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感受绿色奇迹,传承塞罕坝精神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作者: 朱梓睿 陆政

7月12日至13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承德社会实践团前往河北省承德市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主题实践活动。本次实践让团队成员了解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运作机制,以及在数十年艰辛的塞罕坝建设历程中领略从荒漠到绿洲的巨大环境变革,从一代代塞罕坝人身上感悟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何为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

图一:美丽塞罕坝

7月12日,团队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分场,采访林场护林员、调研参观林场苗圃生长情况、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团队成员在塞罕坝林场第三分场的防火中心参观时,就日常工作、新时代十年来林场条件变化、对新一代护林员的寄语等对当地护林员进行了采访。护林员表示: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现今的水平离不开三代护林员的共同努力,林场的工作意义重大;新时代十年来诸如遥感等科学技术的引进,让林场工作条件得到质的提升;林业在新时代大有可为,欢迎广大青年投身林业工作,为塞罕坝的未来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听完护林员讲述自己和父辈两代的护林故事后,团队成员工学院农工2202班朱梓睿不禁感叹:“从上一代人徒步或骑马巡林到现在的监控系统与人力结合,我不仅看到了巡林工作的日益进步与完善,更看到了塞罕坝人始终坚守岗位,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更加敬佩这些默默无闻的守护者。”

图二:采访护林员

图三:防火中心合影

苗圃培育员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林场育苗的基本情况:团队在苗圃基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林场苗圃培育存在人工播种导致的长势与密度不均以及喷灌灌溉机构设置过饱和等情况。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与工学知识联系紧密,经过与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沟通,林区与团队一致认为在未来可以与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开展合作,采用精量播种等相关技术为林区实现现代化科学育苗深度赋能。

图四:团队成员与苗圃工作人员交谈

最后,团队来到营林场了解塞罕坝机械林场地区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情况。“新时代十年以来,随着塞罕坝地区的环境迈上新台阶以及监测技术的不断提升,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出现在了林场里。”营林场中心主任姜洋这样介绍到。梅花鹿(野外种群)、青头潜鸭、黑鹳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现身林场大大振奋了林场的工作者,塞罕坝正在从昔日荒漠逐步变成鸟兽的天堂。

图五:团队成员与营林工作人员合影

13日,团队成员来到塞罕坝总场参观纪念馆。“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的重要讲话。

图六:实践团队成员在塞罕坝展览馆

展览馆内陈列着第一代护林人巡林时穿着的装备,几件棉大衣和几双旧皮靴在当时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为护林员提供最基本的保障。1962年,这群来自不同省区的数百名热血青年用植树锹挖开贫瘠的土地,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在来总场的沿途上看到漫山遍野的林海时,我很难想象到那以前会是黄沙裸露的荒原。在馆内了解到第一代塞罕坝人当时艰苦的条件后,我再次被这绿色奇迹深深震撼到,也领悟到了几代护林人用青春谱写的伟大塞罕坝精神。”农工2203班王荣在参观时感慨道。

图七:参观塞罕坝展览馆

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汗水、智慧甚至血肉之躯同土地沙化顽强抗争,造就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筑起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通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净化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4.5万吨,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森林资源生态总价值超过153亿元。塞罕坝不仅为全世界人工治沙、改善生态环境树立了典范,更向世界诠释了何为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

图八:参观完后队员在塞罕坝精神下的合影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团队成员深入“美丽的高岭”——塞罕坝林场第三乡分场以及参观总场展览馆,了解到了塞罕坝从荒漠到绿洲的伟大环境变革这一历程,深刻感悟了塞罕坝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们在学习后内心中也凝聚了艰苦奋斗的力量,根植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理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06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柿子结出“致富果”,点亮乡村振兴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深度探寻湖北省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柿子产业的发展脉络,深挖其产业潜力与价值,助力本土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踏上这片充满希…
孕育玫瑰,一路生花
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服务工作,提升综合能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走进赤壁市中伙铺镇中学,面向该中小学生,特别是困难家庭儿童,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开展党的理论宣讲、美的教育、希望工程…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校友情深,梦想共筑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为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分享各自在职业道路上的心得与体会,共同探讨学院未来的发展,为学院及校友们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2024年7月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开展了“校…
方言瑰宝,传承不息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0日电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瑰宝的精髓所在,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还独特地展现着各地的民俗风情,令人赞叹不已。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汹涌浪潮中,方言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显得愈发重要和紧…
湖北学子三下乡:结业欢送,明年再见
湖北学子三下乡:结业欢送,明年再见中国青年网赤壁7月19日电(通讯员张淦)一路欢歌,一路小雨,一段征程,一份收获。为期两周的七彩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我们共同度过了一段充实而又愉快…
“星愿计划”童心童德之五育并举 --智育”之扶智扶志,因材施教
唐氏儿童社交训练破冰行动6月27日,实践队队员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为了缓解孩子们面对陌生人时紧张排斥的情绪,实践队队员精心准备了可爱的PPT来自我介绍,生动活泼的照片和视频快速拉近了孩子和实践队队员之…
在支教中弘扬国粹,感悟传统魅力
流星的光辉来自星体摩擦,珍珠的璀璨来自贝壳的眼泪,人生则是一种经历。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和无奈,也充满了意想不到的美好和感动。高中时期就对教师职业充满向往的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大一的暑假我会进一步…
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就业选择
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线城市以其丰富的就业机会、高薪资水平和优越的社会资源吸引了大量求职者,但同时也伴随着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和激烈的竞争压力。相比…
身体到心灵的关怀
在“三下乡”的第六天,我们为学生们带来了一系列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与活动。早上,我们在阶梯教室开展了“运动安全”课程,老师采用了情境式教学方法,生动地展示了正确的运动操作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们在实践…
中小学数学的教育思想
中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仅是学习一系列数学公式和定理,更是一种思维训练,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这一阶段,数学教育的核心思想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