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溯红色基因,续“抗美援朝精神”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作者:伍芹之 萧碧桐

为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感受新会红色文化,强化大学生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担起强国责任,引导青年向革命前辈们学习,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梅江村村委的悉心安排下,蓝阳队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征程。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探访抗美援朝英雄陈社尧老先生,旨在通过这一独特的方式,让新时代的青年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并深刻领悟那段不朽的抗美援朝精神。

忆初心:战场背后的故事

谈及陈老,梅江村村委会主任陈兆玲感慨道:“其他事情他可能已经说不清楚了,但提起那段经历他还是记忆犹新,能够清晰地向他人叙述。”初见陈老,虽年逾九旬,陈老的嗓音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洪亮有力,因岁月与战火略显沙哑,但其精神矍铄,仿佛那段烽火岁月仍历历在目。陈老18岁投身军旅,25岁光荣退伍,作为30万抗美援朝志愿军中的一员,他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他轻抚着胸前的党徽,那是他入党七十余年的见证,每一道光芒都闪耀着对党的忠诚与热爱。

记往事:永远铭记的历史

回忆起那段战火连天的岁月,陈老的眼神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那些日子里天空常常是浓烟滚滚、黑云压城,在白天却伸手不见五指。生活用品稀少、粮食短缺、无法洗澡这些都是小困难了,武器不够先进、没有可以与敌方相匹敌的战斗科技,我们靠的仅仅是拼人力。”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陈老作为炮手需要跟着炮车在前方冲锋陷阵,面对生死考验,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他和战友们除了要面对敌军的火力,还要经受住物资短缺的考验,时不时会听到有人冻伤甚至冻死,但陈老和战友们依旧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陈老回答访谈问题 图/苏烨

望未来:军魂永铸,家风长青

陈老向队员讲述战争经历 图/苏烨

陈老,一位拥有七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也是一位退伍军人及军功卓越的老兵。他的胸前,那枚入党70周年纪念徽章,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他一生信仰与奉献的见证。然而,真正让陈老家熠熠生辉的,不仅仅是那些闪耀的勋章,更是他家中那份深植于心的优良家风

陈老获得的勋章 图/苏烨

“我的家风,是爷爷那一辈人用血与汗铸就的。”陈老的孙女陈敏儿深情回忆道,“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爱国爱家、勤俭节约,这些品质如同家中最宝贵的遗产,代代相传。”陈老深知和平的珍贵,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诫后代,要珍惜眼前的生活,铭记历史,不忘先辈的牺牲。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陈敏儿学会了面对挑战依旧勇往直前,学会了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更学会了珍惜每一份资源,每一份劳动成果。

不仅如此,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在陈老的家庭教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陈老经常向孩子们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用那些真实而感人的事例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需要每个人去珍惜、去维护。同时,他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向孩子们传授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让这些宝贵的品质在家族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队员为陈老整理勋章 图/钟国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的作用,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人生理想。陈老,作为这个家庭的灵魂人物,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责任、何为担当、何为奉献。在战场上,他是英勇无畏的战士;在家庭中,他是言传身教的楷模。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在无形中塑造着家族后辈的精神世界。

铭记荣光,传承英魂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回望1950年深秋,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他们在异国他乡拿着简陋的武器,吃着“一把炒面一把雪”,硬生生地把全副武装起来的不可一世的对手打到谈判桌前,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本次访谈活动蓝阳队通过老兵的视角讲述其英勇事迹、展现其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在新时代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蓝阳实践团 通讯员 伍芹之萧碧桐 )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4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桑梓寻梦实践队:“双碳”行动深入乡村:绿色理念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在蔚蓝天空下,一场旨在推广低碳生活理念、促进乡村绿色发展的“三下乡”低碳宣传活动在兰陵县兴明乡村热烈展开。本次活动由曲阜师范大学“桑梓寻梦实践队”于2024年7月15日开展,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
桑梓寻梦实践队:曲师学子三下乡:“碳寻足迹之旅”,落实“双碳”行动
为积极响应“减碳降碳”政策,将“双碳”行动落实到位,发扬绿色生态环保精神,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桑梓寻梦实践队“于2024年7月15日来到临沂市兰陵县兴明乡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活…
安徽学子三下乡:千里跃进大别山,致敬先辈(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和地点,它们以独特的方式铭记着民族的记忆,承载着不朽的精神。临泉县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就是这样一处圣地,它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场所。近日…
技能培训,提高推普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暑期“三下乡”实践团的工作效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材料与化工学院于7月3日在9号楼B座508教室面向全体实践团成员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技能培训活动,材料与化工学院团委副书记郭芮含出席本次…
科技来助力,线上线下共推普
为全面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普通话参与程度,用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材料与化工学院“普润乡村,化识为技”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实践团成员于7月8日至13日通过线上线下相…
深入基层暖心服务,探索文明实践“特色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蓝阳实践团通讯员:李佳萧碧桐)新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自成立以来,就秉承着以奉献为毫,爱心为墨,挥洒间,为人民服务之诗的服务理念。人民如天,服务似地,心向所归,新时…
南国学子访侨乡:华梦留青史,侨韵绽荣光
“栽下梧桐树,能引凤凰来”。作为中国侨乡江门,侨都拥有大批出色的侨胞,为深入了解华侨精神、华侨文化和侨乡文化碰撞,百千万工程蓝阳实践团踏上了探寻之旅,共赴侨都江门华人华侨博物馆,这里不仅是世界…
青年学子探索江门非遗:非一日之功,遗匠人之心 ——聚焦青年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广东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要求,正值小暑时期,“百千万工程”蓝阳实践团怀揣着对新…
支教中的纠偏与引导
在这所偏远的乡村学校支教的日子,每一天都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挑战和收获。今天的经历尤其让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上午的国学课上,当讲到日本侵华的历史时,我惊讶地发现不少孩子对于这段重要历史的具体日期存在…
携手童心筑梦,共赴美好未来—暑期“七彩假期”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携手童心筑梦,共赴美好未来—暑期“七彩假期”支教活动圆满结束2024年7月19日,为期一周的暑期社区支教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活动由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橘徕服兮”实践队及社区多方共同努力,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