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广西灵山县三海岩摩崖石刻的保护和传承情况,扩大三海岩摩崖石刻的影响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1月12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桂南石刻调研栖枝队的四名成员前往灵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灵山县博物馆进行调研,采访相关工作人员,以三海岩摩崖石刻为例探究保护桂南石刻的新路径。
广西的地理环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山多岩洞,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欣赏,他们用石刻的方式记录下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所刻内容涵盖历史、文学、社会等多个领域,形成丰富而宝贵的石刻文化。其中,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灵山县的三海岩摩崖石刻,是桂南石刻的代表之一,但由于长期自然侵蚀和部分人为破坏,摩崖石刻的保护面临困境。对此,栖枝团队成员前往灵山县进行实地调研,探寻保护石刻之法。
图为团队成员与江静股长交流1月12日上午,在完成初期资料收集工作后,团队成员来到灵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向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当地政府在保护石刻文化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灵山县文旅局文物保护股股长江静首先向团队成员展示了灵山县城内的石刻遗存目录,并简要介绍灵山县石刻概况。据江静股长介绍,目前,灵山县内已有多处石刻遗址被列为县级及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三海岩摩崖石刻于1994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足见其价值。
在与江静股长交流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灵山县文旅局对三海岩等石刻遗存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例如对全县范围内的石刻资源进行详细普查,及时保存石刻内容;在石刻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立文物安全信息员,定期进行巡查,防止石刻遭到人为破坏等等。但灵山县文旅局文物保护股作为县级文物保护部门,对石刻遗存的保护和监管的措施和力度比较有限。江静股长在解答团队成员关于保护石刻的疑问时谈到:“在保护方面,由于石刻大多处于自然环境之中,设置防护罩等方法可行性不高,自然侵蚀对石刻的破坏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修复,这对资金、技术和人员要求相对较高,我们作为县一级单位,资金和人员有限,现阶段可能还无法完全实现上述的设想,但我们也期望今后能够采取更有效的保护措施。”团队成员在交流中深感文物保护的不易。
访谈的最后,江静股长就如何保护和传承三海岩石刻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石刻保护的重视程度,其次是要扩大宣传,让社会大众了解三海岩摩崖石刻,并自觉加入到保护的队伍中,文物保护部门可以与其他单位部门交流合作,比如设置研学基地、举办一些与石刻文化有关的活动等等。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灵山县博物馆
访谈结束后,在江静股长的指引下,团队成员走进灵山县博物馆,了解县内其他文化事业单位在保护三海岩摩崖石刻做出的努力。团队成员在参观过程中注意到,博物馆内设置有摩崖石刻专题展区,选取包括宋代岳霖所题刻《过灵山述怀》一诗在内的部分较为有代表性的石刻拓印进行展示,内容丰富,并且在博物馆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楼梯墙壁处,也挂有石刻诗文及其作者介绍的相关内容。团队成员在参观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石刻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政府有关部门对石刻保护的情况。
石刻在时空中诉说历史,留下深厚的人文底蕴。通过与灵山县文旅局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团队成员感受到石刻文化之美,也深刻体会到石刻保护之艰辛。本次调研实践为团队成员思考保护和传承石刻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团队成员将以此为基,继续探寻石刻保护和传承的路径。
图为团队成员在灵山县博物馆门前合影(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桂南石刻调研栖枝团队 文/檀周池 何冬雨 摄/劳丹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29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