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二师三下乡调研:传承红色基因,砥砺青春前行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作者:张媛媛

2024年7月16日,夏日的阳光炽热地洒在宜都烈士陵园,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金琰及调研组成员带着6名红色小记者走进这片庄严肃穆的土地,开启了一段意义深远的红色文化探索之旅。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家校社协同推进乡村红色文化教育的一次深度实践与探索。

踏入烈士陵园,庄重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苍松翠柏环绕,烈士纪念碑巍峨耸立。那郁郁葱葱的松柏仿佛忠诚的卫士,守护着烈士们的英灵,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在烈士纪念碑前,全体人员整齐列队,庄重的悼念仪式随之展开。每个人都低头默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只有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在空气中流淌。

默哀结束后,指导老师金琰满怀深情地对红色小记者们寄语。老师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孩子们,今天我们站在这里,感受着这片宁静与庄严。那些英勇的烈士们,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故事,是一部部英勇的篇章,希望你们用心去聆听,用行动去传承。”老师的话语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小记者们的心田。

图为学生重温入队誓词,通讯员石悦摄

随后,“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调研组成员和红色小记者重温入团、入队誓词。面对鲜艳的队旗和团旗,他们庄严宣读入队、入团誓词。他们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在陵园中回响。“我志愿加入……”每一句誓词都如同重锤,敲打着每个人的心灵,也象征着红色基因在新一代青少年中的传承与延续。

接下来的参观展览环节,实践队队员们化身讲解员,结合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为红色小记者们详细讲述背后的故事。小记者们紧跟队员的步伐,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专注。当看到一件烈士生前使用过的破旧武器时,队员讲述了烈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奋勇杀敌的英勇事迹,小记者们不禁发出惊叹。在一个展示烈士家书的展柜前,队员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其中的片段,那饱含深情与坚定信念的文字,让小记者们深受感动。

图为红色小记者分享故事,通讯员贺佳乐摄

故事分享会上,气氛热烈非凡。红色小记者们踊跃发言。有的讲述了从长辈那里听来的烈士传奇,有的则分享了自己在书籍中读到的动人情节。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力量,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烈士们的无畏与伟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在场所有人心中的爱国热情。

在夕阳的余晖中,实践队队员和学生们结束了一天充实而难忘的调研。这次宜都烈士陵园之行,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大家对红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对爱国情怀的重新审视。

此次参观烈士陵园的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悼念烈士、参观展览和分享故事等,参与者们的爱国热忱都得到了极大激发,社会责任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同时,活动也促进了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为今后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筑牢了根基。一是要充分发挥烈士陵园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将其蕴含的精神力量有效融入教育实践之中;二是要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承的深入开展;三是要注重活动的教育性和感染力,保证活动能够真正触动参与者的灵魂、产生长远影响。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不断拓展参观烈士陵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将积极探索将烈士陵园的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渠道、新方法,努力培养更多具有爱国精神、担当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共同开创红色文化育人的新局面。

本次的调研活动也反映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红色文化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红色文化是乡村的精神支柱,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通过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培养乡村青少年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为乡村的未来发展培养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建设者。

然而,当前乡村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由于乡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也存在着单一、陈旧等问题,难以吸引青少年的兴趣和参与。

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红色文化教育,家校社协同合作成为了必然选择。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向孩子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学校要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社会各界也应当积极参与,为乡村红色文化教育提供资源和支持。

这次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宜都烈士陵园之行,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让我们看到了家校社协同推进乡村红色文化教育的潜力和希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红色基因将在乡村大地被充分激活,乡村红色文化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活动在乡村开展,让红色文化在乡村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47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志愿难题,助新生征途——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帮助考生

7月25日零点,河南2020年高考成绩公布。7月26日起,考生可以开始填报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对高考录取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高考本身。它不仅关系着考生四年的大学经历,……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析历年报考情况,助学子圆梦今朝

今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结果也已揭晓。作为过来人,深刻理解考了很高的分数,上了个普通的大学,不甘心会伴随一辈子。为了让今年高考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物……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养成良好心态,助力学子成长

