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爱育新火”团队支教活动圆满结束。7月19日,随着欢声笑语在芜湖市弋江区马塘新镇元山社区上空回荡,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爱育新火”团队为期九天的支教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次活动由团队副队长杨少燕精心策划与执行,不仅为元山社区的18名小朋友带来了知识的甘露,更在他们心中播撒下了爱与希望的种子。

结班仪式上,气氛热烈而温馨。为了让这一刻更加难忘,杨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两个互动小游戏——“抢板凳”与“爱的抱抱”,瞬间点燃了小朋友们的热情,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回顾这九天来的点点滴滴,小杨老师通过一段段精心剪辑的视频,带领大家穿越回那些充满探索与学习的日子。视频中,孩子们认真听讲的模样、积极参与讨论的情景、以及课间嬉戏的欢乐场景,无一不触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每当视频中出现有趣的画面,小朋友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爆发出阵阵笑声,那份纯真的快乐感染了每一个人。
在随后的发言环节中,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段宝贵经历的珍惜与感激,既有对知识的渴望得到满足的喜悦,也有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之情。这些真挚的情感流露,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

为了让结班仪式更加难忘,“爱育新火”团队还特别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接歌词”游戏。游戏中,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紧密合作,共同挑战歌单中的经典曲目。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首《明天会更好》的合唱将整场仪式推向了最高潮。歌声中,不仅传递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更承载着“爱育新火”团队对元山社区儿童深深的祝福与期望。
此次支教活动的圆满结束,不仅为元山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的增长与视野的拓宽,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与希望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定能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与收获,勇敢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时,“爱育新火”团队也将继续秉承初心与使命,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送去知识的光芒与爱的温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77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