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温革命岁月,红色文化三下乡温暖启航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林勇川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为了让这份红色基因得以传承与发扬,2024年7月23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百年百图展党史,点亮八皖谱新篇”巡展宣讲团成员前往池州市烈士陵园开展暑期实践,缅怀革命烈士,感悟红色文化。

早上8时,随着活动的展开,志愿者们迈入池州市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座刻上“复兴”的雕塑,中华经历虽曲折,但中华复兴确是必然的,这必然离不开先辈们英勇就义,这让志愿者们深感触动。

图为烈士陵园的正门口。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林勇川供图

图为烈士陵园门口的雕塑。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林勇川供图

接着志愿者们进入烈士纪念馆内部进行参观,通过人物画像介绍以及文物展示,实践团队了解到檀炳光的英雄事迹,男,1909年出生于贵池县棠溪乡留田村。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1月,担任中共贵池县委书记,1935年1月,参与发动了留田年关暴动,5月在指挥部队突围中光荣牺牲。而他深受《新青年》等进步书籍的影响,这让志愿者对于新文化运动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感悟,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为烈士纪念馆内人物画像介绍。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林勇川供图

接着志愿者们又来到一处房子模型前,门口有枪、古朴的农具和草鞋等,门前散落的锄头、扫帚等工具,以及房屋可能作为农场或农田一部分的暗示,都展现了当时人们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方式。这些工具不仅是劳动的象征,也是那个时代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具。门上的锁链和关闭的状态可能意味着在特定时期(如战争期间),为了安全起见,人们会采取措施限制外来人员的进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安全意识的增强。该建筑所传达的历史感和怀旧感,能够引发人们对过去时代的思考和感慨。它让人们意识到战争的破坏力以及和平生活的珍贵,同时也唤起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图为烈士纪念馆内一处房子模型。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林勇川供图

接着,志愿者们参观了最后一处地方,上面展示了一些英雄人物的介绍,下面刻着“只要革命胜利了,所有年轻人都是我们的后代”,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的期望,也寄托了对年轻一代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祝愿。它激励着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图为展厅出口墙上的画像和雕刻。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林勇川供图

中午12时左右,团队成员们的巡展参观步入尾声,那些静默的墓碑、庄重的雕塑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敬仰之情,让志愿者们久久不能忘怀。志愿者们收拾好行李,顶着炎炎烈日,在烈士陵园门口进行了合照,最后以坚定向前的步伐迈出了烈士陵园。(通讯员林勇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25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对李家疃村建设规划设计成果提交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的探究及调研,以及对李家疃进行了充分的实际问题的考量,实践团队对李家疃的当地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现况进行了规划设计,并从中得出一些列李家疃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庄超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进行李家疃村回访活动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以及对李家疃进行了充分的实际问题的考量,实践团队对李家疃的当地经济、环境以及产业问题进行了规划设计。为了团队此次社会实践的方案能到得到实践,7月……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关于李家疃村规划设计方案成果提交

经过实践团队多日在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与探究,以及对李家疃村实际情况的思考,实践团队针对李家疃村当地经济、环境以及各产业现状进行了多方面规划设计;从李家疃村建设中找出部分潜在……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设计方案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对活动主体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为切实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9日(通讯员庄超),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 庄超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规划设计工作

经过拜访专业老师得到一系列指导之后,实践团队继续开展实践课题工作。7月29日(通讯员叶佩瑄),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再次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进行李家疃村建设规划工作

为了更加深入的明确李家疃村潜在问题,同时更好的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9日(通讯员侯宪章),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展开对李家疃村建设规划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实践团队深刻了解了李家疃村当地的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等现况。7月28日(通讯员侯宪章),在老师的告诫:“规划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李家疃村的所需所求,但仅……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拜访指导老师

为更深入的了解李家疃村潜在问题,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8日(通讯员叶佩瑄),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师取得联系,进……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子走进龙延智能 探索智能制造前沿

2025年1月19日,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的本科生们前往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为期一天的游…

安宁翼护实践团队赴济南善德养老院开展调研工作

山东大学安宁翼护实践团队来到济南善德养老院开展实践调研工作。医护部护士长韩冰接待并主持了这次实践。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黄河润岸桑田茂,滩区逢春岁月甜

社区治理创新,迁建社区凝聚合力社区治理是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聊城大学“黄河新颂・滩梦织辉”社…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春节期间,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吃团圆饭成为众多家庭辞旧迎新的温馨时刻。…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参加了一场以“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为主…

最新发布

速度中国:七十五载交通巨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十五载辉煌路,青春践行报国心”团队的一员,我在暑假期间返回家乡,深入调研了七十五年来我国交通领域的沧桑巨变…
培育“红医仁心”,普及急救技能——赣南医科大学“全科红医健康服务队”开展“急救技能下
培育“红医仁心”,普及急救技能——赣南医科大学“全科红医健康服务队”开展“急救技能下基层”社会实践活动7月15日上午,赣南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红医仁心”职业素养培育实践教学基地在于都团县委正式挂牌…
甘肃学子三下乡:深入产业看振兴
甘肃学子三下乡:深入产业看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兰州理工大学“基于张掖市山丹县的乡…
二师学子三下乡,情感教育不能少
二师学子三下乡,情感教育不能少大学生网报7月24日仙桃电为了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增强他们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提高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
健全发育很重要,情感教育不能少
大学生网报7月24日仙桃电为了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增强他们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提高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仙桃市沙嘴街道…
二师学子三下乡:蚂蚁帝国探奇妙,生物课堂学知识
大学生网报网仙桃7月25日电(通讯员沈萌)7月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物知识普及课。课上,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进入了奇妙的“蚂蚁帝国”,通过生动的讲…
“管城古韵”实践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4日至7月15日,“管城古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周倩文和思政老师黄可的带领下,走进阜阳颍上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察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成员深入了解管仲文化,…
聚“胶”新“机”遇,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烟台大学后浪实践队赴烟台黄渤海新区、莱阳市、
聚“胶”新“机”遇,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烟台大学后浪实践队赴烟台黄渤海新区、莱阳市、青岛莱西市开展调研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助力农业机械化赋能果蔬产业发…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紫荆花永远盛开
“永远的紫荆花,在爱之下,茁壮发芽”这首歌伴随了我们一整天,为了庆祝香港回归27周年,我们特意组织学生们演唱这首《紫荆花盛开》送给祖国。紫荆花盛开,港情连四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彩,我们赏同一朵…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
参与“三下乡”支教活动,并融入二十四节气的教育元素,这无疑是一次深刻而富有意义的经历。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一些心得体会:文化传承的桥梁:在支教过程中,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民族独有的时间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