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实践团与北京交通大学实践团开展卫国戍边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边民赋能”实践团 作者:邓云超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实践团与北京交通大学实践团开展卫国戍边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邓云超 摄影:邓云超

近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边民赋能”社会实践团七名学生与北京交通大学“万里边疆”社会实践团八名师生在崇左市龙州县水口镇边境派出所开展卫国戍边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水口镇作为抵边镇具有重要意义。当天,水口镇边境派出所民警带领两校的实践团成员们来到水口镇边境派出所,并播放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工作宣传片。此外,边境派出所民警热情地为在场的两支实践团成员们介绍水口镇与越南隔河相望的重要地理位置、界河边境管理大队界河整治工作,讲述日常巡边、走访工作、戍边职责及戍边故事,简单介绍国际会晤、国际巡逻等与越南进行的特别互动工作及广西与新疆、云南等边境地区边境管理的特殊之处。

一字一句刻心底,一笔一划描中国底色,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边民赋能”社会实践团与北京交通大学“万里边疆”社会实践团师生在水口镇边境派出所内共同描绘944号界碑。在水口镇边境派出所民警指引下,两校实践团成员轮流上前描绘界碑,郑重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映射出独属于中国人对于“中国红”的浪漫,鲜艳的底色映照着中国的强大,实践团成员们双手紧握毛笔,彰显出为界碑描红的神圣光荣与对挺身而出移民管理警察的崇高敬意。

“当派出所民警将毛笔递给我时,那看似轻飘飘的毛笔一下子沉甸甸地落在了我的手上;当毛笔沾上鲜艳的红色颜料时,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当毛笔碰上界碑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双手握紧画笔,一点一点坚守‘中国’两字。”社会实践团成员谭欲锦由衷地说道。

边境派出所民警介绍道,一日两次边境线巡逻是移民管理警察每日必不可少的日常职责,一方面仔细查看边境防护网是否出现毁损的情况,密切留意是否有偷渡者和走私者试图入境,另一方面切实寻访社区人员是否需要帮助,严查电信诈骗等以确保边境及边境人员的安全与稳定。

为切实感受移民管理警察巡边的不易和艰守,提高对中越边境的认识和了解,从中感受体会“忠诚为民、担当奉献、专业文明、公正廉洁”的移民管理警察职业精神,增强更广大中国青年的国土意识和爱国情怀,边境派出所民警带领两校实践团成员们顶着微蒙细雨前往946号至947号界碑一线体验巡边任务。

巡边途中,边境派出所民警耐心解答实践团成员们的疑惑,介绍了两国边境线历史、众多移民管理警察的巡边经历以及沿线途中“边疆中越第一街——水口旧街”的商贸历史等内容。随后,神圣的边境线便直观地呈现在实践团成员面前,在场实践团成员们随即深入并细致地“研读”蜿蜒曲折的中越边境线。

在此之中,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边民赋能”社会实践团与北京交通大学“万里边疆”社会实践团就学习生活、调研学习、卫国戍边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密切交流,了解和学习到其严谨的学习计划、缜密切实的边疆调研方案及合理的人员安排。高校间的互鉴交流旨在感受卫国戍边文化的同时探讨作为青年能切实通过哪些途径宣传移民管理警察的职责和事迹,让更广大的青年认识边疆、了解边疆、走进边疆,树立爱国意识和国防意识。

“偌大的边境线中,这样一群可爱的移民管理警察要不惧风寒,不怕日晒,忍受孤独、寂寞和枯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走在边境线上,走在人民心里,正是他们的坚守,才有了寸土不让的中国国土。”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李麦莛有感而发。

未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边民赋能”社会实践团与北京交通大学“万里边疆”社会实践团将继续投身于卫国戍边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园、社区、网络媒体上运用多种方式讲述戍边故事,力求让更多国民看到并了解守边历史和事迹;用坚实有力的脚步丈量中国边境,去到新疆、云南等边境地区,看不同地区的守边模式和守边人,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图为两校实践团成员观看宣传片

