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管城古韵”实践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管城古韵

7月14日至7月15日,“管城古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周倩文和思政老师黄可的带领下,走进阜阳颍上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察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成员深入了解管仲文化,传承历史文脉。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

深入管仲老街,感受文化魅力

管仲老街,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见证了颍上县数百年的变迁。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鳞次栉比,青石板路透出沧桑,每一处砖雕木刻都讲述着过往的故事。团队成员们在这里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他们与当地居民亲切交谈,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口述历史,同时对老街的商业活动、手工艺传承以及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管仲老街文化商业化改革)

7月14日,实践团抵达管城老街,管仲老街不仅是一个商业街区,还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以管仲文化为核心,这里重现了明清时期皖北合院民居和商业街建筑的风貌。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古建筑的精美,还能深入了解管仲的故事和传说。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他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管仲老街夜景)

管仲老街全长6.1公里,建筑风格为明清时期的古商业街及古合院群落,通过仿古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将传统人文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老街的街道沿外城河傍水而建,青砖灰瓦的居民楼、拱桥、古塔浑然一体,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江南水乡。

(管仲老街东门)

东门作为老街的地标性建筑,采用大跨度、飞檐翘角、二十四基柱支撑的建筑形式,大门的一砖一瓦都采用明清时期的古物搭建而成。大门的“管仲老街”四字牌匾字体取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书法作品,大门两边画有颍上的历史人物,如春秋时的管仲、鲍叔牙、甘罗等名人。

(大戏台和七晋塔)

管仲老街的大戏台是老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主要用于展示地方戏曲和传统文化演出。这一戏台的背景与整个管仲老街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仅是戏曲和其他传统表演艺术的展示平台,也是连接游客和当地居民的重要纽带。颍上县以其非遗民俗为文化主题,通过戏台等设施进行展示,使得大戏台成为体验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戏台的存在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老庄文化、淮河文化以及管子文化的起源地,颍上县利用这一戏台进行各种文化展示和演出,既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

七晋塔原为佛塔,位于大戏台对面。佛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用于存放舍利以及作为佛教信徒的礼拜场所。虽然七晋塔的具体建造年代已无法考证,但根据其位置和设计,可以推测它曾是当地佛教活动的重要中心之一。颍上县以其非遗民俗为文化主题,通过戏台等设施进行展示,使得七晋塔成为体验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七晋塔也承载着人们对于历史的记忆和对未来的祝福。

深挖文化精髓,探讨管鲍历史

7月15日上午九点,实践队员来到了管鲍祠,管鲍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而建立的。管仲和鲍叔牙以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政治理念著称,他们的故事在历史上被广泛传颂,成为忠诚与友谊的象征。

(管鲍祠部分照片)

管仲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和“华夏第一相”,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鲍叔牙则以其知人善用、才思敏捷而闻名,两人亦师亦友,共同商讨国家大事,成为挚交好友的典范。

管鲍祠建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由当时颍上县令、著名文学家、戏曲作家屠隆所修建,并作《管鲍祠碑记》以记其事。屠隆广泛征求乡民意见,决定修建该祠堂,并捐出俸金用于建设。祠堂建成后,历经多次劫难,包括明末战乱、清嘉庆年间火灾、咸丰年间大火等,经历了三次毁坏和三次修复。

1986年,管鲍祠获得新生,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重修。重建工作包括修复院墙、三间前门的重建、管仲墓的迁移以及正殿内管鲍二人塑像的设立,并在墓前重新复制了两块古碑。新建的管鲍祠占地面积从原来的500平方米扩大到1300平方米,还建有配房、大门、院墙和二进院落。

(管鲍祠)

管鲍祠不仅是一个纪念性建筑,更是一个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平台,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每年举办的管仲文化旅游节等活动,通过学术研讨、民间艺术巡游等形式,展示了管子文化的魅力,使管鲍祠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实践团队合影)

管鲍不仅是一个纪念性意义,更是一个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平台,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每年举办的管仲文化旅游节等活动,通过学术研讨、民间艺术巡游等形式,展示了管子文化的魅力,使管鲍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本次颍上之旅,参观了管仲老街和管鲍祠,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古街的风貌,感受古建筑的魅力,还能够了解和学习管仲及其时代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皖北当地的传统文化发展、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促进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升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领略到这些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25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

6月29日下午18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在团队QQ群通过群视频的方式顺利开展。参与暑期社会实……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图书馆查找资料活动

6月20日,“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团队负责人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图书馆进行了有关连云港市年鉴、连云港……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问卷调查活动

6月19日10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队长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万达广场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开展有关连云港市……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召开线下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实践效率,6月18日上午11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苍梧校区……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

6月12日上午十一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于通灌校区明德楼105成功召开。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全体同学参加……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 ——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

6月22日上午10时,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前往了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参观走访赣榆区海头电商商户,了解赣榆……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四站 ——东海第二站

6月22日上午,“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东海行”第二站顺利结束。本次实践参观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东海县不同区域对于……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 ——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

6月21日上午9时,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来到连云港市东海县,参观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园区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三下乡,情感教育不能少
二师学子三下乡,情感教育不能少大学生网报7月24日仙桃电为了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增强他们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提高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
重温革命岁月,红色文化三下乡温暖启航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为了让这份红色基因得以传承与发扬,2024年7月15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百年百图展党史,点亮八…
健全发育很重要,情感教育不能少
大学生网报7月24日仙桃电为了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增强他们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提高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仙桃市沙嘴街道…
二师学子三下乡:蚂蚁帝国探奇妙,生物课堂学知识
大学生网报网仙桃7月25日电(通讯员沈萌)7月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物知识普及课。课上,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进入了奇妙的“蚂蚁帝国”,通过生动的讲…
聚“胶”新“机”遇,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烟台大学后浪实践队赴烟台黄渤海新区、莱阳市、
聚“胶”新“机”遇,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烟台大学后浪实践队赴烟台黄渤海新区、莱阳市、青岛莱西市开展调研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助力农业机械化赋能果蔬产业发…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紫荆花永远盛开
“永远的紫荆花,在爱之下,茁壮发芽”这首歌伴随了我们一整天,为了庆祝香港回归27周年,我们特意组织学生们演唱这首《紫荆花盛开》送给祖国。紫荆花盛开,港情连四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彩,我们赏同一朵…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
参与“三下乡”支教活动,并融入二十四节气的教育元素,这无疑是一次深刻而富有意义的经历。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一些心得体会:文化传承的桥梁:在支教过程中,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民族独有的时间知识体系…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愿我们后会有期
台风天气过后,我们重新回到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继续三下乡支教活动,看到学生们兴奋的跑过来迎接我们,我们的内心十分欣喜,在她们的簇拥下,我们前往宿舍放置行李后,我们便去找学生们一起玩,一起度过我们…
“七彩假期”篮球课堂:孩子们的活力与热情
“七彩假期”篮球课堂:孩子们的活力与热情今天,在石家河中学的操场上,一场特别的篮球课正在这里展开,课程开始前,我们首先带领孩子们进行了热身运动,确保孩子们的身体进入运动状态,避免在运动中受到伤…
深信院青年实践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魏龙生)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海对话·云游井冈”青年实践团(下称:深信院“山海”青年实践团)师生近日奔赴井冈山,参加2024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据介绍,此次实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