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旅融新·扶“瑶”直上——广工学子赴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书写文旅振兴新篇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广东工业大学韶语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而少数民族文化是乡村文化中鲜亮的一抹底色。为做好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扶“瑶”直上实践团在7月中旬,深入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走访雕子塘村、县文化馆、文创孵化基地、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地,以“文化引擎”助力乳源瑶族自治县“百千万工程”建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着力点助推乳源打造乡村文旅发展的“导航灯”、“助推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创热点,串珠成链书答卷

实践队员首站探访了乳源“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雕子塘村。雕子塘村坐落在大山脚下,一排排瑶族吊脚楼风格的连体楼房依山而建,房屋紧靠山势排列,使得每一栋建筑都仿佛是大自然的延伸,与周围的山川河流融为一体,和谐共生。无论是街巷的走向,还是公共空间的布局,都彰显着瑶族文化的独特韵味,在漫步中便能深刻感受到这份文化的魅力与深度。

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队员们先后参观了瑶族酒坊、梯田步道、民族风情墙绘等颇具瑶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打卡点”。队员从当地向导口中了解到,立足于“百千万工程”,乳源从从典型镇村方面入手,从“点”上抓突破,将以雕子塘村为代表的一系列文旅“热点”串珠成链,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等全面巩固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交出文旅引领的乡村振兴新答卷。

图 1东坪镇雕子塘村风貌 (刘行摄)

图 2实践队员正在采访当地村民

文旅活化贯古今,新旧辉映寄瑶情

为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乳源县推出了“一袋旅游手信”、“瑶山有礼”等一揽子政策。为进一步探究相关政策开展情况,队伍先后探访了乳源“百千万工程”改革创新案例的项目节点之一的非遗文创孵化基地、县文化馆与乳源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并与文化馆馆长盘桂青、局长邓素萍展开专访对谈。

在对谈中,盘桂青女士告诉实践队员,县文化馆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瑶族文化活动,深入基层,积极做好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的组织、辅导工作,着力打造文艺精品,并取得显著成就,推动瑶族文化走向大型舞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文化馆也对于活动进行创新,结合市场需求,融入现代元素,吸引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和体验瑶族文化,进而感受和挖掘瑶族文化之魅力,参与到瑶族文化的传承之中。虽然当前面临资金匮乏的难题。然而,文化馆方面未来将通过合理利用和发挥这些文化资源的优势,逐步克服经济困难,推动乳源瑶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图 3实践队员正在采访县文化馆馆长盘桂青女士(黄校英摄)

邓素萍女士表示,为推广瑶族刺绣文化,县政府将其纹样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并与现代服饰融合创新。这些产品均可在非遗文创孵化基地展示。此外,乳源县还打造了动漫IP形象“瑶小和”和“瑶小美”、尝试通过创作情景剧、动漫剧并采用3D/5D技术呈现来吸引游客,这一系列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目前仍受到产业规模较小、维护成本高、招商前景不明朗等阻力,多数项目未能持续。因此,下一步当局将引进更多以文化产品为主的创新企业,活化现有文旅资源。

从以上调研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文旅融合不仅是简单的文化展示与旅游开发的结合,更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活化与再生。瑶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吸引无数游客的目光,正是因为它能够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巧妙地融入现代创意元素,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文化学习传薪火,弦歌不辍弘瑶风

为深入调研以歌舞为代表的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其当前传承现状与面临的挑战,队伍来到县文化馆,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邓敬万先生、省级非遗传承人盘兴章先生和邓桂兰女士交流学习,“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实践队员们很快初步掌握了长鼓舞、铙钹舞和瑶族民歌的基本要领,为队员传承、弘扬瑶族非遗的愿景奠定了基础。

瑶族非遗传承人邓敬万先生积极肯定了“韶语环梦”队员立志传承瑶族文化的行为。他认为新一代青年应该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投身到瑶族文化的传承中来。实践队员们通过亲身学习与纪录片拍摄,让瑶族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续,并为它的繁荣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 6非遗传承人指导实践队员学习瑶族“长鼓舞”(黄校英摄)

图 7非遗传承人指导实践队员学习瑶族民歌(黄校英摄)

宣讲筑牢文化基,瑶香满园助成才

“青少年作为文化传承的生力军,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是推动文明进步与文化创新的核心力量。”为进一步弘扬瑶族文化,增强乳源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自豪感,团队前往鲜明八一希望小学组织了“瑶香满园”瑶族文化科普活动。

团队精心准备科普内容,采取“展示+体验”形式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瑶族的历史、服饰、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现场反响热烈。在互动环节,学校中的同学们自发上台与宣讲员共同跳起瑶族非遗“长鼓舞”、“铙钹舞”。活动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瑶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希望能够将这些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老师们也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筑牢瑶族文化基石,助力瑶族文化传承。

