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承遗风古蕴,传文化薪火

来源:长沙医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韩汝婷

为增强瑶族文化自信,传承发扬瑶族文化,牢筑根基,在2024年7月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医心医意”三下乡实践活动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如意楼一楼举行。此次活动由团队派出志愿组前往学习,旨在通过非遗文化传承的方式,为乡村地区带来文化的关怀。

志愿组成员学习集体照

活动伊始,由贝江村副支书盘山福老师给我们介绍瑶族非遗文化,中国瑶族聚居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长鼓舞”,瑶语叫“挨汪都”,又称“打横鼓”“调花鼓”,瑶族长鼓舞以击打长鼓、边击边舞而得名,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长鼓舞已经成为群众性文娱活动。除了长鼓舞,打糍粑也是瑶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糍粑有着团圆、甜蜜之意,打糍粑寄托着村民们希望全家团圆、邻里和睦、生活幸福的心愿。

蒸糯米

瑶族长鼓舞也是瑶族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观众。所以,在氛围的催促下志愿组成员们与老师一同学习长鼓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感受着瑶族文化的魅力。这次学习不仅增进了对瑶族文化的了解,更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学习长鼓舞

随后,志愿组成员们与村民一起动手制作糍粑,感受着传统手艺的魅力和劳动的快乐。 打糍粑,过程看着不难,但是个力气活儿、精细活儿,打糍粑需要提前一晚将糯米浸好,然后把糯米用柴禾烧旺火上蒸笼蒸熟——用柴火蒸出来的糯米饭有一股特殊的香气。村民把熟糯米饭趁热舀出,再倒入特制的石臼中捶打。捶打糍粑十分讲究,由两至三人手拿木槌,在石臼边站好,先是用力捣糯米饭,直至捣得看不见饭粒便可以开始捶打,锤头对锤头,一上一下,交错用力,喊着号子用力捶,捣成后用木槌将其转移到做糍粑的台板上,其他人便开始分工合作。

打糍粑

在欢声笑语中,大家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糍粑,更收获了深厚的友谊,传承了非遗的传统文化。

裹料

未来,我们将会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为乡村地区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探索非遗的传统文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此次“医心医意”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为乡村地区带来了非遗传承和旅游交流的双重关怀,更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交流。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也坚定了我们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图片来源|向煦婷

文字来源|韩汝婷、刘云飞 、廖雯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73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志愿者助力小朋友学会情绪控制
大学生网报7月29日仙桃电(通讯员李星玥)在这个明媚的一天,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充满热情的志愿者走进陈场镇第二小学的课堂,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情绪控制教…
二师学子三下乡:青春助力三下乡,爱心支教共成长
为了让小朋友们体验更多的美育课程,助力乡村振兴教育事业更好的开展,7月30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杨林尾兴隆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艺术涂涂乐课,课…
二师学子三下乡:欢声笑语助支教,快乐非凡涂涂乐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柴亚玲)为了让小朋友们体验更多的美育课程,助力乡村振兴教育事业更好的开展,7月30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杨林尾兴隆村的党员群众服务…
支教小记:从早到晚
清晨,闹钟还没响,我却先被许多鸟教声唤醒了。听着这一声声清脆的声音,我就猜想今天一定是个大晴天。今天上午第一节没课,所以我晚起了一会儿。第二节,我开始写今天的工作文稿,梳理即将展开的教学计划和…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实记:文化守护传统,科技点燃未来
中国亲年网洛阳7月30日电(通讯员王啸天)2024年7月6日至2024年7月19日,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艺科融承,古韵今辉”支教实践团在坐落于洛阳市伊川县高山镇高东村的高东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红色教育为题,绘美丽家园之画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马晓艳)歌唱祖国,飘扬美丽家园之旗。7月30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流潭社区开展了一堂特色手绘课。本节课程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爱…
汽院学子三下乡:青春践行,历史回响
在炎炎夏日里,“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青年志愿者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的使命,走进了安阳镇中心小学,为那里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七七事变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化身…
“义”心热血展虹霓,“协”手同行浩然气 ——义工协会暑期三下乡特色课堂正式开课
“义”心热血展虹霓,“协”手同行浩然气——义工协会暑期三下乡特色课堂正式开课7月18日至21日,义工协会“梦起传统,七彩同行”教研队于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潭口镇江坝小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
二师学子三下乡:点亮希望之光,共筑爱的桥梁
点亮希望之光,共筑爱的桥梁炎炎夏日,一场旨在关注自闭症儿童成长与教育的支教活动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童心圆康复中心开展,。本次活动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主办,志愿者们希望为自闭症…
遇“践”青春,传承红色基因
随着暑期的到来,“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再次行动起来,他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走进了安阳镇中心小学,以独特的方式为学生们讲述七七事变的故事,掀起了一股红色历史学习的新热潮。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