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泼墨,缀下花开,盛开的是中华五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时序轮转,丹心永固,文化自信始终是中国人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2024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珠零锦粲”社会实践队到达山东省滨州市正式展开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民族的集体记忆、生活智慧和礼俗信仰,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回想这次寒假实践探寻传统文化的旅程,我们有很多难忘的经历,也有很多值得铭记的动人时刻,我们深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这次实地调研与访谈之中我们着眼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未来。
针对滨州地区的非遗文化,我们首选的便是滨州市文化馆,各类非遗文化的介绍与展品各种各样,令我们应接不暇,从潇洒飘逸的书法艺术,到奔放豪迈的鼓子秧歌;从浓翠莹润的龙泉青瓷,到栩栩如生的虎头鞋……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记录着滨州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跟随着馆区负责人,笔墨纸砚、书法绘画、酒水秧歌实践队员依次参观与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确实实的收获了许多东西,直到一抹靓丽的中国红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正是布老虎。在负责人的讲解下,我们躁动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认真聆听虎头鞋与布老虎的“前世今生”。看到展台上形态各异的布老虎与虎头鞋,就好像感觉回到了爷爷奶奶的时代,在冬日里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逛乡村集市的场景,这是独属于我们的回忆,独属于中国人的回忆。有的张牙舞爪,有的憨态可掬,有的古灵精怪,栩栩如生的布老虎让我们不禁赞叹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实践队员在实践过程中展现出卓越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我们也深入基层到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人家中进行面对面访谈,尤其是蓝印花布传承人的访谈让我记忆尤为深刻,围绕一台充满历史年代感的织布机,时间虽然夺走了她们的青春,但文化自信的光却在布匹上熠熠生辉……时间掺杂着汗水,诉说岁月流逝、繁华永存的韵味。每一件非遗作品,都传承着传承人的坚守、信念与热爱。我私以为,支撑一个人从亭亭玉立的少女到满脸慈祥的老人一直坚守这份技艺,绝不仅仅是非遗文化带来的经济利润,更有着对非遗的热爱与责任,非遗文化早已成为他们的一部分,当然这份坚持也足以令我们所有人钦佩,或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所在也不尽然。
滨州市政府在新年到来之际举办的“乡村文化节”,搭建乡村舞台,为人民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表演和特色文化产品,在很好地展现非遗文化风采的同时,也推动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上,我们应当有着文化自觉性,自觉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不应当让千年的非遗文化被青年人所遗忘。在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认为,文化馆与博物馆应该让非遗动起来、活起来,结合当下科学技术,全力打造非遗体验新场景,使其融入生活。自然地,党员干部更应带头挖掘和保护非遗文化,走进大街小巷,深入田间地头,做好非遗文化宣传与传承地领头羊。传承的种子一旦种下,在将来的某一天,一定能够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我们也相互分享了彼此对此次调研的体验与感悟,期间队员们谈到自己的所见所闻时的兴奋溢于言表。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自身力量把这份实践真知传递下去,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更是我们本次最深刻的核心。万事开头难,但我们坚信,一定有与我们相同的“知己”,与我们共同克服当下的艰难,切切实实地将非遗故事讲下去、将非遗内涵传下去。
文化关乎着国本、国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文化亦是如此,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动力。亭台楼阁流淌着历史的光辉,诗词歌赋延伸着岁月的文脉,文物典籍捐刻着千年的璀璨,历史伟丽与时代交相辉映,升华着中华文化的磅礴力量。通过这次对非遗文化的走访调研,我们也深刻体会到自己身上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无论是在日常学习中还是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都应将弘扬中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份人生这场旅行的必答卷,怀揣着文化自信承担起当代传统非遗文化复兴的重担,燃起文化的薪柴,高举传承的火炬,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人文辉煌与文化成就。赓续历史文脉,续写时代华章。非遗之韵,中华之魂,我辈雄风,不扬何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40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