图 8实践队员与学生互动(谢子欣摄)

实践调研显担当,共绘乳源新篇章

韶语环梦实践队结合乳源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时代价值、发展现状、强化三个抓手点,从认知程度等多方面科学设计问卷,发出调查问卷超500份,有效问卷超453份;团队深入实地采访12名瑶族非遗传承人、5名政府相关工作负责人。调研结果显示,超60%的受访者表示瑶族非遗的传承正面临严重挑战,超95%的受访者肯定文旅发展对文化传承的意义并表示愿意支持相关活动。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瑶族文化振兴是乳源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调研与实践,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乳源瑶族文化传承的紧迫性及其肩负的责任。队伍将发挥学科专长,继续深入挖掘乳源瑶族文化遗产资源,助推瑶族非遗文化的延续与繁荣,同时推动乡村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此外,队伍将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的号召,与结对乡镇——东坪镇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打造具有瑶族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为乳源县实现“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村提升”的目标贡献青春的力量,扶“瑶”直上,通过实际行动共绘乳源发展新篇章。

图 9实践队员与学生合照(刘行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5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

6月29日下午18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在团队QQ群通过群视频的方式顺利开展。参与暑期社会实……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图书馆查找资料活动

6月20日,“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团队负责人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图书馆进行了有关连云港市年鉴、连云港……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问卷调查活动

6月19日10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队长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万达广场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开展有关连云港市……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召开线下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实践效率,6月18日上午11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苍梧校区……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

6月12日上午十一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于通灌校区明德楼105成功召开。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全体同学参加……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 ——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

6月22日上午10时,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前往了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参观走访赣榆区海头电商商户,了解赣榆……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四站 ——东海第二站

6月22日上午,“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东海行”第二站顺利结束。本次实践参观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东海县不同区域对于……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 ——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

6月21日上午9时,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来到连云港市东海县,参观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园区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童心相伴 夕阳同辉”教育关爱服务团赴烔炀镇开展助老慰老活动及相关设施服务调研
敬老爱老,人心所向;携老扶老,社会风尚。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童心相伴夕阳同辉”教育关爱服务团于2024年7月13日赴烔炀…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暑期三下乡”纪实篇:云特畲族乡的浓浓非遗情
在“砼”筑民族和谐路,畲韵传承非遗情的三下乡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安徽宁国市云梯畲族乡的非遗项目一共有五项,其中省级有三项,分别是畲族山歌、畲族婚嫁、畲族红曲酒;市级有两项,分别是畲族彩带…
履行致远,不负年少
盛夏酷热,扑面而来的热浪带走最后一丝清凉,抬头是一碧如洗的天空和懒散飘荡的云朵,目光所及是漫天飞舞的黄沙和摇摇晃晃的树苗。我看着昆玉站,才后知后觉我已踏足另一个地方,不远处蝉鸣声声,似乎预示着…
东营篇|当“蓝黄合绿”遇见黄河入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优化路径研究实践队深入
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升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国家级专项“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入选团队、烟台大学法学院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优化路径研…
启程“常春”行——第一站长春国际汽车公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赴吉林省长春市中国一汽集团研发总院视察,强调“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春调研实践团择优选点、设计精品路线,走进“高精特新”企业、开…
建设美好乡村,支教实践有准备
建设美好乡村,支教实践有准备大学生网报洛阳7月10日电(通讯员孙天朔)2024年6月27日至2024年6月29日,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艺科融承,古韵今辉”支教实践团开展了社会实践准备工作,进行了对支教地的考察…
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咏唱赤色旋律,吟诵国学瑰宝”红色主题活动活动顺利举行
童声欢颜,梦想启航。青春向善,筑梦新泉。7月22日,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在新泉小学成功举办了以“咏唱赤色旋律,吟诵国学瑰宝”为主题的红色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全面认识自己,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
萤烛微光,点燃希望
中国青年网随州7月24日电2024年7月19日,我跟随“蓓蕾”志愿服务队在随州市随县万河镇解河小学的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在支教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蓓蕾”志愿服务队已经展开了多次技能培训,包括授课培训,心…
湖医药“心希望”志愿服务队7月7日爱国教育活动
7月7日下午15:00至18:00,“心希望”暑期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医院开展“倾听你的声音”系列陪伴活动。十名志愿者从“心”出发,给予精神病患者们诚挚的关怀与暖心的陪伴。在7月7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为…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争做数学小侦探,锻炼发散思维能力
7月26日,“青火”突击队在湛江体育学校开设了一节独具特色的数学课,该课由陈毅老师主讲,以“福尔摩斯的侦探小助手”为教学情境,通过几个教学议题逐层深入数学学科素养,培育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和抽象计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