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团中央发起的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号召,该活动以“自讨苦吃担使命,农林报国当先锋”为主题,动员广大青年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经过严格的评选,西楚爱农队脱颖而出,入围此次专项实践活动。
7月13日实践团队完成了出征前集中培训和动员,实践团队走进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镇唐圩村开展主题为“耕心筑梦,农创未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自讨苦吃担使命 农林报国当先锋(调研ing)
7月15日,实践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抵达了宿迁市王官集镇唐圩村,正式开启了他们富有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的首次目的地是村委会,这里是乡村治理和社区活动的中心。在这里,村主任欢迎实践团队的到来,并亲自担任向导,带领大家深入探索唐圩村。
调研学习的第一站就是唐圩村留下的老屋,它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浸透了岁月的痕迹,讲述着过往的辛酸与坚持。而老屋的残破,让我们不禁思考,是什么力量让村民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生活下去,又是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促成了今天的唐圩村?
随后,实践团队的目光转向了唐圩村近年来新建成的住宅区。这些新房屋不仅体现了乡村村容村貌的新进展,也反映了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和投入。新建设的房屋通常采用更为现代化的设计和建筑材料,不仅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还考虑到了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展现了乡村建筑向着更加绿色、智能的方向发展。
而后参观的棵拥有百年历史的古树,无疑成为了实践团队在唐圩村实践的一个亮点。这棵古树不仅是自然的奇迹,见证了村庄的变迁和历史的流转,她述说着独属于唐圩村的故事。在村主任的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原来这颗树有一个守护者——刘其英。在70多年前,刘其英嫁至唐圩村,这是她们的第一次见面,这一见便是70余年的陪伴。这么多年来她照顾着树,树也照顾着她,有那么几年国家进入困难时期,家里也没吃的,还好树上结着榆钱,就靠着吃榆钱渡过最艰难的时刻。后来为了让树更绿,在刘其英的影响下,村里的人一起呵护着这棵百年古树,古榆树也庇护着这片土地上唐圩人的安宁和幸福。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唐圩村的梨园,这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生机的地方。梨园不仅为唐圩村带来了经济效益,带来了产业,也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值盛夏,梨园内的梨树郁郁葱葱,果实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此外,梨园的参观也让团队成员有机会接触到乡村的自然美和田园风光,体验到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梨园中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都让人感到心灵的放松和平静,这是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难以获得的体验。
实践团队的唐圩村之行最终以参观村史馆作为圆满的结束。村史馆是保存和展示村庄历史、文化和重要事件的场所,这里记录了唐圩村的发展脉络,还承载着村民们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归属,实践队员们更系统了解这个村子的沧桑变化。
实践感悟
站在那座老屋前,我仿佛听到了它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艰辛与不易。转身面对崭新的住宅区,我看到了时代的步伐,那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见证。两者之间的对比,让我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它不仅改变了乡村的面貌,更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要勇于扎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李国龙
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的改善,乡间小道变得宽阔平整,村民居住条件显著提升。经济生活多元化,引入新技术和种植方式。深刻印象是社会文化的交融,村庄面向世界,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形成独特村庄文化景观。
——朱杰
在唐圩村,我找到内心宁静,学会慢下脚步。村民热情朴实,分享生活与热爱,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处。参与农耕深感村庄发展不易。这次经历开阔视野,领悟生活真谛。唐圩村不只是地方,更是精神寄托,留下深刻印记。
——胡绪峰
唐圩村的发展使我十分震惊,很难想象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一个破败的小村子能变得如此繁荣。在村子发展迅速、老百姓生活水平飞快提升的背后,村民以及村官所付出的努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唐圩村发展迅速的原因,让我切实的感受到乡村振兴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出谋划策,为乡村发展提供新思路,发掘新途径。我们也更应该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为投身乡村建设打好基础,不负韶华!
——周天宇
宿迁市王官集唐圩村从曾经的贫困,到如今逐渐富裕。发展的力量让这里焕然一新,提升了村庄形象和村民生活品质。这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智慧,乡村也能绽放新光彩。我们要积极主动的拥抱变化,勇于创新,追求更大发展。
——李黎明
通过这次活动,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学子不仅能够深化对乡村振兴的深刻理解,而且能够在实践中锤炼技能,坚定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青春和汗水的决心。同时,这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应投身乡村振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等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践行与落实。
图片| 机电工程学院
编辑| 李国龙
责编| 朱嘉霖
审核| 唐玉杰 秦闯
监制| 乔心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87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