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筑梦东城,优化境外人士服务 ——广财外院实践团助力东莞外籍社区建设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筑梦粤兴实践团

【“筑梦粤兴”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号召,2024年7月8日实践团赴东莞市东城区,在共青团东莞市东城街道工作委员会的支持下,开展为期五天以优化境外人士社区服务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筑梦粤兴”团队成员多为广东财经大学英语、日语专业学生,他们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和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用青年的活力赋能东莞百千万工程。该实践活动得到广财外院梁燕碧、陈如、洪文慧三位资深专业教师的指导。实践团经初步调查和细致分析,商定了调研、查访等实践步骤,并确定了编纂《外籍人士在东城服务指南》的具体方案,旨为优化东城境外人士生活体验,助力东莞外籍社区建设。

走访调研:聆听境外人士诉求

此次实践之旅以实地调研为主线,力求保证《外籍人士在东城服务指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筑梦粤兴”团队事先精心设计了中英文调查问卷,于7月8日、9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走访居住在东城街道、来自多个国家的境外人士,收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和需求。

【团队成员进行采访调研照片】

为将调查范围覆盖不同群体,成员在东城区星河传说、星河城、雍华庭等多个外国人聚居小区,设立咨询摊位和流动调研分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境外人士密切交流,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团队在指导老师的现场协助下不断优化方案,提高调研的效率和质量。

【团队成员与被采访境外人士合影留念】

接地气、面对面的跨文化调研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团队成员们不仅收集到了丰富的反馈信息,而且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人士的文化差异,踏踏实实地掌握了他们在东莞生活的实际状况。

【团队成员与被采访境外人士交流照片】

聚焦难题:了解就医语言障碍

在调研中,实践团队逐渐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到一些具有共性的语言文化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境外人士在东城就医遇到的语言障碍。例如团队成员采访的一对外国夫妇详细分享了他们最近的就医经历,诉说了他们因医院翻译资源紧张所产生的困扰。他们希望医院提升并普及就医翻译服务,以帮助每位外国患者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享受更贴心高效的医疗服务。

【团队成员采访一对外国夫妇照片】

上述调查案例凸现了当前境外人士在就医等社区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为实践团后续服务优化工作指明方向。成员们深知,必须有效解决此类实际问题,方能切实提升境外人士在东城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实地求索:寻觅最优解决路径

为确保《外籍人士在东城服务指南》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实践团成员们不畏酷暑,于7月10日至12日实地走访了东城街道内的政府、医疗、教育、银行等多个服务机构。他们结合问卷反馈与现场咨询,细致记录了境外人士生活需求相关的办事流程和服务细节,为指南编纂收集了翔实、丰富的素材。此番实地走访,增进了对东城街道服务现状的了解,为后续服务优化构建了坚实的信息基础。

【团队成员实地调研照片】

精准指引:编写实用生活指南

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洞悉了东城区的境外人士在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办事流程不明、服务机构难寻、求助途径不畅等各种阻碍。成员们继续深耕细作,精细编写、修订《外籍人士在东城服务指南》。该指南涵盖政策指引、生活指引、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力求细致入微、简明实用,成为境外人士的“生活宝典”,提升其在东城街道生活的幸福感及满足感。与此同时,团队正紧密策划,筹建“东城无国界关爱”志愿服务队,以期为境外人士进一步提供切实的帮助。

【《服务指南》封面和目录】

“筑梦粤兴”团队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地优化社区服务、为境外人士提供及时的帮助,东莞将吸引更多境外人士前来工作、居住。相信此类实践活动将增进中外居民相互理解与尊重,促进文化交融,助力东莞创建和谐包容的国际化新城市。筑梦东城,优化境外人士服务。实践团成员们发挥外语专长,开展具有现实社会意义的跨文化实践服务,以服务指南为笔,书写了助推新时代社区融合的崭新篇章。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筑梦粤兴”实践团

编辑|卢轩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05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比较中总结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实践

2019年7月15日,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实践队于上午九点在化工楼天然药物合成实验室集合,进行今天的实验。这两天队员们一直在用液相色谱仪找合适的分离条件…… 郝毅奉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总结感悟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

2019年7月16日,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报道。今天是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社会实践的成果手工皂已经成功的制造出来了,但不仅仅只是制造出了成果就行了,…… 欧阳庆德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

回首间,十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业已结束,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各成员均收获匪浅。十五天的时光中,虽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相对枯燥的实验中,但在这过…… 刘文卉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

2019年7月15日上午8点,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青蒿渣绿色回收实践队的队员们伴着明媚的阳光进入实验室开始了新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队员们精油皂制造…… 张晓菊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

2019年7月15日上午8点,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青蒿渣绿色回收实践队的队员们伴着明媚的阳光进入实验室开始了新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队员们精油皂制造…… 张晓菊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清洁“实验室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

2019年7月16日上午9点半,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的队员们伴着明媚的阳光陆陆续续来到化工楼。开始最后一天的实验。今天上午“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 马越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总结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

2019年7月16号,,今天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十五天了,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了,今天主要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总结。上午的时候依然是采用之前的一些配方做一些手工皂,然后把…… 谢鑫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圆满结束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

2019年7月13日清晨,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实践的最后一天。实践队主要以工业青蒿渣的回收再利用为课题,故对其如何进行合理利用提出了许多可行设…… 王金琳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江西师大科院学子三下乡:科院学子献爱心,支教之旅暖人心———爱心支教之旅精彩启航
为积极响应“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号召,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赣韵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九江市柴桑区港口街镇进行为期十天的爱心支教,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其…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深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青年…
“扬帆筑梦”突击队成功开展海岛安全教育活动
2024年7月20日,湛江市东海岛觉民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岛安全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由“扬帆筑梦”突击队精心策划并成功实施,旨在提升海岛地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孩子们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碧水守望者联盟---走访萧山水利博物馆之钱塘江片
7月22日外国语学院碧水守望者联盟社会实践小分队实践日记文/原外国语学院日语231班(现历史学师范)胡青怡今日,我们又一次来到了位于萧山区的中国水利博物馆。与昨日不同,我今天主要的行程是探访哺育这座博…
青春的足迹,改革的印记--中国矿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凤阳县小岗村文化之旅
7月17日,中国矿业大学暑期实践团赴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凤阳的历史文化,同时探索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实践团首先参观了凤阳县博物馆,穿越古今,领略了凤阳深…
江西师大科院学子三下乡:以心相约,“育”见未来
7月21日,由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子筑成的“赣韵青春”支教之队,正式拉开了教学育人的序幕。随着清晨的微光拂照大地,队员们并排站齐,在专业地带领下,整齐划一、缓而有力的进行太极运动,活动筋骨,…
江西师大科院学子三下乡:“知识灯塔,照亮 心灵港湾——爱心支教,共筑智慧之桥”
2024年的盛夏,阳光炽热而明媚,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赣韵青春”社会实践团队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入了九江市柴桑区港口街镇的支教旅程。晨曦初破雾,翠林沐金光,语文课悄然融入这自然交响。孩子们…
“网”罗天下客,湾潭乡村“笑”迎八方
大学生网报孝感7月23日电(通讯员詹婧)随着“三下乡”调研的深入,我们愈发感受到互联网在湾潭乡构建新生态中的关键作用。不同于传统的乡村发展模式,数字湾潭正逐步形成,它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逐梦”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编程小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寄语,7月14日下午,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逐梦”青年志愿者服务团走出校园,走进涪陵区青羊…
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逐梦”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开展地理支教志愿服务活动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善,更是精神文化的提升和未来发展的规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秉持着这一理念,7月14日,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