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黑陶,一捧黄泥的“淬火重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王梓涵

日照1月23日电(通讯员 王梓涵) 黑陶,诞生于我国新石器时期,距今已4000多年,是黄河中下游原始文化的杰作。2013年,“日照黑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深入了解山东省日照市黑陶文化,助力非遗文化传播,为黑陶技艺的传播注入新鲜力量,2024年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陶魂新铸”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黑陶博物馆拜访刘加东老师,对黑陶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进行实地调研。

1月13日下午,实践队员到达两城黑陶博物馆,体验了一次别样的黑陶文化。

在两城黑陶博物馆,刘加东老师先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日照两城黑陶的制作技艺与发展历程。据刘加东老师介绍,黑陶的制作的大致过程包括揉泥,拉胚,烧制。黑陶的作用也由生活用品向艺术品转变,古时黑陶器具主要作用是煮饭、储存粮食或者是祭祀品,在80年代后期,黑陶逐渐作为传统文化展示摆件。在展厅中实践队员看到了两城遗址出土的黑陶制品,还有刘加东老师复刻的古代黑陶制品。在展柜中,实践队员还看到了白陶,刘加东老师像实践队员介绍,黑陶之所以是黑色的,是因为烧制过程特殊,在经过800℃的烧制后,将烟囱堵住,用烟将陶器熏黑,而白陶却不用。

面对一件件绽放着特殊光泽的黑陶艺术品,实践队员很是震撼,刘加东老师向队员们介绍黑陶制品在晾晒过后都要用细小的光滑的石头进行打磨,只有经过打磨的黑陶才会有光泽,而现在市场上售卖的黑陶制品大多缺少这一步骤,所以价格较便宜。刘加东老师还表示现在有黑心商家在制作黑陶时为追求黑度和亮度向黑陶制品中加入沥青,煤油等有害身体健康的化学物品,告诫实践队员在购买黑陶制品时要仔细分辨。

在刘加东老师的展柜中不少黑陶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刘加东老师表示这些花纹雕刻起来是很费时费心的,比如浮雕,是要先在陶器上雕刻出图案,再刮去浮泥,再细细雕刻。刘加东老师又拿一件铜钱花纹的黑陶瓶向我们举例“这件黑陶瓶在制作时要进行计算,有一点点误差,瓶身下半部分的圆形铜钱花纹就会变成椭圆形”。

图为刘加东老师向实践队员介绍两城遗址出土的黑陶制品。通讯员 李贞达 供图

接着,刘加东老师带实践队进入他的工作间,让实践队员亲身体验了揉泥和拉胚。揉泥时要站着揉,好用劲,揉泥主要是将泥中的空气排出,使成品不会产生空隙。将揉好的泥放上工作台,割小一下块开始拉胚,圆柱形的泥在刘加东老师的手中变换着形状,通过手上的力度的变化,泥胚渐渐呈现出不一样的弧度,须臾间一个葫芦状的瓶子出现了。可等那块泥到了实践队员的手中却成了另一种状态,泥胚薄厚不一,重心不稳,东倒西歪。刘加东老师向实践队员介绍拉胚最重要的是找重心,初学者有时一下午都找不到重心,无法完整的完成一个泥胚。

图为刘加东老师向实践队员展示如何拉胚。岳明坤 供图

通过此次的两城黑陶博物馆之旅,实践队员对日照黑陶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体会到了制作一件黑陶制品的困难。最后,在实践队员的采访中,刘加东老师也表示如果想要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日照黑陶文化,需要互联网的力量,需要新鲜的血液。现在刘加东老师也将这门手艺教给了他的儿子,也带着侄子们学习黑陶的制作技艺。刘加东老师说黑陶文化这么好的文化,肯定是要传承的,这些文化的失传是很遗憾的。刘加东老师也对实践队员的到来感到高兴,希望实践队员能够帮忙宣传黑陶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了解黑陶。

图为实践队与刘加东老师合照。通讯员 李贞达 供图

一捧黄泥在像刘加东老师这样的匠人手中经过揉搓,拉伸,雕刻,绽放出别样的生命力,经过烈火的烧制,涅槃重生。刘加东老师也在通过各个新媒体平台宣传黑陶文化,平时也会有学校的学生来刘加东老师的工作间来体验制作黑陶。

黑陶,或许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18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常工学子三下乡实践组图:“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

常工学子三下乡实践组图:“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常州7月19号电(通讯员王丹丹)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为及时了解到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老师的…… 陈洁 王丹丹 樊媛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刨根问底究学问,学前未来须有时

导语:团队由常州工学院学生陈爱玲、谢依琳、桑真雅、陈欣悦、张佳伟、张欣、樊媛、陈洁、王丹丹、丁昆、罗晟、郑天祥组成“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团队。在七月一日至八…… 张佳伟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

常州7月15日电(通讯员桑真雅谢依琳陈爱玲)从1903年在张之洞等人的策划下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教机构——湖北武昌幼稚园至今我国学前教育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2023年7月,常州工学院师…… 桑真雅 谢依琳 陈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4寒调曜行实践队问卷发放正在进行
为进一步探究“网络‘圈层化’视域下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教育互动平台优化探索的路径分析”这一课题。12月29日,负责人雷文带领文学院2024曜行实践队开展问卷发放工作,实践队全体队员参与此次活动。此次问卷…
走进乡村教育家,传乡村教育精神,促乡村教育发展
为深入了解教育与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躬耕教坛传承队”实践队赴广安市岳池县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主要以岳池中学的各年级老师为调查对象,了解不同年级的老…
健康食尚晚年
(通讯员:贾博涵)中国营养协会开展的一系列大型社会调查表明,从整体的人群健康程度来看,有较大一部分的老年群体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近年来,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健康和饮食质量越来越引人关注,合理饮食是保持…
大学生公益行
凝聚价值观力量,振奋新时代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鼓励我们当代青年学子参与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爱心支教、阳光助残等活动,在公益服务中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以实际…
曲园学子三下乡:百年文化传承,黑陶凝聚匠心
日照1月24日电(通讯员何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陶魂新铸”实践队到达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黑陶博物馆开展社会实…
传承历史之韵,开辟文化之新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中华文化不仅“传承下来”了,而且正在“光大起来”,支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历经劫难而浴火重生。中华民族素有文…
用爱呵护
温暖留身边,关心你我他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是两个引人注目、需要社会倾注更多关爱的群体。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引起社会各界对他们的高度关注,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为爱传递,守护温暖”…
承二十大精神
青春践行二十大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保持敢于斗争、…
赓续薪火,弦歌不辍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淮中站线下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扩大河海大学在淮安地区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帮助高中学生了解河海大学的办学历程、院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与本科培养特色等基本校情校况,同时让高中学生零距离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2024年1月27…
执笔绘文化,挑灯照中华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沉淀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珍贵财富。这些传统文化涵盖着丰富的价值观念,为中国人民提供…