八月二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员为马上步入高三的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因为经历过高三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清楚,作为一名即将升高三的学生,身上……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不吝分享,助力成长 ——河南师范大学“助力直播课,线上辅导”活动进行中

河南师范大学学子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成立了假期“云支教”实践活动小队,志愿者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为中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为将要面对高考的学弟学妹力所能及地提供学习和…… 王晨晨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报考,一问一答解疑——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员

7月25日起,河南省高考成绩出炉,查到成绩后,报考志愿成了一个问题,报志愿的重要性堪比高考,不滑档、不浪费分数都成了要考虑的事,尤其在今年分数线高度提升的条件下增加了报考难度,…… 路盈盈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填报,圆梦高考之路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帮助考生填

“三分成绩,七分志愿”,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各省学生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填报志愿过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年有近千万的高考考生,因此,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一件简单…… 张艺康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填报,圆梦高考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实践团队助力高考学生志愿填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紧张激烈的高考也已经顺利的拉下帷幕,那么紧接着而来的是同学们的志愿填报问题,众所周知,学校专业选不好,高中就等于白忙活,考虑到高三同学们对这一方面不是太熟悉…… 杜磊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讲解一对一,助力解难题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很多同学的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为了尽可能的弥补同学们所耽误的课程,7月29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云支教”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对一讲解难题的活动,旨在帮助同…… 张默含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领导慰问备战校运会运动员及入场式方阵人员

为鼓舞士气、传递关怀,4月8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勇、孙天义亲临我院运动会参赛师…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心体验情感剧
大学生网仙桃7月17日电(通讯员苗樊)为了加强孩子们在这个夏天的学习趣味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第14组的志愿者们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夏天,为红光村的小朋友带来了一堂精…
记赴神仙湾调查沿黄发展调查团就黄河发展方面实地考察
记赴神仙湾调查沿黄发展调查团就黄河发展方面实地考察中国青年网洛阳7月11日电(通讯员黄函颉)在中国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黄河不只是两个简单的汉字,也不仅仅代表一条河流,而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志愿宣讲:述党史故事,析西柏坡丰碑
志愿宣讲:述党史故事,析西柏坡丰碑大学生网报河南7月17日电(通讯员朱彦璞王文心)为深入传承党的宝贵精神力量,让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2024年6月26日,郑州轻工业大学政法学院“青春心向党,…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
2024年7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队员开展介绍袁隆平事业的思政课程。该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旨在提高学生对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具有贡献精神的科学家的认同感。授课老师首先通过询问小朋友…
“制扇“至美,“剪”出女书之意
本网讯(商学院伍思婷唐欣彤曾嘉颖)“女书似柳叶、似刀刃,我们也当如此,温柔且强大!”7月16日,湖南女子学院“绘美启乡”美育支教队深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县溪镇第三完全小学开展将团扇、剪纸与女书相结…
佛山大学法润凤城实践队|了解麦秆画非遗
潮州7月14号(通讯员白淑盈)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为包括麦秆画在内的非遗项目提供了法律保障。潮州地方…
佛山大学法润凤城实践队|采访麦秆画传承人--方志伟先生
潮州7月14号(通讯员白淑盈)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为包括麦秆画在内的非遗项目提供了法律保障。潮州地方…
特呈岛:生态与旅游并蒂绽放,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思想,7月7日,“广东省红树林修复和保护突击小队”前往湛江市特呈岛红树林保护区。开展关于红树林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实地调…
佛山大学法润凤城实践队|模拟法庭进社光
潮州7月13日(通讯员白淑盈)文艺汇演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潮州市湘桥区的小学积…
轻启科学大门,揭秘“吃软不吃硬”的神奇流体世界
2024年7月16日上午9点,广州市黄埔区永和社工服务站内洋溢着浓厚的探索氛围,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在此拉开序幕。由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成员谢佳颖精心策划的“神奇的非牛顿流体”科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