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忠魂百年不泯,浩气千载长存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方子彤

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百年的风雨飘摇,我一直都知道那些深埋地底的灵魂不曾淫灭,2024年1月27日,我追随曲阜师范大学“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烈士陵园,亲身感受那段岁月的动人凯歌。

青山处处埋忠骨,史册笔笔载功勋

烈士陵园坐落在城区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它不仅是一个纪念馆,更是一座精神的象征,一座历史的见证。一进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飘扬在高高天穹的五星红旗,那天没有阳光,天色有些暗沉,唯有鲜艳的红色照耀在我的脸庞。我仰起头,近处的旗帜鲜艳飞扬,远处是高大的烈士纪念碑,碑身上镌刻着“抗日烈士纪念塔”八个大字,字迹端庄刚劲。永垂不朽,我在心底默念,他们的名字被刻上石碑,历经数十年也不曾褪色。

(图为实践队队员瞻仰纪念塔 通讯员 张昊天 摄)

转过树荫的拐角,我在重重叠叠的萧瑟树叶间窥见了巨大的烈士雕像,神情庄严,右手抚在胸口,目光坚毅,好像穿过了岁月长河的阻挡,看见了光明灿烂的远方。雕像诉说着他们的英勇故事,我低下头来看生平,寥寥几行字概括了他们波澜壮阔的伟大一生。他们在黑夜中摸索前行,用伤痕累累的肩膀为后世点燃了前进的灯光。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

长长的一堵墙,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的都是血和泪的历史。烈士英名录一眼望去都是触目惊心的死亡。苍劲有力的名字排列的很整齐,我长久的伫立在冷风中,好像迈过了时间的阻隔,看见了那片写满了悲壮的战场。炮火声、嘶吼声、号角声,纵横交织,那些过往的梦凝缩成一个人的名字;而更多的人连名字也不曾留下,只有脚下的土地还记得那些滚烫的热血滴落。风吹过,又是一片寂静。

(图为实践队队员瞻仰英名录 通讯员 桑语泽 摄)

绕过烈士英名录,映入眼帘的是整整齐齐的墓地,每一块墓碑下都长眠着一个不朽的灵魂。我慢慢走在小道上,一点一点默念他们的英名。有些人的遗体葬在这里,更多的人只留给下一些遗物,他们的身躯随着风散落在神州大地,庇佑着生前护卫过的地方。生命虽然短暂,却闪耀着绚丽的光芒。我总觉得那方坟墓太小,小到承载不起一个人的岁月,碑文上一个名字就能概况他们的一生;那点土地又太大,大到我走了好久,直到眼睛被泪水模糊,也没能走到尽头,四四方方的石碑容纳下他们所有的期许和愿望,直到今天依旧闪着光。

(图为烈士之墓 通讯员 谷雨泽 摄)

烈士太悲壮了。我想,他们应该叫做“英雄”,用一生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是我们每个人的英雄。他们的血肉之躯铸成了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的城墙,他们的生命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篇章。

(图为烈士陵园侧门 通讯员 高翔 摄)

一抹微光照国土,不负先辈来时路

我一直都知道,我们如今的繁华与安宁,绝非是平静土地上凭空建立的大厦,而是盛世将倾之后,在枪林弹雨穿梭过的浴血重生。烽火的硝烟是那个时代的基调,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微风拂过,寒冬的清晨凝出了一层薄薄的冷雾,碑林如深,百年前的枷锁轰然塌沉,山河无恙的如今是他们最好的祭文。我不知如何才能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我们中间隔着近百年的距离,极目不见故人,抬头仰望的仍旧是同一片天空。他们为了和平而奋斗,我们为了富强而拼搏,活着的人从战场上凯旋,死去的人马革裹尸,寸寸山河中国梦,昭昭明月赤子心,中国的未来在你我肩上,亦在你我脚下。至此,我们将携手走完征程。

去时少年身,归来依旧甲子魂。(通讯员 方子彤)

(图为实践队队员合照 通讯员 高翔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24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以人防之精神,做进步之青年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人防精神,提高安全意识,培养爱国精神,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红船筑梦”实践队前往日照市人民防空科普教育体验馆,学习相关国防及防空防灾知识。人防安全牢记心间活动伊始…
曲园学子三下乡:暖冬导医行,点亮志愿心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和使命,以实际行动服务百姓民生,同时更加贴近和了解基层社区,协助病患就诊,缓解就诊压力。2024年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繁星…
普及法律知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青年网驻马店1月30日电(通讯员张凤珠)为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让公民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弘扬法治思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前期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循法笃行实践队队员于2024年1月13日在山东省…
感悟垃圾分类,引领绿色风尚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正如同董卿在《欢乐中国行》中所说,垃圾分类具有许…
柳编之艺,传承之美
中国青年网德州1月26日电(通讯员魏晓钰)乡村振兴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通过加强农村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振兴乡村教育,促进乡村发展
乡村振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科技、文化产业、教育等各个方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的振兴,人才的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
重走红色之地,领悟红色精神
大学生网报济南1月30日电(通讯员刘建新)曲阜师范大学星火照青春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4年1月19日在山东省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他们围绕“凝聚价值观力量,振奋新时代精神”这一主题,通过参观山东博物馆的红色…
情系退休职工,传递温暖情怀
春节即将来临,为了传递对退休职工的深深敬意和节日的祝福,2024年1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暖冬走基层,聚力正当时”实践队走访了山西省阳泉市龙躺梁社区内的退休职工家庭,带去了节日的问候和温暖。在实践队…
探寻古代科技之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神州大地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为深入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力量,从古代科技中汲取智慧,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
携手保护黄河 让他永远流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保护黄河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问题,更是关乎民族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保护黄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