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理念,1月25日,福建师范大学“天演雅集”实践队深入严复故居,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寒假社会实践。通过走访严复故居,系统了解严复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为我国近代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
严复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系统介绍西方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康有为称其为“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毛泽东将其列为“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严复是中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他鲜明提出“信、达、雅”的翻译原则,一卷《天演论》拨开大众迷雾,成为时代先声。习近平总书记说“时至今日,严复的科学与爱国思想仍不过时”。
走进郎官巷,沿着青石板路向前走,不久便能看见写着“严复故居”的门匾。严复故居旧名“大夫第”,历经严氏家族几代营建,宅院分为主座和花厅两部分,主座部分是典型的福州古民居,花厅则是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中西合璧的建筑,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恰如严复会通中西的智慧人生。1921年10月27日,严复先生在他一生依恋的故土上落叶归根。
进入展厅,在讲解员的解说中,我们走进严复的少年时代。严复少年时期进入船政学堂学习,而后又赴英国留学,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文化的一批人之一。回国后,严复主政北洋水师学堂同时,苦读西方社会科学各领域名家著作,思想逐渐成熟。严复主张深入结合,洋为中用,始终坚持严谨治学。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形势严峻,严复不顾人微言轻,积极奔走,摇旗呐喊,创办报刊,构筑学堂,倡导变革,不遗余力。在深入了解严复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深刻感悟严复先生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队员们纷纷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严复先生一生的精神写照,我们要追随先辈足迹,学习严复先生留下的财富并将其发扬光大。
追寻严复先生的足迹,实践队进一步了解严氏名门及其知音好友。严复先生家学渊源深厚,先祖严怀英以军功晋秩朝请大夫,严焕然为清嘉庆庚午举人,严秉符为名医。严复先生的后代同样名家辈出,长子严璩历任北洋政府财务部次长、全国盐务署长等职,孙女严倬云现为台湾妇联会领导人等,严氏祖孙不仅为中西文化搭桥,而且促进两岸友好交往。严复一生结交了许多知心好友,在严复和其好友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严复知识的渊博以及为人处世的智慧。
2024年正值严复先生诞辰170周年,同时也是“福州市严复研究会”成立32周年。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就对严复的历史地位给予高度评价,1997年为“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题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这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严复先生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支持福建学界对严复思想的研究,明确表示“纪念严复缅怀先哲历史功绩,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全面复兴和祖国统一大业有着重要意义”。严复的科学思想和爱国思想时至今日仍不过时,我们要弘扬和传承好严复文化,让严复精神发扬光大。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林澜:参观了严复先生的故居,使得我们对他有了进一步了解,知晓了他在那个动荡年代矢志不渝的追求和探索。严复先生深知青年人的教育关乎国家的兴亡,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一批批有识之士。中华民族能有如今这家国安邦之盛世,离不开严复先生等革命先辈的付出,我辈还需在求学路上奋发努力,以乘风破浪之势谱写中华民族未来新篇章。严复故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寄托了历史和文化的精神家园。
余慧榕:通过调研位于郎官巷的严复故居,我们了解到这位晚清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的故事,故居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严复晚年写下的示儿诗:“震旦方沉陆,何年得解悬。太平如有象,莫忘告重泉”。严复的科学与爱国思想值得吾辈学习与传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70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