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古寨遗址竹马 寻迹非遗文化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惠婉荣 张博

青春三下乡:古寨遗址竹马 寻迹非遗文化

洛阳7月17日电(通讯员惠婉荣 张博)

非遗文化是一座小镇人们长久以来的精神寄托,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底蕴所在。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贡献青春力量,7月17日,河南科技大学“AI赋‘语’,‘普’惠万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满怀热忱地来到了“河洛第一村”苏羊村,寻迹非遗文化,推广普及普通话,丰富语言扶贫新内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质生产力。

一座古寨,历尽沧桑

苏羊村俗称苏羊寨,也被称为“河洛第一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漫步在村子里,细心观察着这些古建筑,连片的土坯房,随处可见石磨盘、石槽等老物件,年代感十足的街道……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从洛阳偃师“走出去”的优秀导演韩万峰被苏羊村的建筑和气息所震撼,作为自己的新电影《戏》的取景地,通过镜头挖掘家乡丰厚的文化内涵,以一颗赤子之心传播河洛文化。

在实践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正因为村子里普通话不够普及,导致村子的旅游业发展受阻。为了让苏羊村不再隐于深山人未识,团队成员把关于苏羊村的介绍用普通话的形式及时对村民进行培训,以便村名能更好的宣传和介绍自己的家乡。

图为实践队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漫步村子参观的照片

一处遗址,历史悠久

提及苏羊村,还有一项更为骄傲的事情,那便是苏羊遗址入围2023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实践队员们实地参观了苏羊遗址以及正在挖掘的遗址群,考古负责人全程用普通话为我们讲解。经过深入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苏羊遗址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却因语言沟通的局限,未能充分向外来游客展现其独特魅力。苏羊村的管理者和考古负责人深知,采用普通话解说遗址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够跨越方言的障碍,让更广泛的游客群体了解和欣赏苏羊遗址的历史价值,还能彰显苏羊村浓郁的人文气息。为了进一步放大这一效应,加快普通话在村民中的普及显得尤为迫切。将村民培养成为自己家乡的优秀代言人,通过村民的口述历史和个性化讲解,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索,同时也为苏羊村的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在苏羊遗址现场,考古负责人为实践队员讲解的照片

一种非遗,气势宏大

苏羊村里,还有一个宝贝——苏羊竹马,2011年,苏羊竹马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苏羊竹马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苏羊竹马传习所和展示馆,那里有用竹篾扎成的竹马,马上裱糊上彩色纸,实践队员们还上身体验了一番。从中我们了解到,这一承载着浓厚地域文化色彩的传统艺术,在对外展示时,曾多次遭遇语言障碍带来的挑战。由于方言的差异,许多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难以完全领会“苏羊竹马”表演背后的丰富内涵与历史渊源,这无疑限制了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弘扬。推广普通话,对于苏羊村乃至所有拥有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而言,既是紧迫的任务,也是长远的责任。当普通话成为连接苏羊村与外界的纽带,当每一位村民都能够流利地用普通话介绍自己的文化遗产时,苏羊竹马将不再仅是本地的传统艺术,而是能够触动人心、跨越地域界限的文化使者,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苏羊竹马传承教育基地,亲身体验竹马的照片。

普通话的推广不仅有助于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也为苏羊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村民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他们或许能够更加自信向游客宣传苏羊遗址的意义,向游客展示苏羊竹马这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普通话的普及也促进了乡村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为乡村经济发展、人才引进及文化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这一实践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也为乡村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60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乡土情深滋桃李,讲台方寸映匠心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
乡土情深滋桃李,讲台方寸映匠心——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之教育思政课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学生思索未来职业方向,7月15日下午5点,重庆师范大…
折叠万象:支教中的智慧纸艺之旅
支教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充满趣味的折纸课。五颜六色的彩纸和端坐着的孩子们都是夏天一抹亮色。支教老师拿起一张彩纸,开始一步一步地示范折纸的步骤。孩子们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的动作,小手也跟着比划起…
二师学子三下乡:异物卡喉危险大,这个“拥抱”能救命
俗话说:“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危险无处不在,安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很多意外危险都是可以提前预防的,而出现意外后,现场急救知识也尤为重要,我们不能被动,提前掌握急救小知识,可能会…
二师学子三下乡:童心纯净无瑕,折纸释放纯真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谭倩)每个色彩斑斓的瞬间都是孩子成长的足迹。为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张沟镇先锋村点位志愿者,在党员活动…
情深意长话别离,志存高远启新程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
情深意长话别离,志存高远启新程——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班会课无悔青春,信仰逐梦。2024年7月15日,是“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抵达巫溪县,为…
以爱为灯,携手共鸣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
以爱为灯,携手共鸣——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之班会课7月15日10点,巫溪县徐家镇中心小学迎来了一场极具启发性的班会课。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
青春筑梦丰盛古镇: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非遗文化探索之旅
近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奏‘乡’基层主旋律,‘农’墨重彩绘振兴”实践团的青年大学生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而重庆市巴南区的丰盛古镇成为了他们探索非遗文化、助力乡村…
环创同行绿未来:塔里木大学团队在碱泉一街南社区会议室及大厅开展环保宣讲与绘画活动
2024年7月13日,塔里木大学“环创同行绿未来”团队走进乌鲁木齐市碱泉一街南社区的会议室及大厅,为放暑假的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知识宣讲与绘画活动。在活动中,团队成员们不仅通过图文并茂的讲…
武汉学子三下乡:自我肯定增信心,叶片美育促成长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7日电(通讯员龚晶晶)为更好塑造孩子们自信自我成长意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17日在陈场镇第一小学展开支教授课活动。志愿者们为孩子们特别安排了自我…
关怀备至,共筑家园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
关怀备至,共筑家园——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之慰问活动为传递社会关爱,增强大学生责任感,深化对贫困问题的认识,“青春飞扬·筑梦夏乡”暑期“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