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6日上午9点,广州市黄埔区永和社工服务站内洋溢着浓厚的探索氛围,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在此拉开序幕。由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成员谢佳颖精心策划的“神奇的非牛顿流体”科普课程,不仅为社区的小朋友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未知、热爱科学的种子。
课程伊始,授课老师以一段引人入胜的视频作为开场。画面中,一位武林高手仿佛拥有超凡能力,轻盈地在水面上疾步如飞,引发了小朋友们阵阵惊叹与好奇。这段视频瞬间激发了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接着,授课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小朋友们能够理解的日常现象,使“流体”变得生动而具体。随后,他话锋一转,巧妙引出了非牛顿流体的特别之处:“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水或油,非牛顿流体的行为非常有趣,它们有着‘吃软不吃硬’、‘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神奇特性。”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一特性,授课老师老师播放了一段精心挑选的视频,视频中,实验者轻轻触碰非牛顿流体时,它如同水流般温柔;而当实验者用力击打时,流体却瞬间变得坚硬无比,仿佛拥有了生命。小朋友们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发出阵阵惊叹声。
为了让小朋友们获得更直观的体验,授课老师邀请部分小朋友用筷子搅拌课前制作的非牛顿流体,探究非牛顿流体的粘性变化。他们小心翼翼地搅拌着手中的液体,感受着它随着自己力量的变化而展现出的不同状态,脸上洋溢着发现新知的喜悦。
“其实,非牛顿流体并不遥远,它们就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授课老师的话语再次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他逐一介绍了蜜糖、番茄酱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非牛顿流体实例,并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物质在使用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随后,他更是巧妙引入了减速带的例子,让孩子们意识到,身边的安全设施同样蕴含着非牛顿流体的科学原理。这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非牛顿流体应用广泛性的认识。
课程进入尾声之际,迎来了最令人兴奋的部分——动手制作非牛顿流体。授课老师详细讲解了制作所需的材料和步骤,并亲自示范。在他的指导下,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将玉米淀粉与水按比例混合,轻轻搅拌。很快,一盆盆神奇的非牛顿流体便在他们手中诞生了。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双手兴奋地感受非牛顿流体带来的柔软又坚硬的触感,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活动室。小朋友们不仅收获了关于非牛顿流体的宝贵知识,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在心中种下了探索科学的种子。
此次科普课程不仅是华师物院四进服务队一次成功的公益活动,更是对“科技改变生活,教育启迪未来”理念的生动诠释。在未来的日子里,服务队将把更多这样的科普活动带入社区,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共同绘制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科学画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47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