:国语润边疆,共筑中国梦

来源: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张璐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30日电(通讯员 张璐)在2024年7月14日,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日子,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红脉师承,国语有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的目的地是遥远而美丽的新疆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冲乎尔村,一个充满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的边陲之地。此行,他们怀揣着推广普通话的使命,旨在通过语言的力量,促进当地居民的交流与乡村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志愿者们开展活动时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瑞 摄

启航:跨越千里的语言使者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菏泽学院的校园,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早已准备就绪,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教学材料,以及一颗颗热忱的心,踏上了前往冲乎尔村的旅程。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而是一段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桥梁建设之旅。他们深知,普通话的推广不仅能够促进民族团结,还能为乡村的发展打开一扇窗,让外界的资源与信息能够更顺畅地流入,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

相遇:语言的种子在心中生根

冲乎尔村,这个位于阿勒泰市布尔津县的村庄,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吸引着每一位到访者。然而,语言的障碍曾是制约这里与外界交流的一大难题。志愿服务队的到来,如同春风拂面,让普通话的种子在村民的心中生根发芽。他们不仅开设了普通话培训班,手把手地教授村民发音与语法,还通过互动游戏与故事分享,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村民们积极参与,从最初的羞涩到后来的自信,普通话成为了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

深耕:文化与语言的交融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志愿服务队还深入挖掘冲乎尔村的本土文化,通过举办“文化与语言”主题讲座,让普通话与当地方言、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他们邀请村中的长者讲述传统故事,用普通话重新诠释,不仅丰富了普通话的教学内容,也让村民在学习中更加自豪于自己的文化身份。这种文化与语言的双重推广,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普通话水平,更增强了他们对国家通用语言的情感认同,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成果:语言的力量改变未来

经过为期一周的深入交流与教学,冲乎尔村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村民们开始尝试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无论是市场上的买卖,还是学校里的教学,普通话都成为了连接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群体的通用语言。更重要的是,普通话的推广为乡村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机遇。孩子们在普通话的助力下,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拓宽视野;而成年人则通过普通话,与外界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为乡村的经济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语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红脉师承,国语有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的这次行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普通话推广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服务与文化交流之旅。它证明了语言的力量能够超越地域与文化的界限,成为推动乡村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未来,随着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相信冲乎尔村乃至更多乡村,将能够更好地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在推广普通话的征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语言的力量与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当普通话的光芒照亮每一寸乡村土地时,那将是一个民族团结、文化繁荣、乡村发展的美丽图景。

此次推广普通话的实践,不仅提升了冲乎尔村的普通话水平,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未来的希望。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普通话的推广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前行的道路,引领着乡村向着更加繁荣、和谐的未来迈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90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援疆推普:红脉师承,国语有约
菏泽7月18日电(通讯员马瑞)在2024年7月14日,菏泽学院的“菏泽学院赴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冲乎尔镇冲乎尔村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深入冲乎尔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推广普通话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当地居…
安徽学子三下乡:追寻烈士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2024年,正值我们伟大的新中国建立75年,举国上下迎来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潮。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进行革命理想教育的生动教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一个民族…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情暖乡村,匠心独运引领儿童英语听力与手工艺术之旅
在炎炎夏日的2024年7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一群青年志愿者,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与责任,踏上了“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之旅。他们深入偏远乡村,不仅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了知识的甘霖,更以一场别开生面…
“地理奇遇记:湖北二师学子在乡间小学播种地理梦想”
在夏日炎炎的乡村田野间,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理学习盛宴正在悄然上演。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带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乡村教育的深情,走进浠水县的一所小学,为那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地理…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援疆推普:点亮推普微光,共筑中国梦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符号,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认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一些偏远乡村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普通话的普及程度相对…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助力教育,英语语文双管齐下,激发学习新动力
在2024年盛夏的7月10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一群青年志愿者,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乡村的每一寸土地上。此次活动,他们不仅关注孩子们的艺术素养,更在…
参观马鞍山科技馆心得
在参观完马鞍山科技馆后,我深受启发和震撼。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与你共同感受这次奇妙的科技之旅。近日,我有幸游览了位于马鞍山市的科技馆,这次参观让我对科技的力量和未来充满了期待。以下是…
舞动梦想,爱心筑桥 —— 科教携手,共绘童年色彩
在温暖的春日阳光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的一群青年志愿者,带着满腔的热情与爱心,走进了习家店小学的校园,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舞蹈课。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交流,更是知识与爱心跨越…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援疆推普:传承红脉,共赴国语之约
在2024年7月14日,我有幸跟随菏泽学院“红脉师承,国语有约”推普团队,来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冲乎尔村,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推普活动。此次活动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为这片美丽的土地带…
三下乡,精心筹备,满怀期待
“蓓蕾”志愿服务队成立了专门的策划小组,深入了解下乡地区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制定了详细而周全的活动方案。从文化传播到科技普及,从医疗服务到教育支持,每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和优化。队员们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