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个小朋友们再上一节民间艺术讲解手工实践课,这一次我们选择的还是民间非遗艺术扎染。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古代常见的防染印花纺织品有绞缬、蜡缬和夹缬等种类。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之一。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1]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
在本次课堂中,作为支教老师我也是收获颇多,扎染,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工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亲手教授小朋友们扎染技巧,我深刻体会到,每一针一线、每一种颜色的搭配,都蕴含着先人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虽然支教只有二十几天,虽然可能只有这一节扎染课,但还是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向小朋友们尽可能多地介绍非遗文化,弘扬中国的古老艺术。
在扎染课堂上,我们鼓励小朋友们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扎结方法和染色方案,结果令人惊喜。他们不仅复原了传统图案,还创造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作品。这让我意识到,传统艺术与现代创新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在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还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更具时代感。我想这便是时代的传承,我在扎染课堂上对传承和创新有了实感。
扎染课堂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旅程,也是团队协作的过程。小朋友需要相互帮助,共同解决染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观察他们的互动,我深刻感受到,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对于任何活动的成功都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小朋友们社交技能的锻炼,也是我作为教师,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指导团队合作的宝贵机会。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扎染课堂,不仅是一次对孩子们的教育之旅,也是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次深刻学习和成长之旅。它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启迪智慧、传承文化、培养创新,而这一切,都始于每一次与孩子们的真诚交流和共同创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0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