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保护文物就是传承中华文明。文物是灿烂文化的实物象征,蕴藏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生命力、想象力,是民族精神标识和国家“金色名片”。
保护文物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助于维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我们要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为了探索文物保护的更多方式,寻找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文物之行,法治护航”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月4日来到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实地探索,找寻文物保护的方法。
绵阳市博物馆馆藏丰富,从新石器时代到东汉,从南北宋到明清时期,从石器陶器到木器,再到铜器青铜器,不同的时期文物的材质不同,经历的时间不同,这也就决定了针对不同的文物所做的文物保护措施不同。不论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等经历时间相对较长但内部结构较为稳定的文物,铁器这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文物以及木器等未出土阶段易受腐蚀的文物在出土时所做的防护措施不同,但殊途同归的是在后续展出或保存阶段都需要注意储存环境对文物的影响。
在进行探索时,实践队员发现了几件“外来文物”,恰逢绵阳市博物馆与临沂市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联合进行石刻的展出,但由于展品大多在其他博物馆展出,许多石刻文物是以“拓印”的方式进行展出的。不仅如此,在本馆内的石刻藏品,许多藏品由于为出土阶段受到的侵蚀较严重,为了使参观者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文物原本的样貌,也同样使用了拓印的方式。经过实践队员后续调查,发现拓印这种方式早在汉朝就已经出现,最初是用于印刷、复制文字,便于木刻或石刻文字更好的保存或传播。
当然,文物保护并不仅限于对于实体文物的保护。再博物馆是实地探索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了许多无实体的文物,即民间文化遗产。其中不仅包括了川剧这种家喻户晓的传统戏剧,还有许多地方民族特色的习俗和艺术形式。文化遗产并不像实体文物一样可以让人直观的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有些文化遗产受其地理环境或其他这样那样的原因的影响,或许并不为人知晓,有些甚至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遗忘,最后失传,成为过去。民间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受到国家保护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古老的生命记忆,活态的文化基因,非遗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生动讲述地方故事,传承中国精神,成为民族认同、维系、凝聚、绵延的坚实纽带。
文物保护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党政主导、全民全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突出重点、守正创新,将文物保护这项工作做好,提升国家软实力,向全世界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56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