图为水口镇边境派出所民警分享戍边故事

图为实践团成员描绘界碑

图为两校实践团成员亲密交流

图为两校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0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很多乡镇都完成了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效果显著。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家豪,今年暑假的8月18日,跟随三下乡的队伍,我出发前往宁国市梅林镇,深入到农村…… 陈家豪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7月20日,我在宿州博物馆做了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个博物馆志愿者,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历史知识…… 王晶晶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六安敬老院社会实践:传承尊老爱幼良好美德

8月20日,炎热的一天,我跟随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位于裕安区齐云路口的一处疗养院,刚进入大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坐在一起聊天,很热闹,爷爷奶奶看见我们来了,很热情,询问我们多大了,都在…… 杨雨晴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青春烛梦,爱心护航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思践悟,使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月1日-8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情在艺先,以艺传情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魅力,鼓励小朋友们主动创新,在创新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服务队伍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岁月静好,安全常在

为助力快乐假期,推动用电安全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8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暑期社会实践科普调研团来到滁州市南谯区紫南社区,为社区爱心暑托班的…… 孙文杰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开掘新知,探索未知

为增强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3年8月9日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展……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志愿慰问留守儿童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充实大学生活体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安徽工业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罗刘村开展了慰问当地留守儿童的志…… 高宇轩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暑期社会实践感悟|外语青年有话说:下乡播种希望,泾县收获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感悟|外语青年有话说:下乡播种希望,泾县收获成长(通讯员:薛欣雨)在这个充满激情的夏天,我踏上了泾县这片红色的土地,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里,我深切感受到…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寻访苏州园林,探寻园林文化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内涵和造园技艺,领略苏州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同时感受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近日,社会实践队员进入苏州园林进行社会实践。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实地考察苏州园林…
穿越千年的金属诗篇:巢湖博物馆青铜器区深度文化体验记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0日电(通讯人王文龙魏俊杰)图为巢湖备案部分村落名称以及迁移地表格在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初秋时节,巢湖市博物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2024年7月10日,众多文化学者、历史爱好者…
青年学子深入体验传统文化,三下乡活动激发爱国情怀
青年学子深入体验传统文化,三下乡活动激发爱国情怀在七月十日下午,一群热情洋溢的大学生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入体验了藏香文化,了解了这一传统技艺的历史渊源与制作过程,深刻感受到中华传…
漆扇工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
漆扇工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2024年7月16号,一群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来到了黄冈市浠水县丁司垱镇丁司垱中心实验小学,为四年级的学生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之漆扇的知识。漆扇作为中国传统的非遗…
二师学子三下乡:讲红色故事,赏色彩之美
二师学子三下乡:讲红色故事,赏色彩之美盛夏七月,热浪滚滚,武汉的酷暑仿佛与无尽的热情一同涌向了仙桃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带着对留守儿童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
暑期社会实践感悟 | 外语青年有话说:泾县文化永流长,革命振兴探新光
暑期社会实践感悟|外语青年有话说:泾县文化永流长,革命振兴探新光通讯员:张小云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深对红军长征之路的理解,推动传统文化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巢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宣…
漆扇工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
漆扇工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2024年7月16号,一群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来到了黄冈市浠水县丁司垱镇丁司垱中心实验小学,为四年级的学生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之漆扇的知识。漆扇作为中国传统的非遗技…
甘孜青年扎西彭措:传承藏香文化,续写千年古韵新篇章
甘孜青年扎西彭措:传承藏香文化,续写千年古韵新篇章甘孜高原,这片孕育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土地,见证了藏香制作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默默守护与传承。在这片充满神秘与美丽的土地上,新一代…
扎染艺术,扎染魅力
今天,我们要个小朋友们再上一节民间艺术讲解手工实践课,这一次我们选择的还是民间非遗艺术扎染。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古代常见的防染印花纺织品有绞缬、蜡缬和夹缬等种类。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